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其他疾病

>

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干燥综合征的的病理特点是阴虚内热、血瘀津滞和燥毒内盛三者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并贯穿于整个疾病过程中,这是其病程慢长、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该病对患者的伤害不容小觑。本文主要针对干燥综合征的诊断方法进行阐述。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干燥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虽然该病与SS的共同之处是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但通过检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临床表现不难鉴别,应注意60%的病人两病重叠。

  2、类风湿关节炎:两病的共同特点是均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一种侵蚀性关节炎,与SS鉴别较易,但应注意有60%~70%类风湿关节炎病人与SS重叠。

  3、肾小管酸中毒:对于不明原因的肾小管酸中毒,应高度警惕SS继发的可能。

  4、流行性腮腺炎:多见于儿童,呈流行性,与感染源接触经2~3周潜伏期才发病,病情不反复,症状在1周左右减轻,有时也可伴有关节炎,关节炎也可在数周内减轻。

  5、化脓性腮腺炎:多见于成人及糖尿病患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大部分为一侧性,有发热,白细胞增加及局部明显的炎症表现。

  6、腮腺恶性肿瘤:单侧性缓慢增大,如侵犯面神经,可引起面神经麻痹。

  7、慢性肉芽肿:由结核,结节病,霉菌引起的腮腺慢性肉芽肿,鉴别较困难,有时需依靠病原学及病理检查加以鉴别。

  干燥综合征的检查诊断:

  1、血常规:半数病人可出现轻度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个别病人可出现轻度白细胞减少。

  2、生化学检查:半数病人可出现血浆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升高为多株峰型,主要在γ球蛋白部分,亦可有α或β球蛋白增高,球蛋白可高达40~60dl,合并多发性肌炎及系统性硬化症者更为明显。

  3、免疫学检查:IgM,IgA和分泌型IgA升高,个别病人可发现有巨球蛋白和冷凝集素,由于血液中存有IgG及其复合物,故有时血液黏稠度增加。

  50%~60%的病人抗SSA抗体和(或)抗SSB抗体阳性,半数以上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约有33%的病人抗甲状腺和抗平滑肌抗体阳性,凡是抗甲状腺抗体阳性的病人,都有抗胃壁细胞抗体阳性,约半数病人体内存在着抗唾液腺管抗体,约10%的病人狼疮细胞阳性,近年来又发现有对淋巴样细胞渗出液可溶性核酸抗原的沉淀抗体,结核菌素及二硝基氯苯皮肤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均提示细胞免疫机能低下。

  4、玫瑰红或荧光素染色试验:1%玫瑰红或2%荧光素行角膜结膜染色,可显示出风湿病的重叠有溃疡,用裂隙灯检查可发现部分剥离的角膜上皮丝,角膜碎片或表浅性角膜基质浸润。

  5、滤纸试验:是检查泪液分泌减少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取35mm×5mm滤纸一张,在其一端5mm处折成直角,将该端置于眼睑结膜囊内,5min后测定滤纸湿浸至折叠处的长度,正常人在15mm以上。

其他疾病在线咨询

更多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哪种病?

免疫力低下容易患感染性疾病。 免疫力是人体的防御机制,免疫力正常时,可以及时清除病原体、人体发育异常的细胞、人体内衰亡的细胞及其产物,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容易发生细菌、病毒、真...

1个回答

免疫力低下的皮肤病有哪些

免疫力低下时容易发生的皮肤病,一般多是感染性的,如带状疱疹、脓疱疮、毛囊炎、真菌性皮肤病等。 免疫系统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系统,皮肤就相当于我们的防御屏障,当我们的免疫力低下时,患上某些皮肤病的几率就会...

1个回答

病毒感染发烧八天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乱用药。首先要去医院检查血常规,判断是细菌感染亦或病毒感染。然后有些诊所不具备检测条件,所以都是靠经验来判断的,这样会有误差,因为短期发热对身体不会有很大影响,但如果持续发热对人...

1个回答

宝宝发烧五天

小孩发热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孩子发热大部分是感染引起。常见的呼吸道感染,例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消化道感染,例如:肠炎等等都可以出现发热症状,孩子如果已经发热5天了,需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无故

宝宝无缘无故的发烧通常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因为宝宝的器官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免疫力比较低下,受到这些病原体感染后,就会引起发烧的症状。但也不排除是由于疾病所致,如系统性红...

1个回答

宝宝发烧手脚热吗

宝宝发烧手脚热,主要的原因是宝宝身体中的散热能力比较差,也是由于病毒性或者是细菌感染所导致。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度,可以应用布洛芬来进行降温。如果孩子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可以应用物理降温的方法...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