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烧伤感染

>

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第一步

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第一步

  烧伤感染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该疾病主要表现为创面出现暗灰或黑色的坏死斑,脉搏加速,呼吸急促,高热等。烧伤感染的出现严重侵害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还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因此,烧伤患者在出现感染症状时,还需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以免病情加重。专家表示,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第一步,以下是相关内容介绍。

  1、正确处理创面

  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全身烧伤感染关键之一。烧伤休克较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AgSD,尽早暴露创面。抗体休克期间随时更换潮湿的敷料及床垫。48小时后及早翻身,处理并烤干创面,有利于预防烧伤感染。

  2、营养与支持疗法

  这是防治烧伤感染的基础。大面积烧伤每天需补充热量16720KJ(4000kcal)以上蛋白质100~150g。外周静脉内可以滴注25%葡萄糖能量合剂,前两者需用双头输液器同时滴注,避免使用深静插管带来的烧伤感染危险,注意补充全血,血浆及人体白蛋白,维持Hb100g/L以上,血浆白蛋白30g/L以上,肌注丙种球蛋白,皮下注射转移因子。针对绿脓杆菌烧伤感染输以绿脓杆菌免疫血浆,增强抗烧伤感染能力。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生素是防治烧伤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须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由于耐药菌杆的增加,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疗烧伤全身烧伤感染逐渐失去应用价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药。如G-杆菌属烧伤感染,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硝碱盐阴性杆菌、枸橼酸杆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锋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烧伤感染仍选用青毒素G。羧苄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两种药物用量宜大。

  以上就是关于“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第一步”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烧伤感染给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患者在就诊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家正规的医院,以免治疗不当加重病情。

烧伤感染在线咨询

更多

伤口容易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导致感染原因非常多的,主要是由于护理措施不当,从而导致出现感染的现象。所以当出现感染的时候,可以对感染伤口进行局部的情况消毒换药,同时可以配合服用抗生素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护理工作,避免伤口沾水,...

1个回答

烧伤感染的病因有什么呢

烧伤感染的病因可能是因为没有及时的更换药物,也可能是没有按时服用消炎的药物,感染后要及时去医院进行二次治疗,避免病情出现加重的情况,严重的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要定时给烧伤更换药物,也要及时更换纱布...

1个回答

三级烧伤的饮食怎么安排

患者必须留意在伤口未结疤期间不能够吃油腻辛辣等具备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许多植物性蛋白,比如说豆类及豆制品,少吃动物性蛋白,比如说动物的肝脏脂肪等。少吃油炸烤肉等容易上火的食物。多喝水,多吃许多含有维生素...

1个回答

较小面积三度烧伤该怎么治疗?

较小面积的三度烫伤也是需要有到烧伤科去复诊的,因为虽然面积比较小,但是皮肤受损会比较严重,轻易将伤口简单解决重新包扎几下,然后再到正规的烧伤科去复诊,需要有作好局部清创手术才可以实施救治,可以先适当的...

1个回答

烧伤喝什么消炎药

烫伤以后一般是不需要去口服消炎药物的,但是如果你受了伤现象比较严重,并且有一些轻微的传染,就需要有口服消炎药物,可以到药店去出售许多抗生素类消炎的药物来口服,然后主要是应当将脸部再涂抹许多消炎类的烫伤...

1个回答

鱼皮治疗烧伤怎么办?

烫伤的患者需要有及时用凉水擦洗受了伤部位,或者在受了伤部位涂抹许多牙膏,可以减低受了伤程度,需要有到药店买许多救治烫伤烧伤的药膏实施涂抹。平时多留意伤口的清洁和卫生,吃食以清淡食物为基础,吃许多新鲜的...

1个回答

烧伤补液计算怎么算啊?

烫伤补液确实有一定的计算公式,需要有专业医生来估算运用,一般来说成人每公斤体重和每烫伤的身体表面积消化1.5毫升液体,然后每天消化2000毫升身理量,上述液体量的一半儿需要有在烫伤的前8小时消化,前一...

1个回答

烧伤用什么药不会留疤

烫伤以后具体如何会遗留下疤痕,是要融合烫伤情况的,再次出现烫伤现象是需要有先对症的动用许多烫伤药膏来使烫伤部位彻底恢复的,如果烫伤现象比较严重的话,即使是动用许多烫伤药膏也是会遗留下疤痕的,不过在彻底...

1个回答

烧伤分度及临床表现是什么?

你好,烫伤的分度是3度四分法,也就是分成1度,浅2度,深2度和3度。1度烫伤,临床表现一般就是泛红,就比如说用很烫的水洗脚,洗红了都属于1度,一般是不需要解决的。浅2度烫伤就会再次出现不同大小的水泡,...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