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鼻骨骨折

>

鼻骨骨折患者吃什么好 分期饮食很重要

鼻骨骨折患者吃什么好 分期饮食很重要

  鼻骨骨折是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此病不仅需要及早治疗,而且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因此为了能够让患者尽快康复,鼻骨骨折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还需要在日常饮食中做好护理工作,那么鼻骨骨折患者吃什么好呢?专家表示,为了能够让患者尽快恢复,分清膳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详细了解。

  鼻骨骨折患者吃什么好 分期饮食很重要

  鼻骨骨折分期膳食要求为了更快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骨折病人还应根据骨折愈合的早、中、晚三个阶段,根据病情的发展,配以不同的食物,以促进血肿吸收、骨痂生成。

  早期(1~2周)

  此时受伤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经络阻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此一时期的治疗以活血化淤,行气消肿为主。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宜多食蔬菜、蛋类、豆制品、水果、鱼汤、瘦肉等。忌食酸辣、燥热、油腻,尤其不应过早地进食肥腻滋补的食品,如骨头汤、肥鸡、牛羊肉等,否则可能导致淤血积滞难以消散,使骨痂生长迟缓,影响日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推荐食疗方——桃仁粥:取桃仁15克,红糖适量,将桃仁捣烂,水浸后研汁去渣,加入红糖、粳米,加水400毫升,一起熟烂成粥即可。每天吃2次,连续吃7~10天,具有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

  中期(2~4周)

  此时骨折处的淤肿有所减轻,但淤伤尚未化尽,骨痂开始形成。治疗应以和营止痛、祛淤生新、接骨续筋为主。饮食上宜由清淡转为适当的高营养补充,可在初期的食谱上增加骨头汤、田七煲鸡等,以补充更多的维生素A、D,钙及蛋白质。

  推荐食疗方——当归排骨汤:取当归10克,骨碎补15克,续断10克,新鲜猪排骨或牛排骨250克,加水炖煮1小时以上,连汤带肉一起服用,每天1次,连吃1~2周。有助于祛淤续断。

  后期(4周以上)

  此时,骨折部淤肿已基本吸收,骨痂开始生长,治疗上讲究一个“补”字——通过补益肝肾、气血,促进更牢固的骨痂生成。饮食上可以补虚为主,食谱可再配以老母鸡汤、猪骨汤、羊骨汤、鹿筋汤、炖水鱼等。

  此外,鼻骨骨折患者在恢复期间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注意休息,忌直接头部吹风,这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2、戴眼镜者,暂除去,这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3、因鼻腔呼吸不畅,往往借助于口式呼吸,所以更宜保持空气的新鲜与湿润,这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4、如患有咳嗽、过敏性鼻炎者,尽量控制咳嗽和喷嚏。

  5、饮食方面,骨折初期,因肿痛剧烈,发烧及食欲不振,所以饮食不宜过量,菜肴不宜滋腻。后期,肿痛已逐步缓解,胃纳也渐渐恢复正常,可加强营养以促进愈合,这也是鼻骨骨折护理的注意事项之一。

  鼻骨骨折患者吃什么好分期饮食很重要?专家表示,鼻骨骨折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骨科医院进行详细诊治,这样才能保证临床的治疗效果。

鼻骨骨折在线咨询

更多

鼻骨骨折复位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你好,根据你的叙述考量,可能会是有鼻骨骨折。这种情况如果影响到面部外观,或者是鼻腔通气等,是需要有做手术救治的。手术多数选择在受了伤之后4到5天,等鼻部消肿之后再实施救治,鼻骨复位手术总费用大约在30...

1个回答

鼻骨骨折,必须手术吗,不手术会怎么样?

您好!再次出现这种情况建议你还是到正规医院做几下有关的仔细检查。毕竟鼻子是人五官当中个重要的器官,另一则干扰个人相貌,另外,这也是人的个重要的呼吸器官。鼻子偶尔还会流鼻血,如果不实施解决的话可能会引来...

1个回答

鼻骨骨折属于轻伤吗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属于轻伤。对于鼻骨骨折,一旦发觉需要有积极救治,应先用普通x光片确认骨折部位和如何有半月板损伤,然后再选择治疗方案。如果骨折部位相对较好,一般可采用保守救治,需要有增加局部刺激。但是...

1个回答

鼻骨骨折校正后还歪可否重新校正

由于外伤致使鼻骨骨折,经过矫正救治后仍然再次发生鼻子外形,可以到较大正规医院整形美容科通过整形美容手术救治矫正增进鼻子外形发生改变,千万千万不能够到美容院救治,以防再次发生并发症,因为此类手术救治复杂...

1个回答

我二十多天前鼻骨骨折了,会长出来吗?会不会变成塌鼻子?

前鼻骨骨折,如果没移位的话,绝大部分不需要太多救治,可以慢慢彻底恢复。彻底恢复的好的话,一般绝不会变作塌鼻子。建议刚骨折以后可以先局部冷敷,如果没效果的话,可以改成冷敷。在彻底恢复以前,尽量避免戴框架...

1个回答

鼻骨骨折做了手术会不会把鼻子弄扁

鼻骨骨折做了手术,一般情况下绝不会引来鼻子再次出现形状的发生改变,如果是再次出现了鼻子形状的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是骨头再次出现伤损之后再次出现了骨质的遗失,就会容易产生形状的异常,一般也可以通过...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