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肥胖症

>

肥胖的诊断标准

肥胖的诊断标准

  肥胖就是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肥胖是一种病态,故也称肥胖症。体内脂肪正常含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在新生儿约占体重的10%;在成年早期身材细长的男性约占体重的10%,而在同样身材的女性则占体重的15%;在30岁正常男性约占体重的15%,女性约20%。如果总脂肪在男性超过25%,女性超过30%,则为肥胖。

  (一)目测法

  在实验室研究或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有估计脂肪组织含量的可信的客观标准,但是判断某个体是否为肥胖时,常用的方法是目測法。该法是用眼睛目测身体外观,然后粗略估计个体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如面肥颈壅,项厚背宽,腹大腰粗,臀丰腿圆,皮肤松弛下垂,行动笨拙,动则气急等,这些症状的出现均可以判定为肥胖。目测法不需太多的技术,且简便可行,可以作为人群调查中初期筛选的方法来使用。

  (二)标准体重法

  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按下列公式计算出标准体重,若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各年龄段标准体重计算公式如下:

  1.各年龄段计算法

  成人标准体重(kg)=[身高(cm) - 100]X0. 9。

  婴儿(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十月龄X 0.6。

  幼儿(7 --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十月龄xO. 5。

  1岁以上标准体重(kg)=年龄x2+8。

  2.不同区域计算法

  北方人理想体重(媳)=[身高(cm) - 150] x0. 6+50。

  南方人理想体重(媳)=[身高(咖)- 150] X0. 6+48。

  3.简易计算法

  男性平均体重(kg)=身高(cm) - 105。

  女性平均体重(kg)=身高(cm) - 100。

  一般来说,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不及20%者,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者,则称为肥胖。肥胖又根据超过标准体重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肥胖。轻度肥胖即超过标准体重的20%,小于30%;中度肥胖即超过标准体重的30%,小于50%;重度肥胖即超过标准体重的50%以上。但是,**排除肌肉发达或水潴留等因素,如健美运动员、水肿患者,即便超过标准体重的20%,也不应认为是肥胖。

  (三)体格指数法

  体格指数法是根据身高与体重之比值来判断是否肥胖的一种方法。是目前用于肥胖诊断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法。常用的体格指数有以下两种。

  1.Rohler指数

  Rohler指数=体重(媳)/[身高(cm)]3 x107。

  Rohler指数主要适用于学龄儿童及青少年。此指数表明体重与身高之比,身高越高者指数越小,身高越低者指数越大。此指数值在115~140kg/cm3为正常,140~160kg/cm3为超重,160kg/cm3以上为肥胖。

  2.Quetelet指数 又称BMI。

  BMI=体重(kg)/[身高(m)12。

  -BM[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的成年人。一般而言,男性BMI>25kg/m2,女性>24kg/m2即为肥胖。上海市调查结果显示:15-19岁男女青年的BDⅢ在18-22kg/m2为正常,≥22kg/m2为超重,≥24kg/m2为肥胖;20岁以上成年人的BNll在20-24kg/m2为正常。≥24kg/m2为超重,≥26kg/m2为肥胖。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肥胖的国际标准是:剗Ⅲ≥25kg/m2为体重过重,BMI 25~29. 9kg/m2为预胖型,BMI≥30kg/m2为肥胖。肥胖又分三级:濒肥胖:BIvll 30~34. 9kg/m2,Ⅱ级肥胖Bh/ll 35 -39. 9kg/m2,Ⅲ级肥胖Blx/fl》40kg/m2。Ⅱ、Ⅲ级肥胖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I级肥胖患者,I级肥胖患者虽无明显自觉症状,但可以逐步发展到Ⅱ级或Ⅲ级,所以也**引起重视。

  (四)皮下脂肪厚度测量法

  皮下脂肪厚度测量法是通过测量局部皮褶厚度来估计皮下脂肪厚度,进行判断肥胖的一种简便方法。成年人皮下脂肪约占全身的1/3,新生儿占70%~80%。随着肥胖度增加,皮下脂肪厚度与总体脂肪关系呈曲线相关。

  测量方法是用拇指和示指提捏皮肤(不要把肌肉包括在内),用测量仪器或卡尺(也可用普通尺子)测量双折皮肤的厚度。常用的皮褶厚度测量部位有肩胛下角、肱二头肌、肱三头肌、髂嵴、上腹壁、脐下方等处。目前倾向于多处测量,取其总和或均值。美国成年男性和女性若肱三头舰中部皮褶厚度分别超过19mm和30mm,或肩胛下角处皮褶厚度分别超过22mm和27mm,则提示肥胖。我国有关资料尚少。

肥胖症在线咨询

更多

肥胖纹怎么办

肥胖纹明显增多,一般与近期体重明显增加有关。肥胖纹发生原因主要是皮肤及皮下组织过度牵拉形成条索状凹陷性损害,临床可以选择多种方法治疗。肥胖纹较多者,临床主要以物理治疗为主。比如可以选择超脉冲点阵二氧化...

1个回答

肥胖引起大姨妈推迟

太胖的女性不来月经,如果有性生活,仍然需要先测早孕试纸,或者验孕棒来排除怀孕,在没有怀孕的情况下就应该去医院妇科,先检查彩超看子宫内膜厚度的情况,然后再考虑是否需要检查激素6项,看卵巢内分泌情况。一般...

1个回答

肥胖的男性怎么办

一般结婚后的男士都会发胖,因为婚后较有满足感,生活有规律,且有了性生活,激素水平得到调节,所以容易发胖。体型偏胖点如果尚在正常指数范围内的话就没什么危害,如果超出正常指数则易患高血脂、高血糖及高血压,...

1个回答

沙拉酱会引起肥胖么

沙拉酱吃多了也会使人发胖的,因为沙拉酱的主要成分有糖、色拉油等,热量比较高,尤其是减肥的人群,如果经常吃沙拉酱,反而有可能会使体重增加的,而且吃太多还有可能会导致血脂异常。因此减肥期间较好少吃沙拉酱,...

1个回答

肥胖症的治疗

肥胖症是指临床上体重明显增加,BMI超过28Kg/m2的情况。首先要评估是单纯性肥胖,还是某些疾病所引起的肥胖。如果是单纯性肥胖,没有具体的疾病或诱发因素,也还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考虑先通过饮食运...

1个回答

内分泌引起的肥胖症状

内分泌引起的肥胖症状通翅出现失眠烦躁不安和记忆力减退等。内分泌引起的肥胖主要是内分泌紊乱会引起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异常,从而导致不良的症状。并且还会伴随着烦躁不安、记忆力减退、皮肤质量变差等,在早期可以...

1个回答

小腿肥胖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吗

腿部肥胖的原因有可能是脂肪含量过高,平时不爱运动,如果是近期发现腿部突然肥胖,有可能是小腿浮肿,这种浮肿可见于慢性肝病、肾病或心脏功能异常等疾病。病人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确定病情,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

1个回答

肥胖会引起嗜睡症

肥胖是会导致嗜睡的,肥胖不止是会引起嗜睡,还会引起身体其他器官功能,因为肥胖患者由于身体因素,在活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身体疲乏,而且肥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脑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嗜睡的情况,所以肥胖患者可以适...

1个回答

内分泌引起的肥胖症

首先食物应多品种多变化,搭配合理,多亲近蔬菜、水果,少吃油腻与刺激性食品,烹调用油以植物油为主,动物油为辅,以获取更多的不饱和脂肪酸,从而调理内分泌失调;女人饮食调理不可挑食、偏食、厌食,尤其是减肥的...

1个回答

腹部肥胖会引起什么疾病

可能会引发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以及脂肪肝等。腹型肥胖有可能会引发高血压或者高血糖以及高血脂,也有可能会引起脂肪肝或者心脏病。因此腹型肥胖患者一般需要通过运动以及控制饮食进行调理,可以适当吃些新鲜的绿叶蔬菜...

1个回答

肥胖会不会引起不孕

肥胖有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因为过度肥胖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而且还会造成输卵管堵塞,因此会导致不孕不育。但引起不孕不育的原因有多种,还有可能是排卵障碍或者精液异常所造成。所以若有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可以到...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巴州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机构地址) 银海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办理攻略) 海城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机构名单合集) 龙圩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汇总要点) 万秀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汇总要点) 秀峰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亲子鉴定机构名录) 叠彩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中心机构地址大全) 柳江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2025年版名单) 蕉城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2025年版名单) 延平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汇总要点) 三元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汇总要点) 秀屿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涵江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城厢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一览表) 芗城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鉴定中心地址) 泉港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2025新鉴定所名单) 洛江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鉴定汇总) 鲤城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海沧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中心机构地址大全) 集美地区亲子鉴定中心列表(附2025年办理攻略) 白癜风会不会影响脸部 扬州专治白癜风 视网膜炎能医治吗 治疗心脏病 哪家医院好 那治的黄斑出血好 白癜风毛孔是什么颜色 走出白癜风心理困境 北京看心脏好的中医院哪家好 心脏病 怎么治疗 博尔塔拉白癜风医院那个好 白癜风几天复诊 重用黄芪治疗白癜风 白癜风什么检查 呼和浩特市丝雾眉和水雾眉的价格 呼和浩特市丰胸多具体少钱 呼和浩特市小脸针和瘦脸针哪个好 血压高性心脏病的症状 怎么查白癜风的病因 呼和浩特市可以祛斑吗 治疗白癜风的元素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