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医儿科

>

治疗小儿食积选择中医

治疗小儿食积选择中医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凡病程比较短,腹胀且拒绝抚按,或者伴有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而病程较长,虽然腹胀,但喜欢抚按,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食积还常在感冒、泄泻、疳证中合并出现。食积的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对于食积的治疗,首先是控制饮食,特别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暂时禁食8~12小时,待呕吐停止后,给予清淡的流质口服,如藕粉、蔬菜汤等。轻症食积患儿经过控制饮食,很快可以痊愈,重症食积的患儿须去医院治疗。

  中医对食积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中医一般将食积分为虚实两大类辨证施治。凡病程比较短,腹胀且拒绝抚按,或者伴有低热、哭闹不安,多属实证,而病程较长,虽然腹胀,但喜欢抚按,精神疲惫,形体消瘦,多属虚中夹实证。

  食积的实证治以消食导滞为主,可选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常用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陈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连翘等中药。伴有腹胀疼痛者加厚朴、枳实;大便秘结者加木香、槟榔消积导滞,重者暂加大黄通腑;呕吐甚者,加姜、竹茹清胃降逆止呕;如果孩子有低热、舌红、苔腻微黄,可加胡黄连消积清热。

  虚中夹实证治以健脾消食,消补兼施。健脾丸加减。常用药:党参、白术、山楂、神曲、麦芽、枳实、陈皮。如果孩子舌苔腻、不想吃饭,可加藿香、砂仁;舌质淡、腹胀、大便不成形,可加炮姜、厚朴、苍术。

  许多中成药对食积的治疗也有很好的疗效,如可给孩子服王氏保赤丸,每次1/3~1支,1天2~3次。还可以服化积口服液,每次5~10毫升,1 天2~3次。如果孩子食积较重,而且伴低热,大便秘结,可以用枳实导滞丸,每次服2~3克,1天2~3次。孩子食积时间已经很长,腹胀喜按,面色萎黄,精神不振,选用小儿香橘丹则比较合适,每次服2~3克,1天2~3次。这些中成药药店里都有出售。

  民间流传的一些单方验方,不妨试一试,如将鸡内金30克烤黄,研细末。每次1克,每天2~3次,开水冲服。或者用炒黑白丑、炙鸡内金各等份,共研细末。每日1剂,分2次服。对于食肉过多而致食积则很有效果。

  除了内服药外,下面药物外治的几个法子,家长自己就可以治疗:

  玄明粉3克,胡椒粉0.5克,共研细末。填入脐中,外盖油布或油纸,覆盖消毒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用于食积较重之实证。

  炒大黄30克,芒硝20克,研粗末。混和装入布袋,外敷患儿脐腹部。用于食积腹胀、腹痛、便秘者。

  酒糟100克,入锅内炒热,分2次装袋,交替置于腹部热熨,每天1次,每次2~3小时。用于虚中夹实证。

  俗话说:“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可见养生的重要性。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老人才需要养生,其实不然,养生是条漫长的路,越早走上这条路,受益越多。

中医儿科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儿科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救治,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许多,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许多,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救治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实施救治,但是中药比较苦,孩子服食下来可能会比较困难。

1个回答

中医儿科和西医儿科的区别

中医儿科和西医二科没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通过孩子的身体病症来决定有效的方法实施治,对于你宝宝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最近饮食不当所引发的消化不良症状,不管决定中医还是西医都是需要有口服增进吸收的药物来实施救治,不过中医还倡导对小儿实施针灸来稳定身体的病症。

1个回答

中医儿科医学技术靠谱吗?

小孩子感冒发热只是个急性病的过程,中医一般对慢性病比较好的,急性病西药比较好的,你家宝宝如果生病时间比较长可以去中医儿科那儿看一看是可以的,小孩子感冒只是个病毒感染的,一般不严重不必治疗用药的,就可以自然的好哦,要自已产生一定的低抗力才行的。

1个回答

中医儿科的技术咋样?

小孩子是用中医的儿科实施治疗,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但是相对来说,中医的治疗效果会慢一些,而西医的治疗效果要快一些,但是中医治疗效果会更加的长久,而且副作用会比较小,如果采用西医治疗的效果不好,可以试一下用中医的方法实施治疗,但是中药比较苦,孩子口服下来可能会比较困难。

1个回答

中医儿科这个科室咋样?

孩子再次出现低烧一定要及时退热,因为低烧时间长容易对身体器官引发伤害,如果通过药物退热效果不好,可以偿试一下中医的小儿针灸,小儿针灸是中医的个传统治疗方法,他通过特殊的手法可以调整孩子的身理和病理状态,所以针灸用于医治小孩发烧,恶心呕吐等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2个回答

腰痛怕冷该怎么保养

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肾虚引起的,建议补肾治疗,可以用右归丸调理。也可以采用艾灸治疗,可以灸关元,命门,神阙等穴位,效果比较好

3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