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中医内科杂病

>

天然调节剂 小柴胡汤

天然调节剂 小柴胡汤

  干燥综合征属于“燥证”的范畴,病理关键在于阴虚燥热,轻则肺胃阴伤,重则肝肾阴虚,皆因阴虚在先、燥热内生在后,治疗重点当滋阴救液,清燥生津。故滋阴药当属改善病理的首要药物,以改善口鼻眼腺体的分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认为,干燥综合征患者大都对天气湿度的变化敏感,遇气候干燥则病情加重,这也可以看作是小柴胡汤主治的“往来寒热”的一种类型,故可使用小柴胡汤治疗。黄教授将小柴胡汤视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对于许多免疫系统及胶原性疾病表现为对气压、温度变化敏感者,常使用小柴胡汤加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小柴胡汤中的柴胡、黄芩、人参、甘草、大枣均具有显着的免疫药理活性,其作用趋向是遏制变态反应,增强防御性免疫反应。

  黄教授认为,小柴胡汤治疗干燥综合征常有两种加味法,以针对两种不同证候的患者。最多见的是阴虚证,患者口鼻眼干、形体偏瘦、肤白唇红、口渴喜饮,舌红少苔、腿抽筋、大便干结,此时可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加入白芍、枸杞子、天花粉、生地、麦冬等养阴药。还有一种脾虚证,表现为脸色暗黄、唇舌暗淡、舌体胖大有齿痕、大便稀等,此时不能仅根据患者口鼻眼干而一味地使用滋阴药,需在小柴胡汤的基础上合用五苓散等以健脾利湿治疗。

  现举黄煌教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两例验案,以供参考。

  病案一:丘某某,女,74岁。患者形体偏瘦,精神较好,肤白唇红。初诊时患者口渴喜饮,夜间起来喝水3次,舌体疼痛,鼻中时有血丝,下肢抽筋,大便正常,食欲、睡眠尚可,舌红无苔。

  用小柴胡汤加味:柴胡6g,黄芩12g,制半夏6g,党参10g,北沙参10g,生甘草6g,生白芍30g,石斛20g,连翘15g,枸杞子12g,干姜5g,红枣20g。

  药后一周患者腿抽筋明显好转,坚持服药半月后患者体重增加。口干仍有,舌体疼痛缓解。患者坚持服用本方加减,夜间喝水减少,鼻中无血丝,下肢抽筋偶有。后停药去旅游,期间疲劳、辣食、喝水少等致症情反复,继续服药后好转。

  此患者形体偏瘦,肤白唇红,口渴喜饮,舌红少苔,大便干结,腿抽筋等,属典型的阴虚,故以小柴胡汤中加入白芍、枸杞子、石斛、北沙参等养阴药。因患者鼻中常有血丝,故加大黄芩的剂量,并入连翘以清热泻火。

  病案二:王某某,女,58岁。形体瘦小,脸色暗黄。患者初诊时诉口干没有唾液3月余,服用养阴药多剂后,口渴依然,更增腹泻,鼻中干,有堵塞感。患者曾有肠炎病史,容易腹泻,吃饭时舌体疼痛,吞咽面食困难,唇暗淡,舌暗胖。

  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加减:柴胡6g,制半夏6g,黄芩10g,党参10g,生甘草3g,白术12g,茯苓12g,猪苓12g,肉桂6g(后下),泽泻12g,白芍12g,当归6g,川芎6g,干姜6g,红枣20g。药后一周患者症状改善,吃饭、睡觉口干的感觉明显好转,大便正常。

  对此病案,黄师以其脸色暗、唇暗舌胖、大便偏稀等认为此乃脾虚型干燥综合征,前医以人瘦口干等作阴虚治故乏效,给以小柴胡汤合五苓散治疗,合当归芍药散养血利水。

中医内科杂病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治疗乳腺结节

需要具体地区分结节的原因和性质。由乳腺增生引起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缓解症状和增生,有的甚至可以**,对于这种情况,平时还要注意自我的调节,避免激素类药物和美容用品的滥用,保持生活规律,心情舒畅。对于...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霉菌阴道炎的效果好吗

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意见建议可形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展至会阴、肛门周围及...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颈炎效果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长期慢性机械性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腔粘连

宫腔粘连中医是可以治疗的,但是中医治疗的效果可能会慢于手术治疗。1、宫腔粘连可能是由于炎症导致的,例如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就可能会引发宫腔粘连。2、宫腔粘连可能是由于手术的原因导致...

1个回答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

中医药治疗痛风,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疗效十分显著。除了口服中药外,其他治疗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中药粉剂,调成散状,外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即可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中医针灸也可...

1个回答

中医治疗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症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脸部红血丝,是一种慢性病,血管病变,治疗难度有点大,但只要准确诊断,对症治疗,一般通过针炙、中药和面部护理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它多是后天引起的,因此平时可加强预防,生...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