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新生儿破伤风

>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饮食保健及中医用药

新生儿破伤风患儿的饮食保健及中医用药

  饮食疗方

  1.材料:1块蜜蜡,适量的酒。取5到9克蜜蜡,然后用1杯热酒化开之后服下。此方和玉真散一起服用更好。

  2.材料:蚕子、酒。将3克的蚕子放进碗中研磨成细末,取50毫升的暖酒一起调服,隔一个小时之后再服一次。

  3.材料:50克杏仁、500毫升酒。将杏仁先磨碎,不需要去除皮尖,生用,经过蒸后晾干,然后研磨成细末,然后将其加入到酒中,绞取汁,服50毫升,一天两到三次。

  4.材料:2碗大豆、6碗酒。先把大豆放进锅里炒至半熟,之后捣筛,然后蒸一个小时,蒸好之后再把它倒进盆中,淋上一些酒即可,每次吃适量。

  5.材料:蝉蜕、葱汁。将葱汁和蝉蜕末混合调匀,之后再将其敷在患处,另外取60克葱和12克蝉蜕煎服。

  6.材料:30克蝉蜕、500毫升酒。将蝉蜕炒研成细末,之后取3克和1杯酒一起服下,可治疗破伤风发热。

  7.材料:生蒜头、黄酒。将生蒜头放进黄酒中,不要加水直接将蒜煮烂,每次服下250毫升左右。

  8.材料:鸡屎白、黄酒。将鸡屎白用布包起浸酒,然后用火偎半天,去除渣取水分两次服下。

  9.材料:1个独头蒜、25克威灵仙、5克芝麻油、米酒。将独头蒜、威灵仙和麻油混合捣烂,然后再加入适量的米酒,用开水冲泡,大约制成一碗左右,取水服用。

  10.材料:大蒜、黄酒。将大蒜和黄酒一起煮,将其煮烂之后,连同蒜也一起服下。

  11.材料:1.5克僵蚕末、3毫升姜汁。把两种材料混合在一起,调和之后即可服用,每天四次。

  保健

  1.室内安静,光线要暗,集中安排各项护理。

  2.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继发感染。

  3.保暖、保证液体入量及营养,给予鼻饲或静脉滴注高营养液。

  4.保持皮肤清洁,注意消毒隔离。

  5.必要时吸氧。

  6.喂奶时要抱起患儿取斜坡位,并应注意观察面色、呼吸、吞咽情况,喂完后要抱片刻再取右侧卧位,观察10-15分钟,防止吐奶窒息。奶量和喂奶次数,可逐渐增加,直到恢复正常。

  7.另外每日为患儿洗温水澡,用手按摩痉挛的肌肉既可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使患儿舒适,又可降低神经系统兴奋性,减少痉挛发作。同时多抱患儿,多抚摸皮肤,可满足其“皮肤饥饿感”,促进其身心恢复。

  中医用药

  1.玉真散:具有祛风散邪,疏经活络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初起者。每服1.5g,日服2次。

  2.小儿脐风片:具有熄风止痉,消积解毒,祛痰镇惊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初起者。每服1/2片,日服2次。

  3.小儿惊风散:具有镇惊熄风,宣通经络的功效。适用于本病属邪犯肝脾者。每服0.25g,日服2~3次。

  4.人参固本丸:具有补益气阴,增元固本的功效。适用于本病恢复期。每服1.5g,日服2~3次。

  5.人参养荣丸: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本病恢复期气血两亏者。每服1.5g,日服2~3次。

新生儿破伤风在线咨询

更多

怀孕四个月伤风不想吃药,吃什么水果或是蔬

[title]菜比较好,食疗绝不会起些药物效果,更绝不会救治疾病,所以不要相信食物可以救治感冒也一点儿要分清楚。一般在怀上期间是不建议喝药的,因为药物有多少会影响到胎儿生长发育的,但疾病一样会干扰身体...

1个回答

伤风感冒咳嗽流鼻涕鼻塞,晚上睡觉时咳嗽厉

[title]害大多数考量是有病毒或者是细菌引来的呼吸道的炎症。你这种情况建议去正规医院拍片,除了这个血常规仔细检查诊断,可以吃点化痰止咳的药。特别声明不能吃生冷的东西,结合饮食疗法,也要注意保暖。...

1个回答

我有个同事是孕妇,她伤风感冒该怎么办呢?吃些什么药物对胎儿...

你好,首先伤风感冒的症状是比较多的,而大多数都是病毒性的,所以只要控制住症状就可以了,但是因为是孕妇,比较特殊,所以不要随便服药建议先去面诊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综合性救治,收藏服食中成药,因为中成药...

1个回答

您好,我对破伤风药物过敏,还打吗?如果不

因为你对破伤风再次出现过敏反应如果伤口比较深,又生了锈的物品这种情况较好是到医院里通过麻醉破伤风,可以通过反反复复许多次脱敏药,也可以有效地以防再次发生破伤风,要留意伤口灭菌以防再次发生细菌感染。特别...

1个回答

经常伤风感冒有什么方法能改善我的情况

医生建议:依照你讲述的这种症状来看的话,考量是当抵抗力抵下的时候容易再次出现感冒反反复复复发,建议你可以多活动增加免疫力,增强体质,有个好身体。需要声明注意平时需要多喝水,尽量少说话,尽量避免吃刺激性...

1个回答

孩子现在有痰,还伤风感冒了,妈妈听说罗勒有用,那四个月的宝...

宝宝小的时候较好是不要是个人喝药吧!早上医院仔细检查验证医生开药。特别声明平时多喝水,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