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癫痫病

>

可以治疗癫痫病的中药都有哪些

可以治疗癫痫病的中药都有哪些

  生活中有很多患者都因为患有癫痫病而感到苦恼,因为癫痫病属神经系统疾病,每次发作都会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损伤,并且癫痫病的每次发作都有不定性,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让其正常生活和工作都收到很大的影响,那么,可以治疗癫痫病的中药都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可以治疗癫痫病的中药有以下几种:

  1、全蝎可以治疗癫痫病,味辛、微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解毒散结,适用于风邪引起的癫痫病,发作时就会有抽搐之症,被誉为“止痉抽之要药”。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患者的呼吸中枢,有溶血的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的作用。需要患者注意的则是全蝎有毒,患者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剂量。治疗癫痫病常用的剂量一般是2~5克(或1~3条),蝎尾1~2克。

  2、蝉蜕治疗癫痫病,性味甘、寒,入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又可凉肝熄风止痉,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蝉蜕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抗癫痫病发生的惊厥、解热、抗过敏、免疫抑制、镇痛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常用量为3~10克,癫痫病患者需要用水煎服,或单味研末冲服。

  3、可以治疗癫痫病的中药都有哪些?蜈蚣治疗癫痫病,性味咸、温,入肝经,能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熄风止痉作用强,适用于癫痫病发作引起的惊厥、抽搐以及口眼歪斜。蜈蚣含有两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有一定毒性,实验证明有中枢抑制、抗惊厥和镇痛作用,止痉作用比全蝎强。其常用量为1~3克(1~3条),入丸、散量减半,癫痫病患者需研末吞服,每次0.6~1克。

  4、地龙可以治疗癫痫病,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经。能熄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瘀滞等癫痫病证。《本草拾遗》中说:“疗温病太热,狂言,主天行诸热,小儿热病癫痫”。地龙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根据临床的研究表明,地龙热浸液、醇提取液有镇静、抗癫痫病惊厥的作用。常用量:煎汤5~15克,鲜品10~20克,研末内服1~2克。

  可以治疗癫痫病的中药都有哪些?本篇文章就是为大家带来的相关内容了,中药治疗癫痫病的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并且对患者的副作用也很小,只是过程比较长,需要患者朋友们可以坚持进行。

癫痫病在线咨询

更多

如何判断宝宝有癫痫

可以通过脑电图或其他医疗设备检查判断宝宝是否有癫痫。 因为癫痫发作时脑部的神经元会产生异常电流,而脑电图检查可以将这些异常电流以波动的曲线来表达出来,医生通过观察曲线的状态可以判断宝宝是否患有癫痫,患有那种癫痫。 由于正常患者也可能会出现异常电流,所以要结合自身病史,进行多次脑电图检测来判断病情。

1个回答

癫痫性精神障碍怎么检查?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可以通过进行脑电图、脑CT检查判断是否患病。 由于癫痫患者发作时大脑会产生异常电流,患者通过脑电图检测可以将这些电流以波折线的方式呈现在脑电图上,医生通过观察脑电图判断患者是否患有癫痫性精神障碍。脑CT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脑部是否存在病变。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要放松精神,调整好自身的心理状态,不要过度紧张、焦虑,这样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1个回答

癫疯病会遗传给孩子吗

癫痫病有遗传的倾向,但对下代的影响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说来,癫痫病人的子女只有5%发生癫痫,因此癫痫病人是可以生育的。但从优生学的角度,癫痫病人最好避免与惊厥阈值低的人结婚。癫痫病人应在病情稳定,基本控制发作后生育。

1个回答

11岁儿童查出癫痫病怎么治疗

11岁儿童查出癫痫病应该积极进行治疗。癫痫病属于脑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脑功能短暂失常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案有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如果采取药物治疗,必须每天坚持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减药停药,平时保证孩子情绪稳定,保证休息,避免强烈刺激,不要喝容易让人兴奋的饮品,不要吃得太饱,或饥饿。

1个回答

癫痫病小孩一天吃6个鸡蛋好吗

不管是哪类人,一天都不可以吃六个鸡蛋,更不要说是癫痫病患儿了。从蛋白质的计算来看,每个鸡蛋含蛋白质约7克,以5岁的小孩为例,每天每千克体重需蛋白质2.5克,总量约50克左右,其中一半靠主食中的植物蛋白来提供,另一半靠肉、蛋、奶、豆制品来提供。 如果坚持每天能吃1—2个鸡蛋,就可满足智力发育需要了,鸡蛋不要吃太多,以免引起代谢紊乱。

1个回答

癫痫病会影响孩子智力吗

患了癫痫病如果不及时的治疗,反复的发作,会引起大脑方面的障碍,使记忆力减退等。有些患儿会产生性格的影响,表现为自卑,消极等情绪,所以癫痫的患者及时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控制病情的发作。目前治疗首选药物治疗为主,通过正规的服用药物,可以控制症状发作。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