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临床一种很常见的儿科口腔疾病,出现该疾病后,会影响孩子进食,严重者还会造成呼吸困难、败血症等情况发生。因此积极治疗鹅口疮很关键。如果宝宝的鹅口疮反复发作,可以小心地刮下一点白斑送到检验室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那么,七个月的宝宝得鹅口疮该怎么治疗?
偏方治疗鹅口疮
板蓝根治疗鹅口疮配方,板蓝根10克。上药水煎成液。功效:反复涂擦患处,1日5-6次,并可内服。1-5天即可愈,板蓝根薄荷治配方是板蓝根20克,薄荷5克。煎汁,取一半擦洗患处,日5-6次,另一半分2-3次内服;红糖治鹅口疮配方是红糖适量以手指蘸糖,轻轻涂搽口腔患处数次。黄连银花治疮配方是黄连3克,银花6克。水煎3次,取液50毫升,加奶100毫升,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威灵仙汤治配方:威灵仙8克。水煎服及含嗽,日3-4次。如果婴儿不能嗽口,可用布蘸药洗涤口腔。
全身治疗鹅口疮
症状严重的鹅口疮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药物治疗鹅口疮,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等,进行综合治疗。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洁,奶瓶、奶头、碗勺等专人专用,使用后用碱水清洗,煮沸消毒。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清洁乳头。七个月的宝宝得鹅口疮该怎么治疗?
饮食治疗鹅口疮
鸡蛋1枚,绿豆30克。将鸡蛋打人碗中调成糊状;绿豆用冷水浸泡10―20分钟,煮沸约5分钟,取绿豆汤冲入鸡蛋糊内,成蛋花状服之,鹅口疮患者每日早晚各1次。
当归头15克,黑豆50克,鸡蛋1枚。先煮当归、黑豆1小时,然后将鸡蛋打开,调匀,和当归、黑豆一起煎煮至豆烂,便可服食。
白木耳15克,黑木耳10克,山楂10克,鸡蛋1枚。将木耳、山楂水煎,熟时将鸡蛋打开放进汤里调匀,再煮片刻即可服用。每日1―2次治疗鹅口疮的效果也不错。
总结:有关于“七个月的宝宝得鹅口疮该怎么治疗”的介绍我们就先到这里吧。治疗鹅口疮应该从多方面入手,除了必要的临床治疗外,生活护理方面也不能掉以轻心。家长朋友们应该帮助患儿积极治疗鹅口疮,争取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哦。文章最后,小编祝福广大患儿可以早日康复哟。
相关阅读:
宝宝嘴巴鹅口疮有什么表现
鹅口疮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嘴唇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白念菌病,属于一种真菌感染,好发于出生后2到8天的新生儿。临床中常使用弱碱性溶液治疗鹅口疮,用2%到4%浓度的碳酸氢钠,用于哺乳前后洗涤口腔,使口腔成为碱性环境,可以阻止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和繁殖。也可以使用0.2%氯已定溶液或1%氯乙定凝胶局部涂布。生活中应该注意,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洁干净以后再蒸10到15分钟高温消毒;哺乳期的宝妈在喂奶前应该用清水洗干净乳头和乳晕。
1个回答
50天宝宝鹅口疮
50天的宝宝长了鹅口疮,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弱碱性的溶液来帮宝宝清理口腔部位,然后可以局部使用抗真菌的药物来进行涂抹,比较有利于缓解症状。在有鹅口疮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给宝宝的玩具餐具进行彻底的消毒。有鹅口疮的宝宝平时如果是吃母乳,在喂母乳前后妈妈可以使用温水来清洗乳房部位,平时一定要多注意乳房部位的清洁卫生,平时所穿的内衣要注意经常换洗。家长平时也要多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需要经常给宝宝洗手洗澡。
1个回答
新生儿感染了鹅口疮
鹅口疮是儿科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小朋友的口腔内有乳凝块样的白屑或者是白膜,实际上这由白色念珠菌这种真菌感染引起,所以治疗鹅口疮实际就是针对白色念珠菌去进行治疗的。白色念珠菌不喜欢碱性的环境,所以宝宝患鹅口疮的时候可以使用2%的碳酸氢钠液进行口腔的清洁,而后再针对性的使用一些抗真菌的药物进行涂口腔治疗,例如临床上常用制霉菌素混悬液,通过制霉菌素混悬液进行涂口腔治疗,往往就能得到快速的缓解,具体的用药还应当咨询相关的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1个回答
鹅口疮长期不好会怎样
根据你的描述,你要注意了,鹅口疮长期不好会可能会发生糜烂、增生,甚至癌变。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的,是一种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干、发黏、口腔粘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等。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去口腔黏膜科就诊,确诊后可使用抗真菌药物来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患者平时需要注意口腔卫生,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1个回答
鹅口疮是什么引起的
鹅口疮是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宝妈压力过大、抵抗力下降会感染鹅口疮,通过接触传染给宝宝,产道的念珠菌,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亲的分泌物。平时餐具混合使用引起交叉感染,玩具上有白色念珠菌,宝宝接触玩具引起感染,或是长期服用抗菌素,也容易导致患上鹅口疮。宝宝的餐具和玩具要进行消毒,用弱碱性溶液清洗,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宝宝的维生素摄入,母乳的宝妈应经常换内衣,洗澡清洗乳头。
1个回答
怎么治疗婴儿鹅口疮
婴儿患儿口疮的话,应当其实动用许多抗真菌传染消炎的药物来实施救治,不是特别严重的话,可以动用那种洗液擦洗几下孩子的口腔,如果比较严重的话,就需要有给孩子口服许多药物,因为孩子比较小,不建议盲目的救治,建议还是复诊以后谨遵医嘱来救治会比较安全。特别注意不要让孩子食辛辣,刺激,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