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表面置换是一种具有创伤小、术后活动度好、能保留较多股骨侧骨量等优点的髋关节重建技术,现就其临床稳定性的进展简述如下。
髋关节表面置换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临床,但是由于手术技术不成熟、易造成股骨颈骨折、聚乙烯臼杯易磨损、假体存活率较低等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髋表面置换被看作是一类价值不高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随着材料学的进步和技术细节的改进,临床应用逐渐增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临床结果,髋关节表面置换重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De Smet等 2002年报道了310例髋表面置换术的短期随访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101年,假体生存率为9917%。2004年Daniel等报道446例髋表面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313年,假体生存率为9918%。
Amstutz等报道400例髋表面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间315年,假体生存率为9414%。在2005年Treacy等报道144例在 1997年、1998年完成的一期髋表面置换术的随访情况,假体生存率为98%。当然,目前关于新一代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报道随访时间还较短,要证明其的稳定性尚需中远期随访结果的支持。
RSA ( roentgen stereophotogrammetric analysis) 系统可以用来间接判断植入物稳定性,其原理是测量术后早期X线片中植入物在各个方向上偏移。Glyn2Jones等采用RSA分析了22例行BHR髋表面置换的髋关节,结果显示, 2年内股骨假体在X线片上的偏移仅为012 mm,明显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
Itayem等同样采用了RSA分析了20例行BHR表面置换的髋关节, 2年内的各方向偏移表现均好于传统THA。当然,将RSA系统用于判断表面置换稳定性,其准确率还需检验,而且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关节假体长期稳定性, 但至少髋表面置换假体在早期偏移方面表现良好。
Kishida等采用测量骨密度(BMD)的方法对髋关节表面置换的术后稳定度进行了研究。他进行了一个分组对照实验, 13例患者行BHR髋关节表面置换, 12例行THA术,使用DEXA系统测量其术后2年的BMD。在疼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能力评分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作者发现表面置换组患者的BMD明显优于THA组,说明表面置换的患者具有更佳的骨质条件。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在线咨询
更多
髋关节麻木疼痛是怎么回事
髋关节疼痛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常见的一般性的滑膜炎,比如运动或者创伤或者体质下降,这个时候可以产生滑膜炎,造成髋关节的疼痛。可能是股骨头的坏死,比如长期应用激素或者饮酒或者是减压病,这个时候可以引起股骨头的缺血坏死,而造成髋关节的疼痛。可能是髋关节的一些肿瘤性的疾病,比如骨巨细胞瘤、骨肉瘤、纤维肉瘤,这些骨肿瘤可以造成髋关节的疼痛。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到髋关节,也会出现髋关节疼痛。
1个回答
髋关节滑膜炎怎么锻炼
进行运动锻炼,虽然不能将髋关节滑膜炎完全治疗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缓和症状,保留髋关节活动能力。适合髋关节滑膜炎患者的锻炼方式有五种,包括下蹲、屈髋、加压屈膝及坐式抱膝锻炼法。患者呈站立位,缓慢下蹲,每次持续缓慢用力下蹲,每个动作持续1-3分钟,双下肢交替进行,每次锻炼3-5下,每天锻炼3-5次,次数逐渐增加,力量及幅度逐渐加大,能很好的帮助患者缓解髋关节滑膜炎带来的一系列的症状表现。平时要注意姿势,避免下蹲时间过久、避免负重和长时间站立。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一般来说,疼痛是可以忍受的,但必须注意它。
1个回答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率高吗
先天髋关节脱位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如果不小心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是需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如果出现髋关节脱位人体不论是行走还是仰卧休息都会显得吃力,甚至不能办到。髋关节脱位导致的致残概率是非常高的,患者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会受到很大的煎熬。
1个回答
臀骨痛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髋关节是一个普遍的概念,包括髋关节、股骨头、股骨颈、髋关节、骶髂关节等,涉及关节、肌肉神经等疾病。因此,谨慎起见,到正规医院就诊,做一些必要的临床检查,如骨科医生检查、髋关节磁共振检查,以明确临床诊断,便于进一步的临床治疗。
1个回答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表现?
当髋关节发育不良因各种原因被耽搁发觉,后期到成年人时,由于髋臼变浅原因且有向外划动,这样子引发它对股骨头的包容性不好,再次出现了股骨头向外上方的移位,往往引发髋关节的半半月板损伤,引来患者的疼痛。因为你还年轻,可以给与手术缓解,根据病情及影象,可以决定髋臼截骨术、内移截骨术、髋臼造盖术等等手术缓解。
1个回答
请问髋关节发育不良怎么解决
一般是需要通过手术的方法治疗为好的,口服药物效果不太理想,建议去医院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注意术后护理,预防感染为好的,慢慢会改善的,祝你早日康复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