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血吸虫病

>

治疗绦虫病的药物有哪些

治疗绦虫病的药物有哪些

  绦虫病症状多轻微,以大便中发现虫体节片最为常见。约占98%。妊娠节片常在大便时成串排出,或单个爬出肛门,或在衬裤上、衣服上发现。驱绦虫药物种类较多,经治疗绝大多数能迅速排出虫体而痊愈,偶尔有未经治疗绦虫自动排出而痊愈者。

  绦虫病的西医药物治疗大致有下面几种:

  1.吡喹酮本品为广谱驱虫药物

  对带绦虫、膜壳绦虫、裂头绦虫病疗效均高,为治疗绦虫病的优选药物。剂量为15~25mg/kg(儿童以15mg/kg为宜),一次口服。服药后偶有头昏、眩晕、乏力等不适,但数日内可自行消失。

  2.苯并咪唑类药物

  近年来新衍生物有甲苯咪唑、(mebendazole)、氟苯咪唑(flubendazole)、丙硫咪唑(albendazole)等,均为广谱驱虫药物。甲苯咪唑300mg,日2次,疗程3天,疗效可达100%。对链状带绦虫也极有效,副反应少,优于其他药物,排出体节完整,治疗后一般不会出现囊虫病。治疗短膜壳绦虫病、长膜壳绦虫病的疗程可延长至5天。动物实验本品有致畸作用,故不宜用于孕妇。丙硫咪唑治疗牛带绦虫和链状带绦虫的疗效与剂量、疗程有关,若剂量为800mg/日,共2天,其疗效分别为88.9%与70%,当剂量提高到1200mg/日,共3天,疗效则分别为95%与92%。本品对短膜壳绦虫亦有驱虫作用,剂量为800mg/日,共3天,治愈率67%,本品也不宜用于孕妇。

  3.硫酸二氯酚(别丁)

  本品亦有驱涤虫作用,且作用迅速,疗效可靠、经济方便。因有轻泻作用,一般不给泻剂。成人剂量为3g,空腹分2次服完。服药后35分钟即有虫体排出,平均6小时。部分患者有肠鸣、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4.灭绦灵(氯硝柳胺)

  本品对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和短膜壳绦虫均有作用,但疗效不如吡喹酮、甲苯咪唑,可作为次选药物。成人(链状和肥胖带绦虫患者)可空腹口服2g,分2次服,间隔1小时,药片宜嚼碎。链状带绦虫患者服药前宜给止吐剂。服药后2小时给服硫酸镁导泻以驱出全部未消化的虫体。短膜壳绦虫感染患者宜采用7天疗法,第1天2g,第2~7天每日1g(儿童酌用半量),一月后再复治一次、以消灭后成熟的幼虫。服本品后,绦虫头节和近端节片接触药物后即被杀死,头节脱离肠壁而排出,因死虫易被消化,应用泻剂后粪内头节和节片不易识别。本品副作用甚轻,合并心、肝、肾等病的患者或孕妇均可服用。

  5.巴龙霉素

  本品在胃肠内不吸收,有驱虫作用,但机理不明。每日30~35mg/kg,1~5天疗法。据称治疗后随访3~4个月,粪便治愈率达93%。

  温馨提示:绦虫病疗效判定标准,驱虫后找到排出绦虫头节,症状消失;粪检查虫卵消失,未再见虫体节片排出。驱虫后随访3个月无节片排出,多次复查粪未找到虫卵,可认为康复。

血吸虫病在线咨询

更多

我喝了血吸虫病人的水杯,会传染吗

目前所说的情况是动用过血吸虫患者的水杯,这种基本上是不具备感染力的血吸虫,主要是尾右通过皮肤碰触散播致使的传染病,也就是说患者的大便排到水里面被钉螺碰触,然后钉螺里面生长发育出的的幼虫,碰触皮肤的情况...

1个回答

血吸虫病危害大吗

血吸虫病是一种因为传染了血吸虫而致使的寄生虫病,该疾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不基于血吸虫本身而基于血吸虫的幼虫,血吸虫的幼虫会踏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随血液循环游走全身并在某些器官内寄生。吸血了血吸虫幼虫的人...

1个回答

血吸虫病知识有哪些

血吸虫病主要是属于吸血虫所致使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主要是分成两种,一种是长血吸虫病,另外一种是尿路血吸虫病,布置的原因是非常多的,而且患病者也是越来越多,主要是和平时的不注意传染所引来的疾病,所以生存...

1个回答

打针能治愈血吸虫病吗

如果救治静脉曲张是决定活血化瘀、稳定微循环的药物,这种救治静脉曲张的方法不能治愈静脉曲张,只好在一定程度上纾解静脉曲张的症状。如果将硬化剂药物麻醉到静脉曲张中,硬化剂会对血管壁产生化学消融效用,伤损血...

1个回答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

血吸虫的散播有多个阶段所形成,首先是血吸虫的虫卵会随患病动物或人的类便排出来体外,这些虫卵遇水便会发育成血吸虫的幼虫毛蚴,毛蚴会在钉螺的体内吸血发育成尾蚴后踏入水中,当人碰触了这些疫水后尾蚴就会踏入人...

1个回答

血吸虫病防治知识问答?

您好,血吸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是通过粪便,皮肤碰触来散播的,预防工作被感染血吸虫病首先要防止身体直接接触到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水,防止碰触江河湖泊和田水,如果必须碰触疫水时,必须穿防御衣裤守护好自己,不要...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