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女膜闭锁常见的症状表现是青春期无月经来潮,但有周期性的下腹痛并逐渐加重,严重者伴有便秘、肛门坠胀、尿潴溜等。这是因为潴溜的月经血,将阴道以至子宫、卵管胀大而压迫了后面的直肠、前面的尿道和膀胱所致。检查时可见尿道与肛门之间有一紫蓝色囊状物向外突出,上边无孔,即为闭锁的处女膜。
处女膜闭锁的症状:
处女膜闭锁多于月经初潮后发现,如子宫及阴道发育正常,初潮后经血积存于阴道内,继之扩展到子宫,形成阴道子宫积血,积血过多可流入输卵管,通过伞部进入腹腔,伞部附近的腹膜受经血刺激发生水肿、粘连,致使输卵管伞部闭锁,形成阴道、子宫、输卵管积血。
1、青春期后无月经初潮。
2、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
3、下腹部可摸到包块,并且逐月增大。
4、检查时可见处女膜向外膨隆,表面呈紫蓝色。
5、肛查扪到压向直肠、紧张度大、有压痛的包块。
6、严重时伴有便秘、尿频或尿潴留,便秘、肛门坠胀等症状。
7、经处女膜膨隆处穿刺,可抽出粘稠不凝的深褐色或陈旧性的血液。
处女膜闭锁的特异症状表现为:
1、“假小子”:处女膜锁闭的症状是一种肾上腺皮质增生,使雄性激素分泌增加而使胎儿男性化。成人后表现为阴蒂肥大,甚至似阴茎大小,阴唇有不同程度的融合。如不及时治疗,女孩则较早出现阴毛、腋毛,声音变粗等,到了青春期月经不来潮,发生原发性闭经。另一种是继发性女士假两性畸形,多发生于胚胎期受雄性激素人工合成孕激素的影响,或者是在怀孕早期接受过孕激素保胎,胎儿如为女士,就表现为女士假两性畸形。
2、肿块及外阴畸形:这是由于圆韧带及腹膜间积液而引起外阴一侧出现肿块,在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这种外阴畸形也可在成人后发现。这是处女膜锁闭的症状最常见的一项。
3、其它:这种情况较常见。如果到了月经应该来潮的青春期,月经从未来潮,但却伴有月经周期相同的下腹部疼痛,多次经血聚积后可在下腹部摸到逐渐增大的包块,重者伴有便秘、尿频、尿潴留等症状,这就应当怀疑是否有处女膜闭锁。但是,不来月经并不都是由处女膜闭锁所引起,需经妇科检查方能断定。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五天
小孩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孩子发热大部分是感染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道感染,例如:肠炎等等都可以出现发热症状,孩子如果已经发热5天了,需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无故
宝宝无缘无故的发烧通常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为宝宝的器官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免疫力比较低下,受到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就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也不排除是由于疾病所致,如系统性红...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乱说话
小孩发烧乱说话,可能是高烧导致的大脑暂时性不清所致,表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不好的预后。给予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烧治疗,可以配合羚羊角颗粒。如果体...
1个回答
宝宝发烧后瞌睡
发烧后出现想睡觉,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发烧后会使身体的水分流失比较多,并且会影响到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疲劳,乏力,嗜睡的情况。需要做好一些发烧的退烧护理和治疗,低烧可以先进行一些物理降温,超过38....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