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职业肺病

>

你了解如何预防矽肺病的发生吗

你了解如何预防矽肺病的发生吗

  近年来尘肺矽肺的发病率逐渐的上升,严重的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引起矽肺的工种很多,长期接触各种金属、煤粉、耐火材料、石粉、水泥、玻璃、陶瓷等工种的工人。患有矽肺一定要及时的治疗,避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造成不必要的后果。在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如何预防矽肺病的发生?对于疾病早预防,让自己的生活健康发展。

  如何预防矽肺病的发生?具体介绍如下:

  1、控制或减少矽肺发病,关键在于防尘。工矿企业应抓改革生产工艺、湿式作业、密闭尘源、通风除尘、设备维护检修等综合性防尘措施。

  2、加强个人防护,遵守防尘操作规程。对生产环境定期监测空气中粉尘浓度,并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就业前体格检查,包括X线胸片。

  3、凡有活动性肺内外结核,以及各种呼吸道疾病患者,都不宜参加矽尘工作。加强矽尘工人的定期体检,包括X线胸片,检查间隔时间根据接触二氧化硅含量和空气粉尘浓度而定。

  4、加强工矿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对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阳性者预防性抗结核化疗,以降低矽肺合并结核的发病。

  5、对矽肺患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包括脱离粉尘作业,另行安排适当工作,加强营养和妥善的康复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和合并症状的发生。

  以上简要介绍的就是如何预防矽肺病的发生的知识,希望大家及时的了解,发现问题及时的治疗,让自己早日身体健康。温馨提示:我们也要多加了解矽肺患者治疗药物有哪些的知识,发现病情及时的用药,严重者选择正规的医院就医,争取早日摆脱疾病的痛苦,早日拥有健康的生活。

职业肺病在线咨询

更多

硅肺的症状是什么?

硅肺的扩张是个长期的过程。一般情况硅尘持继吸进5-10其中许多持续时间低于5-20年。但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粉尘在1~2年内可持续吸称之为“快速硅肺”。一旦诊硅肺病人应摆脱尘肺培积极实施综合评价治疗。预想寿命可以缩短到一般人口的平均寿但他们的劳动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失。

1个回答

请问咳嗽怎么治疗

初咳期 [临床表现]初起咳嗽、喷嚏、流涕,或发热等伤风感冒症状。2-3日后咳嗽日渐增剧,痰稀白、量不多、或痰稠不易咯出、咳声不畅,咳嗽以入夜为重,苔薄白。 [食疗药膳] 1.萝卜蜂蜜饮:白萝卜1个(捣烂绞汁)取汁25毫升,蜂蜜12毫升调匀,1次服完,每日1?2次。 2.鱼腥草苏叶绿豆粥:鱼腥草(鲜品)50克,苏叶15克,绿豆60克,粳米60克,冰糖30克。将鱼腥草、苏叶水煎20分钟取汁,再煎30分钟共取浓汁300毫升,加适量清水和绿豆,粳米煮粥,熟时加冰糖溶化调匀服食,每日1?2次。 3.芹菜饮:芹菜(连根叶)1把,洗净捣汁30毫升,加食盐少许,隔水蒸热,早晚各服1次。连服3日。 4.冰糖蒸鸡胆:冰糖20克,鸡苦胆1个。将鸡苦胆和冰糖同蒸熟,分2次服,每日1料。痉咳期 [临床表现]阵发性咳嗽,日轻夜重,咳剧时伴有深吸气样的鸡鸣声,必待吐出痰涎及食物后,痉咳才得暂时缓解,但不久又复发作,而且一次比一次加剧。并可见眼角青紫及结膜下出血。婴幼儿时期还可引起窒息和抽风。 [食疗药膳] 1.柿饼罗汉果汤:柿饼30克,罗汉果1个,冰糖25克。将罗汉果和柿饼水煎30分钟,加上冰糖溶化搅匀即可服用。 2.橄榄炖冰糖;生橄榄10粒(打碎),冰糖25克,隔水炖50分钟服用,每日2次。 3.川贝鸡蛋蒸:川贝6克(研末),鸡蛋1枚,将鸡蛋敲一孔如花生仁大小,川贝末入于鸡蛋内,外用湿纸封闭,放在饭上蒸熟。每次吃1枚。每日2次。 4.桑白杏仁茶: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打碎),绿茶12克,冰糖20克。前3味水煎去渣,入冰糖溶化,即可饮服,每日1-2次,连服6日1疗程。恢复期 [临床表现]顿咳症状开始好转,咳嗽逐渐减轻,一般需经过3周才咳止。 [食疗药膳 1.百合炖麻雀:百合20克,麻雀2只(去毛及内脏),冰糖25克,同隔水炖熟食用,每日1次。 2.太子参黄芪鸽蛋汤:太子参15克,黄芪15克,鸽蛋3枚。先水煎太子参、黄芪、取药汁煮鸽蛋,熟时饮汤食鸽蛋。 3.沙参百合玉竹粥:北沙参15克,百合15克,玉竹10克,粳米30克,先水煎北沙参、百合、玉竹取药液和粳米煎煮成稀粥食用,连服3日。

3个回答

想知道肺心病怎么治

哮喘的治疗原则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气道高压反应,首选治疗药物是B受体兴奋剂,可以用沙丁醇胺气雾剂

1个回答

请问肺结核吐血怎么办

您好, 咳血的症状和原因就是和结核病有关系的。 建议口服云南白药, 治疗。 一定要正规的口服药物治疗的。

2个回答

肺膜肿厚怎么办

肺气肿是老慢支引起,胸膜肥厚是既往胸膜疾病引起,后者一般不需特殊治疗,除非肥厚明显。前者需要处理,阻止进一步加重。

3个回答

请问肺气肿怎么处理好?

肺气肿不容易治疗,平时一般以预防感染为主

3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