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可能因造血干细胞不受红细胞生成素的正常控制而自行增殖,或造血干细胞对红细胞生成素的敏感性增高及异常骨髓增殖因子的刺激所致。造成的危害是巨大,因此一定呀仔细了解其病因,做好防治。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病机:
综合20年来发表的20多篇临床报道来看,本病的病因主要有嗜酒和恣食肥甘等。其主要病机为“血瘀”,而导致血瘀的因素,痰湿偏盛,与热搏结,化燥灼津,以致血行不畅,脉络受阻而成瘀血。
1、肝火 肝气郁结,肝阳上亢,血受熏灼,凝结瘀塞,津液亏耗不能载血运行;肝郁化火,火灼津液致瘀证,肝热与血瘀互结而成。
2、热毒 热毒火邪,蕴伏营血,阳明热盛,弥漫三焦,津液被劫,营阴受损,肝风内动,导致气血两燔之候。
本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5/100万,较常见于男性(大约是1.4:1)。诊断时的平均年龄是60岁,范围为15到90岁,但儿童罕见;5%的病人发病时不足40岁。骨髓有时显得正常,但大多呈现细胞增生,这种增生涉及到所有骨髓成分并取代了骨髓脂肪。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产生和更新都加快。巨核细胞增多可形成团块。90%以上的病人骨髓中无铁,即使未放过血的也是如此。
通过对X染色体连锁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位点杂合子的女性真红患者的研究,发现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具有G6PD的同工酶,这支持了本病克隆起源于多能干细胞水平的观点。但这种增殖的起因尚不清楚。最终,大约25%病人的红细胞的寿命缩短,而且不能相应地增加红细胞造血,而出现贫血和骨髓纤维化。于是在脾,肝以及其他具有产生血细胞潜力的部位均出现骨髓外的造血。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不清楚。红系增生并非缺氧引起,红细胞寿命也正常。研究证明真红是一种异常克隆增殖性疾患所引起。正常人血细胞中含有两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同功酶,即A型和B型,但真红的患者的红、粒细胞和血小板中仅有A型一种。这种异常克隆增殖有以下特点:①从单一细胞起源,持续增生;②异常克隆遏制正常克隆,晚期正常克隆消失;③异常克隆具有细胞遗传的不稳定性,临床可见真红转化为急性白血病。
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是红细胞过度增生引起全血容量增多和血粘滞度增高,导致全身血管扩张和血流缓慢,引起血管和神经系统的症状。由于血粘滞度增加,血流缓慢,血小板增多,可引起血管栓塞,而以静脉血栓较多见。出血系由于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
温馨提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病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肿大、髓样化生、骨髓纤维化等。危害极大,如有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就要及时就诊,以免疾病蔓延。患者在日常可食用黑木耳。黑木耳药性甘平,富含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硫、镁以及维生素B,有滋阴生津,活血缓癌的功效,能稀释血小板凝聚,降低血液粘稠度。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怎么预防?
小儿病毒相关吞噬血细胞综合征目前尚无预防疫苗。在疫苗的研制上也存在困难,因病毒型别太多,无法控制所有型别。对于体弱或新生儿有密切接触史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3~6ml或胎盘球蛋白6~9ml。高热、皮疹、...
1个回答
儿童血小板减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血小板减少,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可能是见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白血病等,以及应用某些化疗药物后,常伴有贫血和白细胞的异常。二、血小板分布异常,引起血小板减少,如脾功能亢进、...
1个回答
新生儿巨细胞感染症状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症状,通常是鼻塞和咳嗽,还可能伴有呼吸速度加快以及呼吸困难现象,一般是在呼吸道方面出现症状,与肺炎比较类似,而有些患病的新生儿还可能伴有肝功能受损或肝酶增高现象。新生儿患上巨细胞...
1个回答
怎么引起血小板减少
人体血液里的“血小板”,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大约含有10~30万个血小板,它的寿命平均为8~12天,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结果低于参考值下限,就是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严重了,可以引起一系列...
1个回答
血小板减少会引起什么
血小板减少症指血液中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血小板减少可以见于多种血液性疾病,如风湿免疫病、放化疗损伤及药物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根据血小板减少程度可以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可有皮肤出血点、...
1个回答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的治疗关键还是得看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什么。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属于血小板生成障碍,一线治疗是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欠佳,可以应用艾曲波帕、血小板生成素、长春地辛等二线药物。2,幽门螺...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