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肠套叠

>

什么是空气灌肠法

什么是空气灌肠法

  肠套叠的治疗应因人施治,婴幼儿肠套叠可视病情选择结肠注气整复、手术整复或肠切除吻合。成人肠套叠多有诱发疾病,故应手术治疗,同时处理原发疾病。

  肠套叠的治疗应因人施治,婴幼儿肠套叠可视病情选择结肠注气整复、手术整复或肠切除吻合。成人肠套叠多有诱发疾病,故应手术治疗,同时处理原发疾病。

  1.一般治疗 肠套叠明确诊断后,即应给予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支持及抗感染治疗。

  2.空气(钡剂)灌肠

  为早期小儿肠套叠优选疗法,其成功率达77%~97%。

  (1)应用指征:

  肠套叠发病在24~48h,全身情况尚好,无腹膜炎体征,无显著脱水及休克症状者。

  (2)方法:

  为使小儿镇静并减轻肠痉挛,空气灌肠前30min,可给予复方氯丙嗪1~2mg/kg和硫酸阿托品0.01mg/kg。如患儿过分哭闹,可考虑在全麻下进行整复。病儿安静后,将气囊肛管(Foley氏管)插入直肠内,气囊充气40ml左右堵住肛门,避免漏气,然后将气囊肛管与空气灌肠复位器相接。注气前在X线透视下观察膈下有无游离气体及肠管内气体分布情况,然后缓慢注气,从8kPa开始逐渐增高,一般不超过12kPa。严禁注气过快过猛,以免发生肠穿孔。在X线透视下见空气到达结肠脾曲、肝曲时移动较慢,到盲肠部往往停止移动,持续加压数分钟,回盲部可呈较大圆形阴影逐渐缩小,直到完全消失,同时见大量气体进入小肠内,表示套叠已复位。如肿物阴影消失,但小肠内进入气体很少,则应继续注气,直到大量气体进入小肠为止。因在回回结型肠套叠时,回结套叠虽已复位,而回回套叠仍然可能存在,将会引起肠坏死。

  (3)复位成功的判定:

  肠套叠复位的特征表现有:①透视下肿物阴影消失、气体闪光样进入回肠,回肠内气体增多;②拔出气囊导管后排出大量气体和果酱样血便或黄色粪便;③腹部触诊原有的肿块消失;④腹痛缓解,病儿停止哭闹,安静入睡;⑤口服活性炭1g,6~8h后排出的粪便内有黑色炭剂,证实肠道已完全通畅。若此时小儿无自动排便,可做直肠检查或灌肠观察大便情况。

  行结肠注气整复治疗的儿童均应住院观察,直到排出炭剂后才允许离院。

  (4)并发症:

  肠穿孔为结肠注气复位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0.42%。适应证选择不当,或注气时过猛、过快致压力过高,是引起肠穿孔的主要原因。肠穿孔的典型表现为:①注气过程中突然出现气体向四周放散的腹腔“闪光”样改变;②肿物阴影模糊不清;③急剧腹胀,腹部变硬,叩诊呈显著鼓音。④腹部透视可见膈肌升高,膈下大量游离气体;⑤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全身情况急速恶化。此时应立即停止注气,做腹穿排气,并迅速准备手术治疗。

  (5)结肠注气整复失败的原因:

  ①整复时机选择不妥,发病超过48h较难成功;②技术操作不当,注入空气过量可致肠穿孔,而注入空气不足或不稳定又达不到复位目的;③套管嵌紧或过长;④体温超过38℃,能排除肺部感染且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应考虑有肠坏死,注气整复易失败;⑤哭闹不安,腹内压力增加;⑥继发性肠套叠。

  (6)钡剂灌肠整复要点:

  在无结肠注气设备时,可应用钡剂代替空气作肠套叠整复。其指征为病程在48h以内,腹部平片梗阻不严重,无腹膜炎体征的回结型肠套叠。将盛钡容器置高于水平体位100cm左右,缓慢注入,同样在X线透视下观察肠套叠整复情况。其穿孔率为0.7%,多发生在未受累肠段。整复后复发率为8%~12%。症状超过48h者,钡灌肠整复失败率为55%。

  参考文献:《肠梗阻诊断治疗学》《肠梗阻影像学》

肠套叠在线咨询

更多

慢性肠套叠症状

您好,慢性肠套叠临床表现:慢性肠套叠多再次发生于较大儿童,病期较长,慢性肠套叠的主要症状为腹痛。由于病情缓和,常延后数周甚至数月以上才复诊。患儿一般情况尚佳,多无中毒高热、失水和休克等症状,腹痛也不严...

1个回答

新生儿肠套叠症状表现

新生儿肠套叠主要表现出为以下症状:1、剧烈腹部疼痛,患儿常哭啼不安。2、腹部肿块:设在肚脐的右上方。3、血便:为果酱样血便。该病一旦诊断,建议尽早去正规医院普外科行空气放气灌肠的方法增进套叠部位复位。...

1个回答

肠套叠的病因是什么

指导意见:尿血一般情况是不能自行恢复正常的,所以尿血是需要有实施救治的,如果不实施救治就会致使后期再次出现各种的排便困难以及肛裂等现象,如果再次出现了肠套叠就需要有及时的实施救治。特别声明注意饮食,不...

1个回答

如何预防肠套叠复发

肠套叠的危害是很大的,但是最主要的就是在该病再次发生之前的预防工作了,尽量减少肠道的刺激,增加肠道感染的机会,实施许多仔细检查剔除肠道的病理性的因素,通过许多救治来增加病发的机会。肠套叠临床诊断上经常...

1个回答

肠套叠早期典型症状

病例推测:小儿肠套叠是常见外科疾病,婴儿发病率比较高,尤其是4至10个月的宝宝,肠套叠的再次发生和病毒感染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关于,在婴儿肠梗阻的病发中占第二位。 指导意见:根据你的叙述,你家...

1个回答

肠套叠好了为什么还呕吐

肠套叠最常见的治疗方法就是灌肠救治了,但灌肠救治会致使胃部的不适引起干呕症状。在做完灌肠救治后肠道还在复位中否者断然不可排便要仔细观察至少八小时约莫,过早排便会引发患者腹痛再次出现干呕症状的再次出现,...

1个回答

肠套叠会呕吐吗

患肠套叠的症状最主要表现出在腹痛、干呕和血便这三种情况上,但有的患者可能会三种都有,有的患者会再次出现其中一种,比如说干呕或血便所以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再次出现干呕症状的,严重的患者只会再次出现腹痛。建...

1个回答

肠套叠呕吐有规律吗

肠套叠干呕没规律。这个症状的发病率主要针对于婴儿期的宝宝,临床诊断发觉普遍多于一岁以内的肥胖婴儿会再次出现哭啼不安,并含有规律性一般在安静5到10分钟突然已经开始哭啼不安,持继10到20分钟再次安静如...

1个回答

肠套叠灌肠后呕吐是怎么回事

发觉肠套叠在灌肠救治后再次出现干呕,极有可能是病发的症状。立即去医院实施仔细检查病因看如何病发,在实施灌肠救治后要隔三四个小时才可以正常喝水。因为救治是将套叠在一起的肠管复位需要有一段时间来彻底恢复的...

1个回答

肠套叠的三大典型症状

病例推测:[title]主要是:小宝宝会有急性阵新发型腹痛;再次出现血便;腹部有肿块;当小宝宝一直都比较健康,突然再次出现不停的哭啼、屈腿、脸色苍白并且精神逐渐变差现象时,家长就需要有留意。 ...

1个回答

肠套叠好了还会呕吐吗

会,肠套叠在救治好后还会再次出现干呕一般是患者再次出现失水症致使的,另外一种可能会患者再次出现病发的可能会。为了防止在灌肠救治后再次出现干呕,**多留意灌肠后禁食一切的食物水,办到仔细观察至少6到8小...

1个回答

肠套叠的呕吐物是痰吗

患肠套叠的病因是由下端的肠管套入了另外下端的肠管中致使肠道之间不通畅,使里面的物体不能够过通过,从而致使患者再次出现腹痛干呕等症状。而通常患肠套叠的患者的呕吐物中有的会像痰状物也不能够剔除是痰的可能性...

1个回答

肠套叠后会一直呕吐吗

肠套叠主要是因为患者本身的肠腔无法吸收和排遣食物致使肠腔内胀大引起不适。在症状发动时,没及时救治还在过量的食用时,就会致使一直干呕甚至腹痛等病状,所以一旦发觉有干呕腹痛以及尿血症状是及时前往医院验证病...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桐梓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录) 修文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录) 息烽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录) 开阳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录) 奉节亲子鉴定机构详细地址大全(2025官方合作机构全录) 安吉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长兴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德清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象山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宁海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云和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景宁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庆元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松阳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遂昌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缙云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青田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嵊泗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岱山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龙游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莱阳白癜风医院 西城区心脏病医院哪家好 蚌埠哪里看白癜风 呼和浩特市抽脂多少钱 不会扩散的白癜风 市哪里能看黄斑出血 呼和浩特市黄褐斑怎么调理 呼和浩特市双眼皮可以做几次 看黄斑出血在哪好 未婚做了宫颈糜烂手术 呼和浩特市哪家医院做整形好 亲子鉴定费用一般多少钱(附2025鉴定费用全解析) 2025亲子鉴定多少钱一次(附鉴定实际报价参考) 血型亲子鉴定对照表(附血型亲子鉴定完整对照表) 亲子鉴定怎么做简单(附简单鉴定详细步骤) 亲子鉴定要准备什么材料(附鉴定材料选择指南) 亲子鉴定一般要多少钱(附2025各项鉴定费用明细一览表) 亲子鉴定在哪里能做(附国内能做鉴定的具体机构名单) 呼和浩特市雀斑是怎么形成的 2025亲子鉴定去哪里做最可靠(附可靠鉴定机构汇总名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