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尼尔氏综合症有真假之分,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血压波动等症也可诱发眩晕、恶心、呕吐等,但均无耳鸣、耳聋及耳内涨满感等内耳症状。中医称本病为“眩晕”,其病因病机多由于脏腑虚损,兼夹风、火、痰、湿等邪而发病,选用非处方中成药对症分型辨治,常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一、若患者表现为眩晕、每于劳倦时发作或加重、面色不华、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心慌失眠、纳呆食少、唇甲色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等,症属心脾亏虚、气血不足、脑失所养,治宜健脾益气、养心补血。可选用人参养荣丸,此药由人参、肉桂、黄芪、熟地、当归、白术、白芍、五味子、远志、陈皮、炙甘草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功用相似的如参桂鹿茸丸、人参归脾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二、若患者表现为眩晕耳鸣、精神萎糜、眼花善忘、腰膝酸软、形体消瘦、动作迟缓、脱发、齿摇、男子兼见遗精阳痿、妇女兼见带下不孕、舌质嫩红少苔、脉弦细等,症属肾精亏损、髓海不充、脑失所养,治宜补益肝肾、益精填髓。可选用左归丸,此药由鹿角胶、龟板胶、熟地、枸杞子、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淮牛膝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功用相似的如三肾丸、苁蓉补肾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三、若患者表现为眩晕喜卧、站立加重、劳累疲倦则发病、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精神疲倦、自汗乏力、畏寒肢冷、易患感冒、纳谷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薄、肢体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苔薄、脉细弱无力等,症属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清窍失养,治宜健脾益气、升举清阳。可选用补中益气丸,此药由人参、白术、黄芪、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大枣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功用相似的如益气聪明丸、参苓白术散(丸)等也可参考选用。
四、若患者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痛且胀、面赤烘热、目涩、头重脚轻、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盗汗、舌质红、脉弦有力等,证属素体肝肾阴液不足,或久患热病伤阴,阴液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治宜滋阴清热、平肝潜阳。可选用天麻钩藤冲剂,此药由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黄芩、淮牛膝、益母草、夜交藤等组成,每次服1袋,每日3次。其它功用相似的如天麻定眩片、脑立清等也可参考选用。
五、若患者表现为头晕头重、视物旋转、肢体困重、胸膈满闷、恶心呕吐、嗜睡倦怠、厌食腹痛、泄泻、面色黄晦、舌苔白腻、脉滑数等,症属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湿中阻、蒙闭清窍,治宜健脾燥湿、化痰止眩。可选用半夏白术丸,此药由半夏、白术、茯苓、陈皮、苍术、泽泻、天麻、神曲、麦芽、人参、黄芪等组成,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功用相似的如二陈丸、千金化痰丸也可参考选用。
在连续治疗一年以上,仍有听力下降及不能控制眩晕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实践证明,经手术后眩晕症状消除良好。
中医内科杂病在线咨询
更多
中医治疗乳腺结节
需要具体地区分结节的原因和性质。由乳腺增生引起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缓解症状和增生,有的甚至可以治愈,对于这种情况,平时还要注意自我的调节,避免激素类药物和美容用品的滥用,保持生活规律,心情舒畅。对于...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霉菌阴道炎的效果好吗
霉菌性阴道炎病人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小便疼痛,外阴周围常发红、水肿,表皮变化多种多样可发生很浅的水疱丘疹,成群出现意见建议可形成湿疹状糜烂,局限于外阴或向周围扩展至会阴、肛门周围及...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宫颈炎效果
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粘稠的粘液或脓性粘液,有时可伴有血丝或夹有血丝。长期慢性机械性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通过中医疗法效果是不明显的,早期的声带息肉可以使用一些中成药治疗,比如金嗓散结胶囊或者黄氏响声丸等,饮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蔬菜。通过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就要考虑手术,可以在支撑喉镜...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鼻炎治疗
中医对鼻炎的治疗手段十分的丰富,但是见效比较慢,而最常见治疗方式有口服药物,按阴阳五行、辩证疗法手段,对病人的身体类型及鼻炎种类,进行因人施方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之外,中医还可通过针灸、药灸等来对病人...
1个回答
中医治疗鼻炎
中医治疗鼻炎有一定的效果,具体要看患者病情。中医药治疗鼻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证据较为缺乏,不推荐使用中草药治疗。部分过敏性鼻炎患者患者可选择针灸治疗,减轻鼻塞,也可行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建议患者要多饮热...
1个回答
中医治疗痛风效果
中医药治疗痛风,特别是急性关节炎痛风,疗效十分显著。除了口服中药外,其他治疗方法也有明显的优势。比如中药粉剂,调成散状,外敷在疼痛的关节上,即可明显缓解疼痛、消除肿胀,达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中医针灸也可...
1个回答
中医治疗毛细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症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脸部红血丝,是一种慢性病,血管病变,治疗难度有点大,但只要准确诊断,对症治疗,一般通过针炙、中药和面部护理是可以起到明显效果的,它多是后天引起的,因此平时可加强预防,生...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