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 如何治疗
作者: 北京刘家窑中医院科普专栏 时间:2025-10-22 09:45:05
冠心病,说白了就是心脏的血管堵了。有些人一听到这名字就慌,其实也没那么可怕。关键是怎么治,怎么活得好。有人吃药就行,有人得搭桥,还有人放个支架就轻松多了。但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不能照搬**经验。
支架?听起来挺吓人......金属管子塞进血管里,听着像科幻片.可现实是,很多人做完手术第2天就能下地走。不是所有狭窄都非得开胸,现代医学有时候真挺神奇。不过也不是人人都适合。年纪大 血管太细、病变太多,可能就得考虑别的办法.
药物治疗,其实是基础。不管做不做手术,药都得吃。**、他汀 降压药、控制心率的……一堆药瓶摆在桌上,像吃饭一样规律。有人嫌麻烦,忘了吃一两次,结果心绞痛又来了.疼起来像有石头压在胸口,喘不上气,冷汗直冒。这时候才后悔,早干嘛去了?
生活方式调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戒烟,很多人嘴上答应,背地里躲厕所抽一口。抽烟对血管的伤害,比你想的严重得多.尼古丁让血管收缩,一收缩血流就慢,斑块更容易堆积。再加上吸烟损伤内皮,等于给冠心病铺路。
饮食呢?清淡点总没错。少吃油炸 少碰动物内脏、盐别太重。可谁不想吃口红烧肉,喝碗老母鸡汤?问题就在这儿。好吃的多半不健康,健康的又不好吃。慢慢适应吧,味蕾是可以调教的。三个月不吃咸,再吃就觉得齁得慌。
运动这事,得讲究方法。不是让你去跑马拉松。每天快走半小时,出点汗,心跳加快一点,就够了。有些人一激动就猛跑,结果诱发心绞痛,送急诊.也有人干脆不动,怕出事。不动更糟,血液循环差,血栓风险反而高。
情绪影响特别大。生气、焦虑、压力大,心脏负担立刻加重。有个人,生意失败,一夜之间心梗进了ICU。医生说,情绪波动太大,血压飙升,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一套连锁反应,几分钟的事......,心态要稳。烦的时候,出去走走,听听音乐,别硬扛......
定期复查不能省。血脂、血压、血糖,三项指标盯住了,能防不少事。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血糖控制不好,血管烂得快。有的人查出来高血脂,吃一阵药,指标正常了,立马停药。结果没几个月,低密度脂蛋白又飙上去。他汀类药不是短期救急的,长期吃才能稳定斑7块.
中医也有人信。吃点丹参滴丸,泡点山楂茶。有些确实能缓解症状,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靠偏方把病情耽误的,临床上不少见。有人说“中药没副作用”,这话害人。是药三分毒,乱用一样伤肝伤肾。
家庭支持很重要。一个人对抗疾病,太孤独。家人提醒吃药,陪着散步,聊聊天,心理压力小很多。有老人子女不在身边,自己记性又差,漏服药,血压失控,摔倒了都没人知道。
治疗过程会有反复。今天感觉好,明天又胸闷。别一不舒服就以为要不行了.学会分辨:是劳累引起的暂时不适,还是真正的预警信号?持续疼痛超过十分钟,含硝酸甘油不缓解,就得赶紧去医院。
医院的选择也有讲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介入手术.设备、医生经验,都影响 outcome.但也不必非挤大医院,社区医院随访血压血脂,方便又及时。关键是建立稳定的医疗关系,有个大夫了解你的病史,比换十个专家都强。
康复阶段容易被忽视。手术做完,支架一放,很多人觉得“好了”。其实这才刚开始。后续管理跟不上,再狭窄 再梗的风险依然存在。心脏康复项目,包括运动指导 营养咨询 心理疏导,应该重视起来。可惜现在普及度不高,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回事。
最后说一句,冠心病不是死刑。很多人带病生存十几年,生活质量也不差。怕的是无知和懒惰。知道危险却不改习惯,明知道该吃药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身体是你自己的,医生只能帮你一半,另一半得靠自己......
有时候看到病人术后抽烟,真想冲上去夺过来.你刚花几万块通了血管,转头又往里堆垃圾?这不是自毁是什么。可话说回来,改变习惯哪有那么容易。二十年的老烟枪,说戒就戒?难。但再难,也得试。不为别的,为孩子,为老伴,也得撑住.
别等出事才后悔.预防永远比抢救强.四十岁以后,体检别偷懒!血压高 血脂异常,早点干预,可能一辈子都不用放支架。已经得病的,认真对待每一天.小步走,不停歇,路也能走远.
,祝大家身体都健健康康。关于“冠心病 如何治疗”的内容就说到这里。希望你每天开开心心,心情好,身体自然也会更好.别总担心这担心那,学会放松心情,对自己好一点。
【免责申明】本文由第三方发布,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网站对本文的原创性、内容的真实性,不做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和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