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包含上起胸廓入口下至膈肌、前起胸骨后缘后至脊柱前缘、两侧纵隔胸膜以内的所有组织器官。前纵隔以胸腺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及甲状腺发育异常最多;中纵隔好发各种囊肿及淋巴瘤;后纵隔则多见神经源性肿瘤。
纵隔肿瘤的治疗方法
主要纵隔肿瘤的分类:(1)胸腺瘤;(2)生殖细胞肿瘤;(3)神经源性肿瘤;(4)纵隔囊肿。
多数纵隔肿瘤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肿瘤压迫毗邻脏器时可出现咳嗽、气促、痰血、胸痛、声嘶、上腔静脉综合征等相应症状。胸内甲状腺可有甲亢症状。胸腺肿瘤可并发重症肌无力。神经源性肿瘤可出现脊髓及周围神经压迫症状。
主要依据胸片、CT等影像学资料,根据肿瘤的位置、形态、密度、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得出初步诊断。如胸腺瘤主要位于前上纵隔,畸胎囊肿有时可见钙化影,神经源性肿瘤则常位于脊柱旁。
(1)胸腺瘤:约50%的胸腺瘤患者没有症状,或仅有咳嗽、气促、胸痛或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很多患者是因重症肌无力就诊。需与胸腺增生、淋巴瘤相鉴别。优选治疗性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及整个胸腺,伴重症肌无力者应清扫前纵隔脂肪。I期胸腺瘤术后复发率极低,单纯手术即可;II期、Ⅲ期者应行术后放疗;Ⅳ期患者应同时予以化疗。多数重症肌无力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仍应继续服药治疗,逐步减量,根据症状调整药量。
(2)神经源性肿瘤:成人神经源性肿瘤多为良性,儿童约半数为恶性。可无症状,或有下肢乏力、感觉异常,胸背部疼痛或脊柱侧凸。一般影像学检查易于诊断。成人神经源性纵隔肿瘤逐步增大可侵入椎管,应积极手术切除。儿童恶性率高,应及早手术切除,术后根据病理性质采取进一步的辅助治疗。恶性神经源性肿瘤对放疗多较敏感, 化疗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3)畸胎类肿瘤和囊肿:可分为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畸胎瘤。常见症状为胸闷、胸骨后疼痛、咳嗽、气促、心悸。恶变率较高,易继发感染。一旦诊断应积极手术切除,恶性畸胎瘤术后应放射治疗。
(4)纵隔囊肿:绝大多数为先天性良性病变,多见于中纵隔近肺门区域。多数无症状,支气管原性囊肿和食管原性囊肿与支气管或食管发生交通者可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手术摘除预后良好。心包囊肿少有症状,典型病例可仅穿刺抽吸,CT随访,与恶性病变难以鉴别者可手术切除。非特异性囊肿以手术切除为主。
纵隔肿瘤在线咨询
更多
治疗纵隔肿瘤有什么方法比较好
纵膈肿瘤一旦诊断,绝大部分建议尽早行手术救治将肿瘤摘除并做病理仔细检查诊断。如果不积极手术,肿瘤会逐渐减小,压制周围组织器官还会致使胸痛、胸闷、咳、呼息和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严重的还会侵害重要的组织器...
1个回答
胸腺癌已经扩散前纵隔肿瘤引起膈肌上抬怎么办才好
胸腺癌再次出现肿瘤炎症减小,引发相邻组织器官压制的情况,目前只有通过手术的方式来摆平患者相邻组织受压迫的压制的临床诊断症状,而且越早额外的手术的效果会比较理想,除此之外,对于恶性肿瘤,目前没太好的其他...
1个回答
纵隔肿瘤在什么地方
纵膈肿瘤设在纵膈部位,在仔细检查出的患纵膈肿瘤的时候,可以去医院做个详细的仔细检查,依据仔细检查的结果,考量决定起早手术救治,这样有利于彻底恢复,将拿出来的组织做个病理仔细检查,以指导后期救治的方案,...
1个回答
纵隔肿瘤症状
纵隔肿瘤的症状与肿瘤生长部位、大小及压制周围组织器官有密切关系。纵隔肿瘤较小时可无明显临床诊断症状,随肿瘤减小,压制周围的组织器官后可再次出现额外症状,压制上腔静脉可引来患者面颈部血液回流障碍,引发面...
1个回答
纵隔肿瘤B3型经手术、放疗、化疗现复发,应该怎么办?
目前再次出现病发,主要看目前可有再次出现岔开,如果没岔开,还可以通过手术解决,再次出现岔开的只好是通过保守救治,那只好是通过化疗或者是化疗以及中医调养来延长生存期。建议可以按照大型医院肿瘤科医生的医嘱...
1个回答
纵隔肿瘤术后注意什么
如果再次出现有纵隔肿瘤的情况,建议你较好是能在术后留意,尽量要多留意歇息,除此之外在饮食的方面还要多加留意。说好的5天之内尽量只吃许多流质,半流质容易吸收的食物,除此之外还要留意伤口的护理。及时的换新...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