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急性附睾炎

>

专家讲解附睾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

专家讲解附睾炎疾病的诊断治疗方法

  附睾炎属于男性常见疾病,这样的疾病发生之后我们只有及时确诊及时的做好治疗,才能早一些康复,也才能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危害出现,那么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总结关于附睾炎疾病的自我诊断方法以及相关治疗方法有什么。

  附睾炎的自我诊断方法

  1、本病初起时,患者可觉阴囊疼痛,并放射到同侧的腹股沟部及下腹部,行动或站立时加重。阴囊迅速肿大,有明显压痛,阴囊皮肤水肿发红。早期与睾丸界限清楚,后期则融为一块,界限不清;如有脓形成,局部有波动感,有时可自行穿破形成瘘管。

  2、阴囊常有疼痛、发胀、下坠,疼痛可放射到下腹部及同侧大腿根部。患侧附睾肿大,有累轻度压痛,与睾丸界限清楚。

  3、精索和输精管增粗,前列腺变硬有纤维结节及其他慢性前列腺炎表现。双侧慢性附睾炎会引起不育。

  4、有高热,全身不适,有时尿道有分泌物,有时有尿急、尿频等。

  附睾炎的治疗偏方

  柴橘乌贝汤

  柴胡、乌药、青皮各6克,橘核、附片各9克,海藻、大贝母、白芥子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附睾炎。

  生姜外敷方

  老生姜适量。取肥大的老生姜,用清水洗净,横切成约0.2cm厚的均匀薄片,每次用6~10片敷于患侧阴睾,盖上纱布,兜起阴囊,每日更换1~2次,直至痊愈为止。治疗期间不用抗生素,疼痛难忍者适当使用镇痛剂。功可消肿散结,主治急性附睾炎。

  内外兼治方

  内治方,龙胆草、黄柏各15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30克,川楝子、桃仁、延胡索、柴胡各10克,荔枝核20克,生甘草4克。外治方,败酱草、千里光、马齿苋各150-300克。3药合用或任选1味。主治急性附睾炎、睾丸炎。

  化浊清睾汤

  龙胆草、柴胡各12克,土茯苓50s,车前子30克,滑石20克,泽泻、石菖蒲各15克,栀子10克,川楝子、甘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用7天为1疗程。本方清利湿浊,主治淋菌性附睾炎。

  关于附睾炎疾病患者自我诊断方法以及相关治疗方法,上面小编分别为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附睾炎疾病在男性疾病当中比较常见,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常识才能够帮助患者患有疾病的时候,及时确诊及时正确地做好治疗早日得到康复。


【本文由北京长虹医院供稿】

急性附睾炎在线咨询

更多

急性附睾炎治疗周期

急性前列腺炎是临床男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炎症感染导致的。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和保养好的话,很快就可以痊愈了。如果治疗的不及时,不得当,又不注意保养,就会变成慢性前列腺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应该听从医生建议,配合医生治疗,正常情况下,一般半个月左右就能痊愈。在治疗期间要注意多喝水,多排尿,不要吃辛辣的食物,这样容易加重症状。

1个回答

急性附睾炎症状表现有什么

急性附睾炎的症状: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高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精索、下腹部以及会阴部放射。严重者可形成脓肿。也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导膀胱刺激症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1个回答

附睾炎疾病应当如何治疗较好?

再次出现两侧睾丸再次出现红肿疼痛,考量与附睾炎炎症刺激有关系的,致使附睾炎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病原体传染所引发的,如葡萄球菌、沙眼衣原体、肠球菌等,附睾炎如果没能及时救治,严重有可能会干扰男性的正常受孕,对于该病的救治可以根据自己的仔细检查结果遵医嘱决定有效的抗菌药物救治。需求注意根据患者描述情况,饮食低脂肪,低热量。清淡为主。

1个回答

附睾炎这种病的费用是多少呢?

有附睾炎的传染救治的费用绝不会太高的,一般遵医嘱来保守用药就可以起些救治的效用的。仔细观察身体的变动,看如何有疼痛或者浮肿等不适的情况,及时的用药来做救治,同时建议内裤曝晒擦洗,注意安全的用药,近期先不要饮酒,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应该是比较明显的,用药后复检。需要声明注意针对病员情况来看,应尽早到医院做全面检查,保持心理乐观。

1个回答

精索静脉曲张还有附睾炎应当怎么办?

及时的吃许多药物来实施救治,如果有以上病症的话,那么建议最好决定许多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者是许多三甲级以上的大型医院来救治,这样的话治疗效果会比较好一点儿,因为大一点儿的医院医生的技术和临床经验会比较全面许多,在救治方面也会起些很好的效果,而且必须多留意歇息。特别注意根据你的情况,男科病要尽早治疗,避免引起其它并发症。

1个回答

附睾炎治疗后多久痊愈?

像您这种情况想要完全转好的话,可能会需要有15天到20天约莫,比较严重的话,可能会彻底恢复的更慢许多,如果现在已经获得了有效的转好,必须专心忍耐的实施救治,在救治的过程中也要留意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勤泡澡,勤换洗衣物衣物,必须留意,不能够实施性生活,绝不可以实施性交。需求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多食水果蔬菜。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