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遭受重大的自然灾害袭击后,可出现如心悸、失眠、噩梦、恐惧、易惊醒及颤抖、呼吸困难、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或悲伤、情绪低落、麻木、冷漠、失望、心里空虚、疲倦、食欲减退等一系列的应激反应。若这些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得不到调整,持续四周以上则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
上述症状属中医“惊悸”、“怔忡”、“不寐”、“不得眠”、“不得卧”、“梅核气”、“妇人脏躁”等范畴。其发生有外界刺激及体质因素两方面的原因。五志过极,心神被扰,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则出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或健忘、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一系列症状。悲忧伤肺,肺气不足则呼吸困难,咽喉及胸部有窒塞感;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肝的疏泄功能减退,则见胸胁少腹胀痛不适,情绪低落,心情抑郁;肝气升泄太过则急躁易怒、口苦、头晕;肝木横乘脾土则见呕逆嗳气、脘腹胀满、腹痛腹泻;木不疏土则食欲减退、纳谷不化。
老人、妇女、儿童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受人群,因这部分人多心脾两虚或心胆气虚,稍有所感,即发上述诸症。
在历代医家治疗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以下基本方剂:柴胡12克,黄芩12克,半夏12克,党参12克,栀子9克 (炒),香豉7克,茯神12克,石菖蒲9克,龙齿24克(先煎),远志12克,酸枣仁18克(炒、捣),夜交藤24克,琥珀4克(研、冲),灯心草6克,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4枚。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
方中之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和解少阳,疏畅气机;栀子豉汤(栀子、香豉)清宣郁热;安神定志丸(茯神、石菖蒲、龙齿、远志、党参)益气镇惊,安神定志;酸枣仁汤(酸枣仁、茯神、甘草、川芎、知母)养血安神。琥珀助安神定志丸镇惊安神,夜交藤助酸枣仁汤养心安神,灯心草助栀子豉汤清心除烦。
心火偏亢,心烦神乱,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舌红脉数者,可以本汤剂送服朱砂安神丸;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证属心肾不交者,可以本汤剂送服磁朱丸;心烦少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精神萎靡,腰膝疲软,咽干,健忘者,可以本汤剂送服交泰丸;素体阴亏血少,症见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衰疲,健忘,大便干燥,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合天王补心丹加减;心脾两虚,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多梦易惊,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脉细弱者,可合归脾汤加减;胆虚痰热上扰,症见胆怯易惊,虚烦不宁,失眠多梦,呕吐呃逆者,或合温胆汤加减;心脾血虚,症见失眠多梦,心悸心慌,面色萎黄者,可合茯苓散加减;脾虚偏寒,症见失眠,便溏者,或合寿脾煎加减;肝郁化火,肝阳上亢,症见失眠,心烦、口苦者,可合泻肝安神丸加减;心气不足,心血亏虚,症见心悸怔忡,气短自汗,精神倦怠,少气懒言,少寐多梦,健忘者,可合柏子仁丸加减;遭受自然灾害,跌打损伤,症见瘀血征象者,可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中医内科杂病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治疗霉菌阴道炎的效果好吗
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意见建议可形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展至会阴、肛门周围及...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颈炎效果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长期慢性机械性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通过中医疗法效果是不明显的,早期的声带息肉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治疗,比如金嗓散结胶囊或者黄氏响声丸等,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就要考虑手术,可以在支撑喉镜...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鼻炎治疗
中医对鼻炎的治疗手段十分的丰富,但是见效比较慢,而最常见治疗方式有口服药物,按阴阳五行、辩证疗法手段,对病人的身体类型及鼻炎种类,进行因人施方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之外,中医还可通过针灸、药灸等来对病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鼻炎
中医治疗鼻炎有一定的效果,具体要看患者病情。中医药治疗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较为缺乏,不推荐使用中草药治疗。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可选择针灸治疗,减轻鼻塞,也可行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建议患者要多饮热...
1个回答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
中医药治疗痛风,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疗效十分显著。除了口服中药外,其他治疗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中药粉剂,调成散状,外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即可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中医针灸也可...
1个回答
中医治疗肾炎的方法
肾炎中医可用艾灸治疗,艾灸有固肾理气的功效,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有助于肾炎的恢复,冬虫夏草也是中药的一种,有补肾的功效,可适量补充,但肾炎主要靠药物治疗,只靠中医是往往不够的,常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遏制剂...
1个回答
中医治疗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症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脸部红血丝,是一种慢性病,血管病变,治疗难度有点大,但只要准确诊断,对症治疗,一般通过针炙、中药和面部护理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它多是后天引起的,因此平时可加强预防,生...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