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宫颈糜烂

>

诊断宫颈糜烂的四大策略

诊断宫颈糜烂的四大策略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积与宫颈表面的比例,可分为轻、中、重三度,多数轻症患者可无这些症状,妇科检查为宫颈糜烂确诊的主要手段。因为它被视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因此做好预防,定期作妇科检查,注意阴部卫生,特别是以月经期、产期和产褥期为重点防护期,以便及早防治宫颈糜烂及其并发症。

  诊断宫颈糜烂的四大策略

  1、妇科检查

  重点检查宫颈的大小、外形质地、宫颈管粗细,是否有接触性出血,其次检查外阴、阴道、子宫及宫旁组织的情况。

  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即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后,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再在白色病变区取活检。

  2、碘试验法和肉眼观察

  这种重度宫颈糜烂的检查方法十分简单、廉价,而且至少可检出2/3的病变。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发展国内家采用肉眼观察。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即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后.观察宫颈上皮对醋酸的反应,再在白色病变区取活检。

  3、TCT检查

  TCT是一个液基细胞学的、癌前病变的筛查方法,就是取宫颈的脱落细胞放入特制的液基细胞瓶中做相应的处理后得出结果,这种方法比传统的刮片的方法要先进而且出结果也比刮片要快,只要2小时就可以出结果。

  中重度的宫颈糜烂需要做这个检查排除癌前病变的可能。因为BBT的适应症就是适用于没有癌前病变的情况,LEEP术适用于有癌前病变的情况,这 2种方法的适应症不同。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因为没有电流通过身体和烧伤的危险,不会产生手术拉扯和炭化现象,对周围组织没有任何伤害,疼痛感小,术后不留疤痕。恢复后的宫颈和原来一样光滑,不会影响生育,一般一液基薄层细胞(tct)检测次治疗就可以。

  4、电子阴道镜检查

  电子阴道镜是一项将高新技术应用于常规阴道镜中进行阴道检查的新技术。其高分辨电子成像技术、优质的光源和高水平的放大技术,可以鉴别极微小的组织,并提供更真实的组织颜色可用于生殖道(即外阴、阴道、宫颈)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

  阴道镜检查主要用于观察下生殖道的子宫颈、阴道和外阴病变。由于阴道镜可将病灶放大10-40倍,借以观察肉眼看不到较微小的病变,又可在阴道镜定位下作活组织检查,从而提高阳性检出率,协助临床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和癌变。若采用细胞学方法配合阴道镜检查和镜下活检,以及必要时做子宫颈管搔刮术的综合措施,可提高癌前病变和早期浸润癌的诊断准确率达92%,及早治疗的话可明显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因此阴道镜检查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下生殖道癌瘤的重要手段。另外,电子阴道镜在临床上还可以用作赘生物的消融和切除术等。

  温馨提示: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炎,更不能等同于宫颈癌。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才是需要进行治疗的。HPV感染是联系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的桥梁,如果在并不存在HPV感染的情况下,便把针对宫颈癌的治疗方法用在治疗宫颈糜烂上,就属于过度医疗,是完全错误的。

  【参考文献:《宫颈病变三阶梯诊断技术》】

宫颈糜烂在线咨询

更多

女人得了宫颈糜烂该怎么办

约80%以上的已婚育龄妇女,都会出现宫颈糜烂样的改变。目前的观点认为,所谓的宫颈糜烂是一种假象,称之为糜烂样改变。宫颈糜烂样改变主要与雌激素升高有关,雌激素促使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所致。所以,只要无自...

1个回答

女性宫颈糜烂的临床表现

宫颈糜烂一般是由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一般是由流产,分娩怀孕过程中,操作不当会引起,还可能与慢性的宫颈炎有关系。宫颈糜烂可能会导致性交痛,白带异常等。平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感染,保持单一的性伴侣不要流产...

1个回答

宫颈糜烂宫颈炎怎么治疗

宫颈糜烂是生理现象,是宫颈内柱状上皮外移,形成的糜烂样改变,这个是不用特别治疗的。如果是病理性的宫颈糜烂还需要完善其他检查,尤其是HPV和液基细胞学检测,排除宫颈癌的可能,定期随诊观察。宫颈炎分为急性...

1个回答

轻度宫颈糜烂宫颈炎怎么办

宫颈糜烂可能会引来腿间分泌物不断增多,白带异常,白带带血,性生活出血等症状,如果再次出现了腿间不适的感觉建议去医院做阴道镜检查诊断几下,只是单一的腿间不舒服不好确认如何有宫颈糜烂,如果仔细检查出有糜...

1个回答

宫颈糜烂与慢性宫颈炎说没关系

慢性宫颈炎会引起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症状表现之一。但是宫颈糜烂有分为多种情况,大部分宫颈糜烂属于假性糜烂,主要原因是年轻或者炎症的刺激,引起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向外移动至宫颈的阴道部分,让宫颈...

1个回答

宫颈糜烂与宫颈炎一样吗

宫颈炎主要指各种病原体感染宫颈阴道和宫颈管粘膜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急性宫颈炎和慢性宫颈炎。以前,人们认为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囊肿、宫颈肥大和宫颈管粘膜炎都属于慢性宫颈炎的范畴。然而,现在认为...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