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小的坏习惯就可能导致宝宝得中耳炎这种病,这种病不仅对小孩子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影响,还对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平常的学习都有很大影响。所谓中耳炎,指的是外耳道发生溃烂或脓肿的症状,由于此部位的皮下组织不发达,所以发作后蔓延快速,而且会很痛。所以患病就要及时治疗,但是很多家长不知道病因。下面小编详细地为大家介绍,哪些坏习惯可能导致宝宝患上中耳炎。
哪些坏习惯可能导致宝宝患上中耳炎:
1、乱擤鼻涕
宝宝一旦得了鼻炎,鼻涕增多,家长便会经常给他擤鼻涕,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很有可能会让宝宝患上中耳炎,原因是擤鼻涕的方法不当惹下的祸。
分析:不少妈妈们为孩子擤鼻涕的方法不正确,常用两手指捏住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由于孩子的两侧鼻孔都被捏住,鼻涕的出路被堵死了,便在外力的迫使下向鼻后孔喷出,通过咽鼓管而侵入中耳,其中的细菌、病毒趁机繁衍而引起炎症。据统计,大约有1/3的中耳炎患儿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2、提捏鼻子
家长都希望宝宝长得乖巧可爱,对于鼻子有点“塌”的宝宝,家长总觉得经常提捏他的小鼻子能改造鼻型,让鼻子“挺”一点。可是,原来这提捏小鼻子的小动作却很有可能会导致宝宝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究竟鼻子离耳朵那么远,怎么就捏出了中耳炎呢?
分析:大人经常捏孩子的鼻子,既可能损伤鼻腔的黏膜与血管,降低鼻腔自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又容易使鼻腔中的分泌物因受到挤压,通过咽鼓管侵入鼓室而引起中耳发炎。
3、躺着喂奶
有些奶水不足的妈妈便会用奶粉补救,常理认为,人工喂养的孩子发育一点也不会逊于母乳喂养同龄儿的。其实,人工喂养跟母乳喂养的宝宝是没有太大差别的,可是妈妈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喂养的动作,如果平时习惯躺着喂奶,那么宝宝可是很容易会患上中耳炎的!
分析:小宝贝肠胃发育不完善,加上进食时吞进一些空气,故在喂养过程中或喂食后不久,常常会反胃,致使食道或胃里的食物反流入咽喉、口腔或鼻腔中。如果这时孩子处于平卧位,这些被污染的反流物就很容易通过咽鼓管侵入耳内,引起耳内黏膜发炎。
4、滥用奶嘴
很多新妈妈都爱用没有奶瓶的“安慰奶嘴”让孩子安静入睡。可是,糟糕的是一段时间后,孩子莫名其妙地得上了中耳炎,迫使她放弃了安慰奶嘴。
分析:在调查了100位半岁到1岁半的小宝宝后,专家们发现连续6个月使用安慰奶嘴的宝宝,患上中耳炎的几率比不使用者高出30%以上。原因就在于:孩子频繁的吸吮动作很容易使病菌从鼻腔后端潜入咽鼓管,进而引发中耳炎症。
以上就是关于“哪些坏习惯可能导致宝宝患上中耳炎”的详细介绍,适当摄入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其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老年性耳鸣者都有血钙偏低症状,而血钙偏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含维生素D较多。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帮助。
中耳炎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流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好发于儿童,也是小儿失聪的常见原因。本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感染疾病,发病率高,易复发,并发症及后遗症较多。中耳炎是指急性化脓性中耳...
1个回答
两个月的宝宝中耳炎怎么办
2个月宝宝中耳炎,首先要排除是不是喂奶姿势不对引起的,因为宝宝咽鼓管比较平,又比较短,如果经常躺着喂奶,就会引起奶汁延着咽鼓管流到耳朵里,诱发中耳炎。所以喂奶的时候一定要把宝宝抱起来,宝宝头部要稍微高...
1个回答
小孩中耳炎引起头疼
中耳炎严重时会引起头痛。急性中耳炎的发生会导致耳朵出现流脓的症状,脓液多了会刺激到鼓膜使耳朵产生耳鸣甚至刺痛感,刺痛感会放射到头部,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头痛。头痛了一定不要着急,着急容易产生内火,要及时发...
1个回答
甲硝唑治疗中耳炎
甲硝唑对于治疗非化脓性中耳炎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减轻耳咽管的水肿,减轻耳鸣。而对于化脓性中耳炎,仅通过服用甲硝唑是无法达到治疗目的的,需要单独通过耳部用药来进行治疗。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去医院进行脓液...
1个回答
中耳炎症状治疗
中耳炎的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听力减退: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变位性听力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因对声音反应迟钝、...
1个回答
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对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应根据其化脓的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对于化脓较轻的患者,可使用消毒棉签清除脓液,清洗外耳道,并在外耳道内擦干脓液后局部涂消炎药。外科治疗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化脓性手术,如果...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