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耳炎

>

中医治疗中耳炎讲究分清虚实寒热

中医治疗中耳炎讲究分清虚实寒热

  中耳炎中医又称“耳脓”、“风聋”等,是以耳痛、流脓、听力减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耳部炎症。急性中耳炎多属于实证,当治疗不善转为慢性时,患者耳内会常常流脓,时少时多,而且该病也变得迁延难愈,因此需要尽早治疗。中医治疗中耳炎讲究分清虚、实、寒、热,辩证医治。

  风热:感冒以后,发生耳胀、耳闷、疼痛,或者有耳鸣,听力减退,伴有发热、口干、怕风、鼻塞等。治疗需要疏风清热,可以用金藤花30g,连壳15g,桔梗6g,薄荷6g,淡竹米15g,姜芥6g,大牛子15g,苇茎10g,芎藭15g,柴草15g,香附10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中成药可以选用银翘解毒片、小柴草颗粒等。

  风寒:感冒以后,耳内闷胀,听力下降,全身怕冷明显,发热轻微,鼻塞而流清涕。治疗需要宣肺散寒,可以用赤根10g,杏仁10g,苍耳子10g,辛夷10g,苻蓠10g,北细辛3g,姜芥6g,防风10g,棒草3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中成药可以选用小青龙冲剂、正柴草饮等。

  气血淤阻:耳内闭塞,听力减退,耳鸣渐起,长时间不愈,鼓膜内陷,或者有增厚,黏连萎缩。治疗需要通络活血,可以用黄芪30g,当归12g,芎藭10g,桃仁10g,红花10g,全蝎12g,蚯蚓12g,黄精15g,葛藤15g,绵瓜络15g,路路通15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中成药可以选用通塞脉片、养血清脑颗粒等。如果兼有头晕,腰膝酸软者,则提示肾虚,可加用六味地黄丸或者耳聋左慈丸。

  肝胆湿热:耳胀、耳痛,或者流黄脓,伴有头胀头疼,心烦,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治疗需要清化肝胆湿热,可以用苦胆草6g,山茶根15g,山栀仁15g,当归10g,生地黄15g,牛舌草30g,泽泻15g,柴草12g,生棒草10g,木通6g,桔梗6g,鱼腥草30g,夏枯花30g。用水煎服,每天一剂。中成药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片等。

  温馨提示:由于不同患者中耳炎的症状类型也不同,所以是当选择偏方的时候,应科学地分析,严格筛选。所有的偏方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对症选用当然有疗效,但是若不加分析辨症,随意乱选,则易出意外。

中耳炎在线咨询

更多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慢性中耳炎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所以各种不同类型的慢性中耳炎治疗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对于单纯性的慢性中耳炎,主要是以局部用药为主,如果耳朵内的脓液比较多,可以应用双氧水将耳朵内的脓液清理干净,然...

1个回答

宝宝流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也是小儿失聪的常见原因。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疾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多。中耳炎是指急性化脓性中耳...

1个回答

小孩中耳炎引起头疼

中耳炎严重时会引起头痛。急性中耳炎的发生会导致耳朵出现流脓的症状,脓液多了会刺激到鼓膜使耳朵产生耳鸣甚至刺痛感,刺痛感会放射到头部,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头痛。头痛了一定不要着急,着急容易产生内火,要及时发...

1个回答

甲硝唑治疗中耳炎

甲硝唑对于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减轻耳咽管的水肿,减轻耳鸣。而对于化脓性中耳炎,仅通过服用甲硝唑是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的,需要单独通过耳部用药来进行治疗。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医院进行脓液...

1个回答

中耳炎症状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

1个回答

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其化脓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于化脓较轻的患者,可使用消毒棉签清除脓液,清洗外耳道,并在外耳道内擦干脓液后局部涂消炎药。外科治疗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化脓性手术,如果...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