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梗阻的泌尿系结石
作者: 成都男性医院曙光科普专栏 时间:2025-03-09 00:51:34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尤其当结石引发梗阻时,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泌尿系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水分摄入量、代谢异常等。结石可能出现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中,其中以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最为常见。
泌尿系结石的成因
泌尿系结石的形成通常与尿液中某些物质浓度过高有关。这些物质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尿酸和胱氨酸等。在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这些物质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在某些条件下,它们可能会结晶并逐渐形成结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诱因:
低水摄入:饮水不足会导致尿液浓缩,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
高盐饮食:过多的钠摄入会增加尿液中钙的排泄,从而促进结石形成。
高蛋白饮食:过量摄入动物蛋白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增加尿酸结石的风险。
代谢紊乱: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痛风等疾病会影响体内矿物质代谢,进而促使结石形成。
梗阻性泌尿系结石的症状
当泌尿系结石引起梗阻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剧烈疼痛: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腰部或腹部疼痛,疼痛可能向下腹、大腿内侧放射。这种疼痛通常被称为肾绞痛,发作时非常剧烈,难以忍受。
血尿: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可能导致尿液中带血,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
排尿困难:结石堵塞尿路时,患者可能会感到排尿不畅,甚至完全无法排尿。
恶心呕吐:疼痛和尿路梗阻可能引发恶心呕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发热寒战:如果结石导致尿路感染,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寒战等症状,提示病情加重。
诊断方法
对于怀疑有泌尿系结石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病史、症状及体检结果进行初步判断,并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确诊。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
超声波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内的结石情况,同时评估是否存在积水现象。
X线平片(KUB):能够发现大部分钙化性结石,但对某些类型的非钙化结石效果不佳。
CT扫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准确显示结石的位置、大小及形态,是诊断泌尿系结石的“金标准”。
静脉尿路造影(IVU):通过注射造影剂观察尿路结构,了解梗阻部位及程度。
治疗措施
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目标是解除梗阻、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具体的治疗方法取决于结石的大小、位置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
药物治疗: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喝水、服用解痉药、止痛药等保守治疗方式,帮助结石自行排出。此外,针对特定类型的结石,还可以使用溶解药物,如枸橼酸钾用于尿酸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击碎成小颗粒,便于自然排出。
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适用于较大或复杂的肾结石。医生通过皮肤穿刺进入肾脏,利用肾镜直接取出或粉碎结石。
输尿管镜取石术(URS):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通过尿道插入输尿管镜,直视下取出或碎石。
开放手术:对于极少数复杂病例,可能需要开刀手术取石,但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已较为少见。
预防建议
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关键在于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增加水分摄入:保持每日足够的饮水量,确保尿液清澈,避免尿液过度浓缩。
均衡饮食:减少高盐、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结石病史或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尿常规、B超等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适当运动: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降低结石发生率。
泌尿系结石虽然常见,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患者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日常生活中注意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结石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