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发病,产后4~6周症状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与一般抑郁症相同,其显著特征是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呈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的消极情绪状态,常感到心情压抑,情感淡漠,对身边的人充满敌意,与家人及丈夫关系不协调,睡眠障碍。
引起产后抑郁症的因素较多,包括生理因素:从怀孕到分娩,体内激素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另外家庭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1.营养疗法。食物中所含的维生素和氨基酸对于人的精神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如果缺乏某种单一营养物质也能引起抑郁症,所以可以多吃维生素b含量丰富的食物,像粗粮、鱼等。
2.体育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改善人的情绪,同时可以多出去晒晒太阳,有利于体内特殊的抗忧郁物质的分解和吸收。尤其是产后出现抑郁的患者对外部很少接触。不妨试试放松自己的心情。
3.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自我强化法都可以,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优选。
(1)提高认识。即认识到妊娠、分娩、产褥是妇女正常的生理过程,一旦妊娠,就要了解有关妊娠方面的知识,进行相应的产前检查和咨询。
(2)在妊娠期要心情愉快。因为妊娠期表现焦虑的产妇,倾向于发生产后抑郁。做丈夫的有责任给予关心和生活上的帮助,减少精神刺激,这样有助于减少或减轻母性抑郁的发生。
(3)让产妇在分娩后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环境,并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睡眠。对妻子分娩所承担的痛苦给予必要的关怀和补尝。
4.药物。哺乳期妇女服用此类药物有损于婴儿的健康,慎用。
5. 音乐疗法。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产后抑郁症的治疗除了以上的治疗方法,还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的表现给予不同的治疗,严重的患者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产后抑郁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患者的配合治疗,家属也要做好产后抑郁的治疗。
产后抑郁症在线咨询
更多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堵奶
哺乳期堵奶的症状,首先表现为乳房胀痛,可触及乳房表面凹凸不平,似有结节感,乳汁减少。其次从婴儿方面讲,宝宝不喜欢吸吮母亲乳头,或者是吸吮过程中突然中断吸奶,吐出乳头,随后就哭闹,由于母亲胀奶乳腺管阻塞...
1个回答
哺乳期抽烟会导致宝宝肺炎吗
哺乳期间女性不能抽烟,因为抽烟后所含有的致癌物质会进入到女性体内,烟雾会称为二手烟进入到宝宝体内,从而影响产妇以及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不仅可能会导致宝宝肺炎,甚至可能会引起发育障碍等。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
1个回答
生完孩子静脉血栓怎么治疗
产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属于产后并发症之一,这主要是由于患者进行剖腹产手术后体内有血栓形成,在血液循环中血栓被带至下肢静脉。出现这种情况,如果通过下肢血管彩超检查,血栓体积比较小,并且位置比较浅,可以考虑...
1个回答
缝合的伤口边上没知觉怎么回事
剖腹产刀口上面的肉麻麻的没有知觉,属于正常现象,是由于伤口局部神经在短时间内没有完全恢复。随着时间增长,伤口恢复会慢慢得到改善和缓解,平时可以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也还可以局部热敷,可以参加一些有氧运...
1个回答
坐小月子的食谱一般有什么
一般女性在坐月子期间的饮食食谱,主要包括米粥、面食、**、鱼肉、牛奶、果汁、汤水类食物等,产妇可以食用鱼汤、鸡汤、排骨汤、红豆粥、红枣粥、燕麦粥等,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营养物质,食用后能够为产妇补充营...
1个回答
运动后的母乳要挤掉吗
运动后的母乳不用特意挤出来,但是运动后或者出汗后一定要休息建议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之后再喂奶。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使乳汁变味。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乳酸。所以肩负喂奶...
1个回答
温好的母乳吃一半凉了怎么办
如果母乳吃了一半凉了,是可以热的,但是热得继续喝。但是多次热母乳以后容易破坏母乳的营养成分,但是如果一次吃的时候,紧接热这个影响不是太大。建议在喂母乳的时候,不建议多次热母乳,多吃热母乳引起营养成分破...
1个回答
哺乳期几个月能烫染头发
你在哺乳期建议都不要烫头发,因为在哺乳期间,许多药物或者化学物品会通过乳汁传送给宝宝的,这样就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成长。乳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营养物质及生长因子、免疫因子,这样最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
1个回答
产妇20天还有血流出怎么回事
如果超过三周仍然淋漓不绝,即为“恶露不尽”。 恶露不止多与“虚损”或“血瘀”有关。产后恶露不净有可能导致局部和全身感染,严重者可发生败血症。建议产后未满50天一定禁止房事。注意阴道卫生,注意保暖,避免...
1个回答
产妇气血虚问题怎么调理
可以选择中医调理,这样能够让身体更好,第一周以排毒为主,清淡合理的饮食,帮助身体排除恶露、废气等垃圾废物,适当补充营养的同时还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第二周主要以收缩骨盆和子宫为主,子宫.在产后两周内恢复...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