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毒

>

医学案例: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医学案例: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实例及案例分析

  健康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的话题之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等于拥有了一半的财富,所以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预防疾病的侵扰,很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身边所关心的人。也可以尽快的走出自己对一些健康误区,及早的得到正确的治疗和护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相关介绍:

  1 病例摘要

  李××,男,48岁,初中文化,云南人造纤维厂职工,操作工,接触二硫化碳作业14年。车间生产条件差,常有跑冒、滴、漏严重事故发生,操作工常佩带防毒面具。车间空气中二硫化碳年平均浓度为27.75 mg/m3。既往健康,就业前检查血压 16/10.67 kPa,左右眼视力皆为1.5,听力正常。现病史:反复发作心悸,头晕,头痛7年,近2年来伴有胸闷,胸痛,失眠,烦燥,多梦,乏力,精神紧张,同时感到双下肢酸痛。患者有时紧张恐惧,卧在床上不敢动,经多次治疗未见好转。近年来自觉听力差,易怒,眼前出现方型闪光幻觉,恐惧感加重,甚至有人陪伴也感害怕。精神科会诊,作心理监测,诊为神经衰弱综合征,疑为职业病转我单位检查治疗。

  检查:

  一般情况尚可,神清合作,对答切题,定向力正常。心音纯,律整,未闻及杂音,心率9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腹平软,肝脾未触及。血压年内波动在17.33/12~16/12 kPa之间。经神经科会诊检查:颈软,眼睑微颤,伸舌微颤,伸手微颤,双下肢踝以下触觉减退,痛觉存在,肌力,肌张力,健反射,深感觉,复合感觉,共济运动等皆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诊断为周围神经炎。眼科会诊,角膜反射正常,裸眼视力右0.6,左0.2,视野向心性缩小。裂隙灯检查,双视神经乳头边缘模糊,色稍淡,眼内压正常。动静脉曲屈怒张,周围的白色渗出,黄斑中心反光暗,左眼玻璃体混浊,诊断为视网膜动脉硬化Ⅱ°。电听力检查,双耳中度混合性耳聋。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律不齐,脑电图检查诊为轻度异常脑电图。根据“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大理州职业病诊断组将上述病例确诊为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

  2 讨论

  经现场调查,该病例70年代初进厂接触二硫化碳为操作工,诊断符合当时的生产条件。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车间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二硫化碳的代谢特性及时对神经系统损害长期性要求我们不能忽视对过去长期密切接触者的跟踪监护。本病例与谢榜德等报道的40例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相比,神衰综合征,周围神经及血管损害等一致外,40例慢性轻度二硫化碳中毒患者皆无精神障碍症状。本例除有精神症状外,尚发生过突发急剧的精神症状,可能与车间空气中二硫化碳浓度及个体耐受性有关,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二硫化碳者,对其神经精神症状亦应密切观察。

  以上是给大家介绍的一些疾病的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要是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就请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我们的专家会为您做详细的介绍,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

中毒在线咨询

更多

患急性酒中毒并且头晕怎么办

酒精中毒,如果是轻微的,一般不需处理,可就地休息,必要的时候可用筷子手指来刺激舌根部,将胃内容物吐出,再次,引入清水,如果是严重中毒,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该立刻将它置于稳定的...

1个回答

急性酒中毒并且昏睡怎么办

急性酒精中毒的救护,对轻度中毒者,首先要制止他继续饮酒,其次可以找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这样可以稀释无意中酒精的浓度,也可以刺激咽喉部的方法,进行呕吐反射,将胃内的酒精排出,然后,注意多休息保...

1个回答

患中毒性眩晕并且头晕怎么办

对于中毒性眩晕,首先需要找出中毒的源头,避免或明确接近中毒的源头。健康的人一般都会远离,经过短期的康复,只要不碰它,就不会复发。如果远离症状,建议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或血管扩张剂。如果效果不是很明显,也可...

1个回答

氯气中毒水肿怎样治疗

最先要马上立刻送到宽阔气体好的地区。假如病人的眼周或是是肌肤有环境污染要马上用盐水或冷水开展清洗,拆换受环境污染的衣服。将患者尽快的送到医院门诊开展深化的定期检查医治,监测病人的吸气,血压,血压和血氧...

1个回答

氯气中毒胸痛应当怎么办

对于氯气中毒的患者,首先要立即马上的脱离现场环境,送往开阔空气好的地方。如果患者的眼部或者是皮肤有污染要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进行冲洗,更换受污染的衣物。将病人尽早的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监护...

1个回答

氯气中毒胸闷怎样治疗

针对氯气中毒的病人,最先要马上立刻的摆脱当场自然环境,送到宽阔气体好的地区。假如病人的眼周或是是肌肤有环境污染要马上用盐水或冷水开展清洗,拆换受环境污染的衣服。将患者尽快的送到医院门诊开展深化的定期检...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