张先生,58岁,家住上海市虹口区。于2009年12月23日查出胰腺癌,前期胃胀比较严重。以往有过胃出血,胰腺炎病史。张先生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入院时,背部辐射似的疼。进行了双期增强扫描和MPR检查。放射学表现:胰体胰尾部肿大,见不规则稍低密度肿块影,约79mm*38mm大小,密度较低,CT值约28HU,边缘强化,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脾脏增大。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6mm,边缘轻度强化。双肾未见异常。未见腹水。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可能大,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肝内多发低密度影,转移不能除外。
在做完检查后,医生还发现张先生血管与脏器粘连,不宜手术。后来张先生做过两次介入治疗、做过γ刀,用过复方苦参注射液,胸腺肽,但效果并不理想。服用今幸胶囊后,在作介入时,并未出现恶心、呕吐、发烧、感染等不良反应。2010年3月份张先生再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检查。放射学表现:胰腺体尾部见稍低密度肿块影,边界欠清,约36mm*25mm,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动脉期CT值约33HU,门静脉期CT值约40HU,肿块部分包绕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不规则变细;肠系膜上静脉局部被包绕变细,脾静脉病变段未见显示。腹腔干周围软组织增厚。脾脏轻度增大。肝脏形态、大小未见异常,肝内见散在多个小斑片装稍低度密影,大者直径6mm,未见明显强化。双肾及肾上腺形态、大小及密度未见异常。未见腹水。腹膜后间隙未见积液。放射学诊断: 胰体尾部胰腺癌,较2009-12-22CT片明显缩小,腹腔干及脾动脉、肝总动脉起始部,脾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受侵;脾静脉癌栓形成。腹腔干周围淋巴结肿大。这次做介入,医生就说这个效果很好,肿瘤这个小多了,以前肝上还有转移,胰腺转肝。现在肝上面一点都没有。
免疫方面,白细胞等,都很稳定。张先生的妻子一直都有帮他做记录。到中医院做了一次介入以后是4.87,第二次到中医院,是6.35。再后来第三次 5.8,第四次是5.57。白细胞一直都在4-10的正常范围内,血小板也好,150上下浮动,都在100-400的范围内。癌症生物标记指标也都下来了。胰腺癌最重要的指标CA19-9最初是103,后来是35.61,现在是20.43。都在0~39的正常范围内。
现在张先生的精神状况很好,胃胀的感觉好多了。过去走不动路,第一次上医院走都走不动了。睡不着,吃不下,茶水都喝不下去。现在饮食胃口都正常。刚检查出是癌症时,疼痛很严重,整夜坐着,没法入睡。但服用今幸胶囊后,没再痛过。也没有呕吐,发烧过。还有比较可喜的地方是体重方面,张先生现在人也胖了10 斤,其实10斤还不止。他以前50公斤,现在57公斤也不止。正常的时候是65公斤。从65公斤瘦到50公斤了,医生也说胖了就好,体重增加是个很好的情况。现在张先生的生活能够全部自理,活动正常,每天散步一小时,生活很规律,晚上九点到早上五点休息。
胰腺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胰腺炎感染严重吗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可以分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前者在临床上更为多见,病情较轻,具有自限性,预后比较好,经过保守治疗短时间内就可以达到缓解,死亡率小于1%。但是后者...
1个回答
患胰腺炎怎么治疗
得了胰腺炎的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来减轻腹痛的症状。同时,患者还需要使用遏制胰酶分泌的药物,来合理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果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或者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也...
1个回答
胰腺炎引起消瘦吗
胰腺炎会导致人出现消瘦的情况。因为胰腺炎会导致胰腺功能受损,并且影响到肠胃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使肠胃道不能对食物的营养进行更好的吸收。因此慢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长期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情况,使身体出现消瘦...
1个回答
胰腺炎需要治疗吗
胰腺炎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的胰腺炎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的减压、补充体液、改善微循环、抑酸、抑酶、抗感染、解痉止痛等非手术治疗和腹腔的假性囊肿、或者腹腔脓肿时,需要进行脓肿或囊肿的穿刺引流等的手术治疗。...
1个回答
慢性胰腺炎中医治疗
慢性胰腺炎从中医上讲主要是由于长期暴饮暴食,或者是酗酒,损伤脾胃之后,湿热蕴结在肠胃引起的。因此在治疗上需要使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对症治疗,如枳实导滞丸,以及疏肝理气的药物,如柴胡疏肝散、消炎利胆片等...
1个回答
胰腺炎引起的胆囊炎
胆囊炎一般不会引起胰腺炎发作,但如果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结石引起的,胆囊结石有可能脱落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在胆总管下端梗阻,也有可能导致胰管的开口梗阻,胰管阻塞,从而可导致胰液无法排出,胰液中的消化酶激...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