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狼疮是发生在先前感染过结核,且已致敏者身上的继发性皮肤结核,对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的敏感性很高。结核杆菌可经皮肤损伤处侵入皮肤。一般应用标准抗结核治疗寻常狼疮,并监测药物不良反应。要增强病人抗病能力,寻找及消除体内潜在的结核性病灶。
一、寻常狼疮的西医治疗方法:
1.治疗原则:治疗结束后,仍需作长时间定期复查,注意有无复发,及时补充治疗。
2.局部治疗:对小片寻常狼疮,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刮除术,术后压迫止血,外敷10%次没食子酸铋。对范围不大的皮肤损害可用1%普鲁卡因液1mL加入2。5%异烟肼溶液2mL,在损害四周作环形皮下注射,或将5%异烟肼软膏涂于损害处,亦可在局麻后,对皮损处涂布乳酸、铬酸或纯石炭酸腐蚀。
3.手术疗法:对小片寻常狼疮,可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刮除术,术后压迫止血,外敷10%次没食子酸铋。
4.全身治疗:
合理使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抗结核药,防止药物不良反应;中医药方面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等。链霉素、异烟肼为一线药物,常与利福平,乙胺丁醇联合用药,可缩短疗程及延迟抗药性。
异烟肼100mg每日3次,每日3次治疗有效,一般在2~6月皮损消失,少数病人需6个月以上,链霉素每日1g,总量60~100g,为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在皮损消退后宜继续治疗2月。
寻常狼疮的预后:
经过缓慢,溃疡可自行愈合,愈后形成萎缩瘢痕,在瘢痕上仍可复发新的结节。易于复发,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迁延数10年不愈。
二、寻常狼疮的中医疗法:
辨证用药治法:益气养血,活血解毒,除湿化痰。
方药:生芪15g、党参15g、当归10g、白芍10g、白术10g、茯苓10g、鸡血藤15g、丹参15g、白芷10g、夏枯草15g、连翘15g、土贝母10g、生牡蛎15g、陈皮10g 单方成药;内消瘰疬丸,夏枯草膏,内消连翘丸,散结灵,八珍丸,人参养容丸。
内消瘰疬丸: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用于瘰疬痰核或肿或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
夏枯草膏:
【功能与主治】清火,明目,散结,消肿。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散结灵:
【功效】:散结消肿,活血止痛。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内消连翘丸:
【功效】:化核软坚。
【用法及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食前盐酒送下。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发烧引起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发烧引起的疱疹可能为带状疱疹。带状疱疹主要是由于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发病的直接原因为潜伏的病毒被激活,主要原因可能为患者的免疫力降低。 曾患水痘的成年人体内“潜伏”有...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
经常患呼吸道病毒感染发烧,是由于体内的免疫调节功能下降所引起的。建议用中药调养,优点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机体内在的免疫调节能力。虽然没有西药见效那么快,但是对于经常病毒感染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如果用头...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会反复吗
病毒性感染的发烧是会反复的。病毒性感染的发烧通常会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甚至会导致病毒侵袭组织器官,危及患者的生命。在出现以上症状时,建议及时赶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无故
宝宝无缘无故的发烧通常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为宝宝的器官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免疫力比较低下,受到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就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也不排除是由于疾病所致,如系统性红...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乱说话
小孩发烧乱说话,可能是高烧导致的大脑暂时性不清所致,表示病情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处理,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不好的预后。给予物理降温,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退烧治疗,可以配合羚羊角颗粒。如果体...
1个回答
宝宝发烧后瞌睡
发烧后出现想睡觉,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发烧后会使身体的水分流失比较多,并且会影响到神经系统,从而导致疲劳,乏力,嗜睡的情况。需要做好一些发烧的退烧护理和治疗,低烧可以先进行一些物理降温,超过38....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