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其他疾病

>

莱姆病的诊断方法

莱姆病的诊断方法

  莱姆病或莱姆疏螺旋体病是一种传染性的蜱媒病,由伯氏疏螺旋体(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导致的疾病。因为这种病被公认是在1975年10月,在康乃狄克州的老莱姆镇,莱姆镇和东哈丹姆附近地区首次发现而得名。这种病是由于被感染的蜱叮咬而传染的。1982年,美国国家卫生总局的威利·伯格多费(WillyBurgdorfer)和同事从丹敏硬蜱(Ixodesdammini)分离到莱姆病病原体。以下为莱姆病的检查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急性病人轻度贫血,白细胞增多,核左移。血沉加快,转氨酶升高。慢性关节炎者,关节液中白细胞显著增多,以多形核为主。

  病原体检查:①培养:病程早期的体液、组织等标本接种于BSK培养基,可分离到病原体,但花费贵、时间长(4~6周)、阳性率不高,适用于皮损组织或脑脊液的病原体分离;②抗原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能检测到标本中的微量病原体,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但尿标本可出现假阴性,且阳性结果不能确定活螺旋体感染,需结合临床判断;③皮肤受损区活检:受损皮肤内深层及浅层血管周围和间质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用铁染色或瑞氏染色可查见螺旋体。

  免疫学诊断:目前确诊本病主要靠血清或脑脊液中检出特异性IgM和IgG抗体。特异性IgM抗体于3~4周出现、6~8周达高峰,接着下降,因此不能用于诊断活动期或近期感染。特异性IgG抗体则于6~8周出现、4~6个月达高峰,可持续高水平。双份标本的抗体效价升高4倍以上,或单价IgM和lgG抗体≥1:128时,可确定诊断。检测方法有:①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mmunofluorescentantibodytest):比较耗时,敏感性较差,目前已少用;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但要注意有假阴性(病程3~4周内)和假阳性(与多种螺旋体和细菌部分抗原相同,如梅毒、钩端螺旋体、回归热;病毒如水痘病毒)的存在;③免疫印迹法(Westernimmunoblotting):较ELISA更特异和敏感,具有诊断价值,用于确定ELISA阳性病例的确诊。

  二、诊断

  本病除移行性红斑外,症状表现为非特异性。迁徙性红斑快速蔓延的特点有利于帮助诊断。结合夏秋季发病和蜱叮咬史等流行病学资料,可作出临床诊断或疑诊,结合实验室检查可确定诊断。目前缺乏特异的抗原检测方法。

  三、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为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因此,其应与相关的系统疾病鉴别。皮肤受损方面,应与其他疾病的红斑、紫癜或硬皮病等鉴别。神经病变方面,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无菌性脑膜炎、脑炎、面瘫及外周神经炎等鉴别。莱姆关节炎应与风湿或类风湿关节炎鉴别。

  温馨提示:生活在有蜱地区者应该警惕莱姆病,特别是4~10月,在户外活动之后应检查腹股构、颈、背和膝后面蜱常躲藏的地方,清除蜱将阻止感染。家庭宠物户外活动后也应捡查。亮颜色的衣服可引起蜱的注意。衣服袖口、长手套的开口应封闭。避免直接坐在地上。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宝宝牙龈红发烧

两岁宝宝牙龈红且发烧,通常见于以下两种情况:第一,应该是孩子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导致发烧,通常见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或者厌氧菌感染引起,一般有龋齿的小孩容易出现;第二,也有可能由病毒感染引起牙龈长疱...

1个回答

宝宝身上红疙瘩发烧

孩子发烧,身上起红疙瘩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局部皮肤粘膜过敏反应、蚊虫叮咬、皮下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也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的出疹性疾病,常见的有水痘、麻疹、猩红热、幼儿急疹,都有可能引起发烧,...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五天

小孩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孩子发热大部分是感染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道感染,例如:肠炎等等都可以出现发热症状,孩子如果已经发热5天了,需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无故

宝宝无缘无故的发烧通常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为宝宝的器官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免疫力比较低下,受到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就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也不排除是由于疾病所致,如系统性红...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手脚热吗

宝宝发烧手脚热,主要的原因是宝宝身体中的散热能力比较差,也是由于病毒性或者是细菌感染所导致。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度,可以应用布洛芬来进行降温。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可以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1个回答

宝宝发烧嗓子呼噜呼噜

宝宝发烧嗓子呼噜呼噜的,说明宝宝可能是咽喉炎、扁桃体发炎或者是支气管炎症导致的发烧,宝宝太小,咽喉发育还不健全,有炎症的时候分泌物形成的痰液不能咳出来,就会出现呼噜呼噜的响声。可以给宝宝服用消炎药和化...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乱说话

小孩发烧乱说话,可能是高烧导致的大脑暂时性不清所致,表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不好的预后。给予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烧治疗,可以配合羚羊角颗粒。如果体...

1个回答

宝宝发烧几天退

小孩发热多是由于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病程是7天左右的时间,具体的病程和是否患基础病、治疗措施、免疫力有关。儿童如果是轻度发热可以物理降温为主,结合服用药物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如果温度升...

1个回答

宝宝发烧后瞌睡

发烧后出现想睡觉,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发烧后会使身体的水分流失比较多,并且会影响到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疲劳,乏力,嗜睡的情况。需要做好一些发烧的退烧护理和治疗,低烧可以先进行一些物理降温,超过38....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澄江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宣威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安宁17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楚雄13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大理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子长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彬州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旬阳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神木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华阴14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兴平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兴化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泰兴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靖江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句容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扬中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丹阳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仪征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高邮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东台12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麻阳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会同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叙永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合江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中方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白癜风患者得白血病 泸县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辰溪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年鉴定流程要点) 木里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沅陵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正规机构指引) 盐源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溆浦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正规亲子鉴定地址) 冕宁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详细地址) 隆回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喜德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2025年更新) 呼和浩特一支瘦脸针多少钱 越西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2025年机构地址一览表) 城步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2025年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甘洛12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合集(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绥宁13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揭秘(附详细地址)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