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多动症

>

多动症的饮食保健方法

多动症的饮食保健方法

  患有多动症的孩子,一般智能正常,但其精神不集中、不听话、冒失、易激动,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绩,并致使孩子难以与人相处,有时甚至会做出危险的举动。近年来有人发现,儿童多动症与患儿摄入的营养成分有关。如果能适当调整患儿的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

  一、儿童多动症饮食宜忌

  1、患多动症的儿童可多吃鱼。鱼类脂肪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脑细胞的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脑功能,提高记忆力、判断力。

  2、患儿还宜多食富含卵磷脂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平时给孩子多吃一些瘦肉、蕈类、豆制品等含卵磷脂多的食物,对改善记忆也有帮助。因此,食用蛋黄、豆制品、鱼头等,对多动症儿童也是有益的。

  3、患多动症的儿童要经常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它们可使体内有关氨基酸增多,缓解多动症。

  4、在微量元素方面,应食富含铁和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动物血,以及一些海产品(鱼、虾、牡蛎、海带等)。为了平衡膳食,每天还应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

  5、不让孩子食用过于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品。如辣椒、肥肉、大蒜等。要避免孩子玩含铅的漆制玩具,尤其不能将这类玩具含在口中,防止铅中毒。

  二、儿童多动症的菜谱

  1、大枣百合炖猪脑

  大枣6枚(去核),猪脑2个(去红筋衣膜,洗净),同大枣、百合放入炖盅中,加适量水,隔水炖熟,调味后饮汤吃肉。

  2、甘麦大枣核桃煲猪心

  用浮小麦60克,甘草3克,大枣10枚(去核),核桃肉30克,猪心1个(洗净、剖开留心内血),同4味药物一齐放锅内,加清水员汤,调味后,饮汤吃肉。

  3、药蛋羊肝羹

  鹌鹑蛋4只,羊肝(或牛肝)100克,水发银耳50克,玉米粉10克。羊肝切小块,银耳切成小粒,共放锅中,加适量清 水,汤沸时用玉米粉加鹑蛋(去壳)拌匀,勾芡,以油、盐调味,食用。

  4、花甲炒鸡心

  花甲100克放入沸水中,煮至壳开后捞起,去壳后洗净备用; 鸡心300克剥除外层薄膜及血管,洗净后切片,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备用;炒锅加植物油20克烧热,爆香姜末5克,放入鸡心和花甲翻炒;炒至菜熟时,加入盐2克和葱花5克,淋上香油5克即成。

多动症在线咨询

更多

什么引起小孩多动症

多动症可能是因为遗传因素或者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会包括在怀孕期间母体过多的饮酒或者吸烟,也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的处在铅含量超标的环境中。同时不排除是出现了社会心理因素,比如教养方式不当或者父母不和,也有可能是因为存在分离性障碍或者性格不良等。出现多动症以后可以通过调理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1个回答

儿童多动症的食物治疗

锌和铁缺锌或者缺铁并不是所有多动儿童的病因,但锌和铁对于脑部发育以及维持正常的脑功能是有益的。缺锌和缺铁会使神经介质的反应性受到影响,妨碍智力的发育和行为控制。因此,富含铁和锌的食物是多动儿童每日食物的必需元素。,我们知道小儿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是治疗方法不正确,它的进展是很快的,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应该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这才是关键。

1个回答

多动症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药,这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通过对患儿临床表现的辨证论治,选择适当的方药和中成药,达到治病求本的治疗目的。二、是针灸治疗,通过选择身体上某些穴位进行针或灸,疏通经络,调整阴阳,常用的有:体针,耳针,艾灸等等。三、是推拿治疗,选择穴位进行推拿或按摩,以达到治疗目的,这个方法比较简单,在家中就可以进行。

1个回答

多动症应该如何治疗

多动症一般出现在儿童身上,是一种以脑功能失调为主的疾病。多半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量多、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怒,这种病通常和遗传有关。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锌元素的食物,比如说鱼肉、花生、奶制品、鸡蛋,补充锌元素对症状恢复有所帮助。同时也可以服用一些益智类的中成药治疗,另外可以通过合理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改善多动症,建议多参加户外运动增强体质。

1个回答

怎样治疗小孩多动症

小儿ADH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安慰疗法。孩子患有ADHD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冲动、自卑等心理。这时,家长一定不要简单地骂孩子,而要耐心地说服,让孩子知道自己出现了这种症状,主要是由疾病引起的。第二,用药控制治疗。治疗ADHD常用的药物有利他林、择思达。对于儿童多动障碍,这两种药物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1个回答

孩子多动症如何治疗

用药:用药可以改善儿童的注意力不足,减少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成绩。临床上常用的一线药物为中枢兴奋剂,国内常用的有哌甲酯及其控释片,仅限6岁以上儿童,因可兴奋中枢,故晚上不宜使用;2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已被列为一线药物,代表药物为帕罗西汀,其特点是作用缓慢,通常在1-2周内见效。不良反应以胃肠反应最为常见,因此,必须在餐后服用。要注重对儿童的心理教育,避免粗暴的教育方式。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