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肝病都有一定的恐惧干,认为所有的肝病都是可以传染的,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肝炎只有在活跃期时传染性会强一点,一般情况下肝病患者的病情都能得到控制。大家听说过病毒性肝炎吗?了解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吗?
什么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又称甲型肝炎或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及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可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病例较常见。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讲解
甲肝传染源通常是急性患者和亚临床现症感染者。病人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数天传染性最大。粪-口途径是其主要传播途径。水、食物是爆发性感染的主要方式。日常生活接触是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甲肝不会转为慢性感染和病原携带状态。
什么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的年龄是致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即母亲怀孕后至婴儿娩出42天内,和婴幼儿期感染HBV中,分别有90%和25%,30%发展为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婴幼儿期感染乙肝后变为慢乙肝,其自然史一般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复制期和再活动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什么是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
1、妊娠对病毒性肝炎的影响
妊娠的生理变化可增加肝脏负担,使原有肝损害进一步加重:①妊娠期肾上腺皮质、卵巢、胎盘等产生多量雌激素需在肝内灭活,并妨碍肝脏对脂肪的转运影响胆汁的排泄;②胎儿代谢产物需经母体肝内解毒;③分娩时体力消耗、缺氧,酸性代谢物质产生增加,产后出血,加重肝脏负担;④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肝损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时,极易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混淆使诊断治疗难度增加。>>相关阅读:病毒性肝炎治疗费用
2、病毒性肝炎对孕妇的影响
妊娠早期,可加重早孕反应。发生于妊娠晚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增高。分娩时容易发生产后出血。若为重症肝炎,常并发DIC,出现全身出血倾向,直接威胁母婴安全。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高,流产、早产、死胎、死产和新生儿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妊娠早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畸形发病率约高2倍。妊娠期患病毒性肝炎,胎儿可通过垂直传播而感染,尤以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较高。[page]
五种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1、传染源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15~45天,平均为30天,其传染源主要是急性期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无HAV慢性病毒携带者。
急性期患者:人感染HAV后2~4周甲肝病毒即随粪便排出,持续约3周,排毒高峰在潜伏期末、临床症状初期及黄疸出现后的1~2天。甲肝病毒临床感染包括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和重型肝炎。亚临床感染者:指感染HAV后,即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也无肝功能损害,但从粪便中排出病毒且具有免疫学反应者。
病毒性肝炎的流行过程讲解
2、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再次感染极为罕见 婴幼儿期 甲肝的易感性最高(尤其8月~2岁) 人群易感性 是影响甲肝流行的关键因素 如果人群中抗-HAV水平低于40%时,一旦输入甲肝传染源并存在传播条件,即可发生甲肝流行;当人群抗体达到80%左右时,则可以形成免疫屏障,即使存在传染源与传播因素,流行也会被终止。推荐阅读:病毒性肝炎治疗流程图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
1、传染源
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中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g携带者的意义较大 乙肝病人: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患者 乙肝的潜伏期一般为50~150天,平均60~90天,极少数也可短至2周或长达9个月,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病毒感染量、感染途径和机体状态。经血传播的一般潜伏期较短。
人感染HBV后表现为临床型和亚临床型感染,临床型包括急性乙肝(黄疸型、无黄疸型)和慢性乙肝。急性感染时血中HBV浓度最高,是重要的传染源。无黄疸病例最多,且常被误诊和忽视,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比黄疸型更为重要。慢性乙肝患者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排毒时间长,也是重要的传染源。 HBsAg携带者HBsAg携带者是指血清HBsAg阳性,无肝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与乙肝患者相比,HBsAg携带者数量大、分布广、隐蔽性强、活动不受限制,是乙肝最主要的传染源。
3.人群易感性
对HBV普遍易感,易感性一般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接种乙肝疫苗是降低人群易感性的重要措施。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
携带HCV的供血人员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十分重要。 丙肝的潜伏期为2~26周,常见为6~9周。人感染HCV后表现为急性、慢性丙型肝炎和无症状HCV携带。 HCV无症状携带者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
携带HCV的供血人员作为传染源的意义十分重要。 丙肝的潜伏期为2~26周,常见为6~9周。人感染HCV后表现为急性、慢性丙型肝炎和无症状HCV携带。HCV无症状携带者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为40天(18~62天)。 临床型患者包括急性黄疸、急性无黄疸和重型肝炎,这些患者在潜伏期末和急性早期传染性最强,一般发病后两周传染性消失。戊肝还存在临床型和隐性感染,病毒可以随粪便排出。戊肝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多数患者于病后4~6周恢复,但若重叠感染其他肝炎,则病情加重。
病毒性肝炎在线咨询
更多
病毒性肝炎是什么途径传染呢?
一般的病毒性肝炎的感染途径通过做手术、血浆、血制品或动用传染病毒的注射器针头、针灸用针、采血用具而散播。密切接触散播:通过性碰触散播或通过锈蚀的皮肤粘膜引发密切接触性传播。病毒性肝炎做为一种传染性强、...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吃什么药
饮食宜高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定量定时,确保充分的维生素、纤维素。急性期饮食宜清淡;宜采用具备救治效用的食物,如大麦苗、南瓜根、柚子、荸荠、泥鳅、豆腐、哈蜊、田螺、茭白、甘薯、金针菜、薏米、蚌、...
1个回答
什么原因会导致患有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消化内科一种比较常见的传染病,我国赫赫有名乙肝大国,在我国的乙肝患者更是不计其数。病毒性乙型肝炎主要跟母亲隔代遗传,与乙肝患者太过亲密(比如说有性生活等),做手术时输了乙肝患者的血液...
1个回答
医生诊断病毒性肝炎中重度,用药一个星期各项指标没有下降,甲胎
如果是中重度病毒性肝炎的话在短时间内容易引来肝组织的不可逆性化脓,势必会引发肝功能上升和AFP的明显下降,目前需要有专心忍耐动用保肝药物和抗病毒药物救治。重度坏死性肝炎预后不太好。建议专心互相配合救治...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现在病人昏迷不醒,请各位专家看看病历,要不要办法
你好,如果肝昏迷考量肝性脑病引来的症状,需要有积极对症救治。这个症状有生命危险。你的图片不是很清楚。无法确认具体是不是肝硬化以后引来的。需要声明注意多吃一些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多的食物。来增强身体...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要怎么医治呢?
您好,人体自动免疫还没有生长发育完全,是很容易传染病毒性疾病的,而且幼儿园中宝宝多,很容易交叉感染,病期互相配合专家医治,在排便上要留意营养均衡,多带宝宝举办户外活动,增强体质,还要给宝宝喝点冻干牛初...
1个回答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什么病?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由于拥有有胆管病菌传染的原因,致使有肝脏炎症的现象,容易再次出现有后期肝脏方面的功能异常问题,可以考量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方法实施救治解决。如果情况严重不剔除需要有手术的方法摘除局部...
1个回答
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黄疸型严重吗?
拥有病毒性肝炎致使有急性黄疸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已经产生有肝脏方面的功能异常,致使的这种现象,会产生有调整紊乱的问题。由于拥有有病毒感染的原因致使的这种症状,主要可以考量通过抗病毒药物的方法来实施救治解...
1个回答
急性戊型重症病毒性肝炎可以吃中药吗?
你好,急性戊型肝炎是比较常见的肝炎类型之一,一般来说病情较重的,是通过粪口散播的,和个人的卫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的,一旦明确的话,是需要有及时的住院治疗的,行保肝,降酶,抗病毒等救治的,救治不规范的话,...
1个回答
为什么会得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是因为多种不同病毒感染致使的,但主要是因为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其救治原则为以歇息营养为基础,辅以药物救治,建议及时去医院实施详细的仔细检查,理解清楚病因之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动用药物实...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