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症状
1、皮肤、巩膜等组织的黄染,黄疸加深时,尿、痰、泪液及汗液也被黄染,唾液一般不变色。
2、尿和粪的色泽改变。
3、消化道症状,常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泄或便秘等症状。
4、胆盐血症的表现,主要症状有:皮肤瘙痒、心动过缓、腹胀、脂肪泄、夜盲症、乏力、精神萎靡和头痛等。
患者可以表现出食欲减退、恶心、厌油腻、疲乏无力、尿黄如茶、肝区疼痛、发热、少数重型肝炎病例可见腹胀、少尿、出血倾向等症状
伴随症状
1、黄疸伴发热见于急性胆管炎、肝脓肿、钩端螺旋体病、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肝炎或急性溶血可先有发热而后出现黄疸。
黄疸症状
2、黄疸伴上腹剧烈疼痛可见于胆道结石、肝脓肿或胆道蛔虫病;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和黄疸为charcot三联症,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胀痛可见于慢性胆囊炎、病毒性肝炎、肝脓肿或原发性肝癌等。
3、黄疸伴肝大,若轻度至中度肿大,质地软或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见于病毒性肝炎急性胆道感染或胆道阻塞。明显肿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有结节见于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肝肿大不明显而质地较硬边缘不整表面有小结节者见于肝硬化。
黄疸时腹部体征
(1)腹部外形:肝占位性病 变、巨脾、 腹膜后肿瘤和盆腔内肿瘤均有相应部位的局部膨隆,大量腹水时呈蛙腹状,脐部突出,也可发生腹壁疝和脐疝。腹壁静脉曲张见于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腹部手术疤痕有时也有助于 黄疸 的病因分析,如胆石病和胆囊炎。
(2)肝脏情况:急性病毒性肝炎或中毒性肝炎时 黄疸和肝肿大并存,肝脏质软,压痛和叩击痛较明显。 急性和亚急性肝坏死时, 黄疸迅速加深,而肝肿大 不著或反而缩小,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时, 肝肿大不如急性肝炎明显,且质地增加,也可无压痛; 肝硬化 时也可扪及边缘不齐和大小结节 。肝癌时肝肿大较著,可失去正常形态,质坚,可扪及巨大肿块或较小结节,压痛可不显著,但肝表面光滑的不能排除深部癌肿或亚临床型“小肝癌”。肝脓肿接近肝表面时,局部皮肤可有红肿、压痛等炎症征象,巨大肝脓肿 、肝包虫病、多囊肝和肝海绵状血管瘤等情况时,肝区或有囊样或波动感。
(3)脾肿大 :黄疸而伴脾肿大者,多见于各型肝硬化的失代偿期、 慢性活动性肝炎 ,急性肝炎、 溶血性黄疸 、全身感染性疾病和浸润性疾病,癌肿侵及门静脉和脾静脉时,可引起脾肿大,少见的脾梗塞和脾脓肿等亦有类似脾肿大,且有压痛等体征。
(4) 胆囊肿大:黄疸 而伴胆囊肿大者均属肝外梗阻,应考虑:①癌性黄疸 见于胆总管癌、胰头癌、乏特壶腹癌和罕见的原发性十二指肠癌。胆囊光滑、无压痛,可移动,即所谓Cour-voisier胆囊。胆囊癌时质坚,常有压痛,②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旦出现梗阻,胆囊可肿大,多无压痛。 胆囊结石和慢性胆囊炎时,胆囊萎缩而不能扪到,③慢性梗阻性胆囊炎 ,因胆囊管存在结石, 胆囊肿大的机会较急性胆囊炎为大,压痛不明显。④ 慢性胰腺炎时, 炎症纤维组织增生可压迫胆总管而使胆囊肿大 ,压痛也不显著。⑤胆囊底部巨大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或胆道蛔虫症,也可引起胆囊肿大、压痛多不明显。肝内胆淤时胆囊多萎缩,胆囊是否肿大有助于黄疸 的鉴别诊断。
(5)其他情况有肝炎、扑翼震颤、肝性脑病和其他神经精神异常、腋毛稀少、睾丸萎缩、杵状指、皮肤角化过度、匙状指甲、多发性静脉栓塞和心动过缓等。晚期癌性 黄疸病人尚可表现癌肿转移的有关征象。肝功能衰竭可表现脑病和颅内出血情况。血腹、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性肾病和休克等也可见于癌性黄疸病人。
中医内科杂病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治疗乳腺结节
需要具体地区分结节的原因和性质。由乳腺增生引起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缓解症状和增生,有的甚至可以治愈,对于这种情况,平时还要注意自我的调节,避免激素类药物和美容用品的滥用,保持生活规律,心情舒畅。对于...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中医认为霉菌性阴道炎主要是湿热下注导致阴道内分泌物增多,导致病原菌入侵引起的阴道炎症,药物的选择方面主要是选择清热解毒,除湿、杀虫止痒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阴道内用药保妇康栓、消糜栓。口服药物可以选...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颈炎效果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长期慢性机械性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颈炎
用中医治疗宫颈炎必须辨证论治,不能随便用药,如果患者有腰酸坠胀、腹痛下坠、小便频数疼痛、舌苔黄腻等症状,可以用扁豆花、椿白皮煮水喝,对于缓解宫颈炎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患者表现的是脾肾亏虚,属于虚症,在症...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通过中医疗法效果是不明显的,早期的声带息肉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治疗,比如金嗓散结胶囊或者黄氏响声丸等,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就要考虑手术,可以在支撑喉镜...
1个回答
中医治疗睡眠
中医治疗失眠是根据疾病的病机特点和每位患者具体病情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心胆气虚引起的失眠,多伴有焦虑情绪,可用补气、安神的药物;2、紧张焦虑引起的心烦、失眠,多采用疏肝理气、养心安神的治疗方法;3...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