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百日咳

>

百日咳隔离期

百日咳隔离期

百日咳,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怪,其实它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特别强,尤其是小孩更容易被感染......很多人一听到“百日咳”三个字,第1反应就是:这病得咳一百天吗?其实不一定,但咳嗽时间确实挺长,有时候能拖上好几周甚至更久.

那问题来了,得了百日咳要隔离多久?这个问题其实不简单,因为不同地方、不同情况,隔离的时间可能会不一样。一般来说,百日咳的隔离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有没有接受抗生素治疗,另一个是症状有没有缓解!

如果你及时去医院看了,医生开了抗生素,比如红霉素、阿奇霉素或者克拉霉素这些药,那通常在服药五天之后,传染性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时候,理论上就可以解除隔离了。不过,前提是你得按医生的嘱咐,把药吃完,不能半途而废,不然可能还会传染别人。

但如果没吃抗生素,那就得看症状。一般来说,咳嗽开始减轻之后,还要再观察21天(也就是三周)......这段时间里,如果咳嗽明显好转,也没有发热、打喷嚏这些症状,那才算隔离结束。也就是说,整个病程下来,可能真的要咳上一个多月,甚至接近一百天,“百日咳”这个名字也不是凭空来的。

不过,这里要提醒一下,这个隔离期不是死规定,具体还得看医生判断......比如有的孩子症状特别重,或者反复发烧、咳得厉害,那可能隔离时间还要延长。还有,如果家里有小婴儿,尤其是不到六个月的宝宝,那就更要小心,因为百日咳对他们的威胁更大,容易引起肺炎、脑炎,甚至有生命危险。

,一旦家里有人确诊了百日咳,立刻隔离,尤其是要和小宝宝分开.家里人照顾病人时,戴上口罩,勤洗手,保持空气流通。房间要经常开窗通风,但也不能让病人着凉,毕竟咳嗽一受凉就容易加重。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百日咳到底是怎么传染的?简单来说,就是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带菌的飞沫就会飘在空气中,别人一吸进去就可能被感染!,在学校、幼儿园、办公室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特别容易“串着传”.

那怎么预防百日咳呢?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打疫苗.现在儿童常规免疫程序里,就有百白破疫苗(百日咳 白喉、破伤风)的接种。一般在宝宝两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各打一针,然后一岁半和六岁再加强两针.不过,疫苗的保护力也不是终身的,成年后可能会减弱,有些国家还建议孕妇或者照顾婴儿的大人也打加强针。

但现实中,有些人可能小时候没打全疫苗,或者根本没打,这就容易被感染。特别是现在有些家长对疫苗有误解,觉得副作用大,结果孩子一感冒就咳个不停,查来查去才发现是百日咳.

那百日咳到底有什么症状呢?最开始跟普通感冒差不多,流鼻涕 打喷嚏、轻微咳嗽、低烧。但这几天过去之后,咳嗽就会变得特别剧烈,一阵一阵的,有时候咳得脸都红了,甚至呕吐。尤其是晚上,咳得更厉害,影响睡眠。这种剧烈的咳嗽可能会持续一两周,甚至更久.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咳就咳呗,又不是什么大病......但其实不然。百日咳对小孩来说,真的是很折磨人的病。咳得厉害的时候,孩子会喘不上气,甚至脸都憋青了。而且啊这种咳嗽不容易好,吃点止咳药也没用,只能慢慢熬着.

那百日咳能不能治?当然能......前面说过,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但要尽早用,越早效果越好。如果拖到咳嗽特别严重了才去看病,抗生素可能只能减少传染性,对咳嗽本身帮助不大.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对症治疗,比如止咳 退烧、补液等等.

不过,现在也有个问题,就是很多人一开始没意识到是百日咳,以为是普通感冒或者支气管炎,耽误了治疗时机。,如果家里有人持续咳嗽超过两周,特别是咳得一阵一阵的,或者咳嗽之后有呕吐、喘不过气的情况,那就得赶紧去医院检查一下。

最后再强调一遍,百日咳虽然听起来吓人,但只要及时治疗、做好隔离,是可以控制的!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家里有孩子的,尤其是小宝宝,更要小心.如果家里有人确诊了,其他人也要注意观察,必要时可以预防性用药.

百日咳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它、不重视它.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保护自己,也保护身边的人。

这就是“百日咳隔离期”的详细介绍。按时吃饭,别饿着肚子,也别吃太多。肠胃舒服了,身体才会更健康。健康小贴士:每天定时吃饭,胃才不会闹脾气.

百日咳在线咨询

更多

宝宝总干咳怎么办

宝宝总是干咳,在选择用药上需要引起重视,有可能是过敏性咳嗽导致,也有可能是咽喉部的不适,特别是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来说,有咽炎或者扁桃体炎的患者很容易导致干咳情况的发生,因此需要到医院就诊,检查咽喉部的...

1个回答

患了慢性咳嗽怎样治疗

慢性咳嗽也要去医院做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等,如果没有发现感染迹象,说明是过敏或者是神经性的咳嗽,也可能是急性期治疗不彻底引起的。可以只选用一些止咳的药物进行治疗。有痰时,使用鲜竹沥口服液、氨溴索口...

1个回答

孩子嗓子有痰,总干咳应该怎么治疗?

病人嗓子有痰,表现出为轻咳的情况。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细菌性的传染,有可能是百日咳杆菌,或者其他的细菌性传染,因此需要有积极运用抗生素压制传染,并且运用大幅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彻底清除体内的病原体。对症可...

1个回答

总干咳是怎么回事?

总是再次出现轻咳的症状,一般是要去医院做个肺部ct仔细检查,来理解可有再次出现肺部的肿瘤,如果再次出现有肺部肿瘤的话,一般可以采取手术的办法来实施摘除救治,平时也要留意增强身体锻练来大幅提高人体的抵抗...

1个回答

慢性咳嗽快一年,拍了肺部ct一切正常,咳

你好,原因是相当多的,咽部的疾病、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部疾病等都会引来痰多的表现出的,所以这是需要有明确具体的原因后才可解决,平时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白开水。需要强调的是日常的饮食生活中要注意不要吃辛...

1个回答

儿童慢性咳嗽

如果儿童咳时间低于4周,并没有其他的症状,仔细检查也没再次出现其他的炎症,属于慢性的咳。首先确认是不是因过敏性引来的咳同时如何有细菌感染,引来的咳症状对症救治,平时要让孩子多喝水,逃离致使过敏的东西,...

1个回答

患有慢性咳嗽吃什么可以治疗?

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口服药物并不能够超越治疗的目的,只好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是食疗的方法纾解症状,稳定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免引来肺气肿或者是肺心病等并发症。具体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患者咳咳痰的症状来选择,如果咳咳...

1个回答

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吃什么药好?

支气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病情的话,也是比较复杂的。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间要及时的服食清肺凉血的药物以及消炎的药物来实施救治,并且在饮食上要留意不要吃辛辣油腻刺激的食物,要饮食清淡,多喝水。而且...

1个回答

长期慢性咳嗽,怎么治疗?

长期慢性咳嗽,考量是患上了支气管炎肺炎等。支气管炎肺炎多属于是细菌性引来的炎症,因为咳时间比较长,耐药性也比较强。建议你较好能采取中草药调养救治,在救治过程中要尽量多喝水,多留意清淡饮食,留意防寒,以...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翔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同安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海沧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集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2025年更新) 湖里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思明15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机构名单合集) 南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一览(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西沙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崖州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天涯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吉阳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2025年更新) 海棠11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盐湖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机构名单合集) 尧都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揭秘(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城区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潞城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屯留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精选鉴定机构名录) 上党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2025年更新) 潞州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离石16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手册(附机构名单合集) 为什么白癜风会引起腹泻 江川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清单 (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端州16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2025年更新) 红塔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揭秘(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马龙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盘点(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沾益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出炉(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电白15家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白皮书(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儿童白癜风去哪里治 麒麟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汇总(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商州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大全(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坡头认证17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白癜风患者应补充什么 汉台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合集(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南郑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一览(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呼和浩特botox瘦脸针要多少钱 宝塔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整合(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高新认证15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合集(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安塞推荐可以做正规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新发布(附2025完整机构地址名录) 凤翔可以做亲子鉴定的15间热门机构公布 (附2025精选机构名单) 海陵认证15家正规亲子鉴定机构汇总(附正规机构选择指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