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的常见肿瘤,此病发病率非常高,而且很难短期治愈,因此需要尽早治疗。然而子宫肌瘤的患病人群不同,常见于30-50岁的妇女,据统计,30岁以上的女性20%患有多发性子宫肌瘤,20岁以下少见,年龄不同,治疗方法也就不一样,所以需要弄清此病的高发人群有哪些,这样才能对症治疗,那么什么人群容易高发子宫肌瘤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容易得子宫肌瘤的人如下:
1、家族聚集性
家族的聚集性,是指很多家庭成员患同一种病。子宫肌瘤具有家族聚集性。例如直系亲属姐妹曾患子宫肌瘤的人,患病的几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高4.2倍。
2、有着不良生活习惯的女性
主要是肥胖,肥胖的人容易合成雌激素,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肌瘤风险增加21%。而且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患子宫肌瘤的风险,如熬夜,缺乏基本的体育锻炼等。
3、精神压力大的女性
中医上将子宫内出现肿瘤的原因总结为“七情内伤”、气血不畅,从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情绪因素的重要性。抑郁的心情会使雌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如果这样的心情长期得不到排解,很容易患上子宫肌瘤。
4、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女性
夫妻生活的兴奋感能有效地刺激到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促进体内激素正常分泌,女性的心情也会变得比较好。所以,长期单身或性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女性朋友要时刻提防子宫瘤找上门。
5、产次较少的女性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发病率与产次成反比。产次越多,罹患子宫肌瘤的可能性越小。雌激素分泌水平高助长了该病的发生,但在怀胎十月加半年哺乳的时间里,由于卵巢不排卵,激素分泌处于低水平,从而也就保护了子宫的健康。
此外专家表示,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比较常见,但并不是每人都适合,需等子宫肌瘤长到拳头大小,造成骨盆中的其他器官受到压迫,手术切除可解除症状,而且大的肌瘤发生恶化的几率比小肌瘤要大。肌瘤生长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之后,肌瘤不但不萎缩,反而变大。子宫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长期的经量过多、经期过长以致贫血,而药物无法治疗。此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同时正常情况下,6.0以上可以考虑手术,建议慎重考虑。
温馨提示:子宫肌瘤患者需要积极选择正规疗法,这样才能规范治疗,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
相关阅读:
治疗子宫肌瘤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子宫肌瘤在线咨询
更多
得了子宫肌瘤怎么办
患有子宫肌瘤的情况,已经出现了腹部压痛,阴道有出血的现象,说明子宫肌瘤已经压迫宫腔,可能会影响到月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结合做B超检查来判断子宫肌瘤的大小,如果子宫肌瘤已经比较大,超过5.0厘米,就需要...
1个回答
子宫肌瘤与子宫息肉的区别
子宫肌瘤与子宫息肉的区别有什么:子宫肌瘤,以子宫息肉是两种不同的妇科疾病,有很多患者容易混淆。但是两者具有明显的区别。第一个,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其主要组成成分是增生的,子宫平滑肌...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怎么办
建议及时加进来,结果交还给收治医生,由收治医生推测病情,如果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合乎手术指针,建议实施手术救治,具体治疗方案请接着医生交流验证,互相配合医生实施救治,有助于病情的有效压制,日常生活当中作...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怎么办
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有着很大的区别。首先,生长的部位就不同,子宫肌瘤是在子宫上,而卵巢囊肿是在卵巢上。其次,子宫肌瘤很少发生恶变,卵巢囊肿恶变的可能大一些。想要分辨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可以进行妇科检查,...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和子宫息肉
子宫息肉是指所有借细长蒂附着于子宫壁的肿物,而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二者都是子宫疾病,也都是子宫的赘生物。子宫肌瘤多无明显症状,而子宫息肉的症状多表现为子宫异常出血,白带异常,月经量...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和息肉怎么办
问题分析:您好,子宫肌瘤为原发于子宫肌层细胞的占位性病变、息肉多为局部炎症慢性刺激性引起的赘生物,应积极妇科就医专科诊治为妥,平时多休息,合理膳食营养,定期复查,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或者微创手术治疗。意...
1个回答
子宫肌瘤手术后月经很少是为什么
正常的月经量是20~60ml,月经期2~7天干净,月经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伴少量血块,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子宫肌瘤术后出现月经量少两月考虑原因有1.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异常,2.子宫内膜的问题,3.卵巢功能下...
1个回答
子宫肌瘤什么水果不能吃什么水果好
有子宫肌瘤是不能吃含有雌激素成份的食物。如果水果里面含有雌激素也是不能吃的。比如说像香蕉,柠檬是含有雌激素的,所以有子宫肌瘤的人尽量不要去吃,否则有可能会使肌瘤增大。子宫肌瘤属于一种良性的肿瘤,平时没...
1个回答
子宫肌瘤开刀后吃什么
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后要注意营养摄入的均衡,在手术刚结束的前一个星期建议能多吃一些流质或者半流质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松软的面条或者稀饭之类的,一个星期后可以恢复正常饮食,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和富含优质蛋...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