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共济失调

>

共济失调的病因有哪些

共济失调的病因有哪些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

  1、小脑蚓部损害 常见于小脑蚓部肿瘤,儿童以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成人以转移瘤多见。

  2、小脑半球损害 常见于肿瘤、转移瘤。结核瘤或脓肿及血管病等。

  3、全小脑共济失调 常见于小脑变性及萎缩等。

  (二)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1、周围神经病变 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铅、砷、汞中毒,酒精中毒,代谢性疾病等。

  2、后根病变 常见于转移瘤。

  3、后索病变 常见于脊髓癣联合变性。酒精中毒、脊髓压迫症等。

  4、丘脑病变 常见于脑血管病。

  5、顶叶病变 常见于脑血管病力瘤。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

  常见于大脑额叶、顶叶、颜叶、枕叶、肮脏体部等部位的脑血管病,肿瘤,炎症,外伤,变性性疾病等。

  (四)前庭性共济失调

  常见于急性迷路炎、内耳出血、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的急性病变等。

  机 理

  (一)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位于颅后窝,在桥脑和延髓背侧,其间为第四脑室,卵三对脚与中脑、桥脑、延髓相连。小脑上脚称结合臂,主要由小脑中央核发出的离小脑的远心纤维组成。中脑部分为桥脑臂,它由发自脑桥核的纤维组成,小脑脚主要为绳状体,它由来自脊髓、延髓进人小脑的纤维组成。根据小脑的发生、生理功能和纤维联系,把小脑分为三叶:

  1、绒球小结叶 是小脑最古老的部分,称原始小脑或古小脑,它接受前庭神经与前庭核来的纤维,它是平衡、调节的整合中枢,损害时引起躯干及下肢的共济失调。

  2、前叶 在小脑前面,首裂以前的部分,在种系发生学上属于旧小脑,主要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此束传导深部感觉,其功能为调节肌张力,并维持身体姿势。

  3、后叶 首裂以后的部分,后叶的大部分都是新发生的结构,称为新小脑,它接受皮质脑桥小脑传导,主要参与对由大脑皮质发出的精巧的随意运动的调节。

  另外小脑除接受本体感觉冲动外,还接受外部感觉、听觉、视觉、内脏感觉的冲动。所以小脑不仅只对运动,而且对感觉,间脑功能都有影响。所以小脑病变最主要的表现为共济失调,站立时身体前倾或左右摇晃,坐位时躯干也同样摇摆不稳,行走时不能走直线,忽左忽右步态瞒珊即醉汉步态。指鼻试验,指耳试验,把握试验,轮替试验,反跳试验,跟膝胜试验,意向性震颤,眼球震颤可有阳性发现。

  (二)深感觉障碍性共济失调

  深感觉的传导通路如下:

  肌肉、肌腱、关节、周围神经、脊髓后索脊髓后索、薄束(下枝)、薄束核、延髓交叉、楔束(上肢)、薄束核、丘脑皮质束、内囊枕部、中央后回上2/3及顶叶区。

  深感觉传导路径上,任何部位的损害都可以出现共济失调。特点为睁眼时共济失调不明显,闭眼时明显增强伴有深感觉障碍(关节位置觉、震动党和运动党减低或消失),闭目难立征阳性,洗脸盆征阳性。早期可有行路不稳,尤其在黑暗场所,共济失调明显者,步行时足向前抛,足跟用力着地(超步)两足基底增宽。当两上肢伸出和闭眼后,两上肢有自觉的垂落,各指呈弹琴姿势。检查运动时四肢共济失调以下肢明显,跟膝胶试验不准确,上肢的指鼻试验、指耳试验不准确。其静止性平衡障碍也很明显,如在仰卧位时嘱两足抬高上举,两足分开保持静止不动,则出现摇晃不稳,闭眼时更明显。

  (三)大脑性共济失调

  大脑额叶、顶叶、颜叶、枕叶、腹腔体部等部位病变时,都可出现共济失调。额叶共济失调是由于额叶 脑桥 小脑束受损引起。特点为站立或步行时出现,若下肢出现失用症时应高度考虑额叶病变。顶叶共济失调常伴有深感觉障碍,顶叶中的旁中央小叶损害出现小脑症状及尿便障碍。领叶共济失调可伴有领叶其他体征。

  (四)前庭性共济失调

  主要以平衡障碍为主,其特点为运动时与静止时均出现平衡障碍。可伴有眩晕、眼震、前庭迷路症状。误指试验阳性,闭目难立征阳性。此类型共济失调是在闭目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出现摇晃,并且逐渐加重,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方向一致。见于急性迷路炎、内耳出血、前庭神经或前庭神经核的急性病变等。

共济失调在线咨询

更多

小儿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因是什么

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小脑感染后出现的一种综合征。 1.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 常见的引起急性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病毒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肠道病毒、风疹DNA病毒、腮腺炎病毒等。 2.支原体及细菌性感...

1个回答

共济失调的中医治疗

共济失调,也就是肌力没有减退的情况下,肢体运动的协调动作失灵、不平稳与不协调,和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炎,脊髓后索性病变,小脑病变,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因素影响有关。所以一种疾病,不一定只有一种致病因,...

1个回答

我的父亲十五年前患有小脑共济失调,今年年初病情急剧恶化,目前行走困难,最让他痛苦的就是并发症,小便

,小脑共济失调应该是小脑萎缩引来的,与年龄问题或其他刺激因素、脑部功能异常关于。可以运用中医针灸方法互相配合调理神经的药物纾解病情扩张。特别声明平时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太操劳,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1个回答

2岁宝宝小脑共济失调

两岁的宝贝有小脑共济失调需要有互相配合医生动用常规救治的药物救治加康复救治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彻底恢复效果不错,也可以采用针灸救治的方式,不同原因致使的病情救治的方式不同,建议根据宝贝的原发病情救治,配...

1个回答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表现

如果再次出现了小脑梗死或者是小脑出血的问题引发的共济失调,可以表现出为醉酒样的步态,并且有头晕恶心干呕的症状,和小脑功能的异常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考量及时的到医院做个颅脑的身体检查进一步的明确,如果再次...

1个回答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隔代遗传的原因产生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局部中枢神经功能伤损的问题,致使有这种异常的运动功能障碍。比如说再次出现有走路姿势步态异常或者不平衡的现象,主要可以通过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增进彻底恢复。对于产生...

1个回答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综合征怎么办?

毛细血管扩展综合征可以通过饮食生活习惯初步压制互相配合维生素,除了就是激光的方式来改正,但不能够说一定可以治疗,基本上没有办法确认它的治疗费用,因为这种疾病很难获得有效的压制治疗。容易反反复复第二级神...

1个回答

共济失调怎治疗?

共济失调目前没可以治疗的药物,救治的重点只好是复健。只可以让患者尽可能保持**的生存发展经济能力。共济失调通常都是属于遗传性的疾病,通常在早期的表现出,使穿行不稳,肢体摇晃。中期可能会再次出现发音含糊...

1个回答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是什么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一般情况下考量和脑血管的炎症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决定了脑梗塞的话,就会容易产生脑组织再次出现有化脓就会容易引来小脑的功能出现异常,就会容易产生平衡功能再次出现障碍,可以采取口服营养脑细...

1个回答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怎么办?

根据你叙述的这种情况,如果这个57岁的男性患者已经在当地的医院做了头颅以及脊髓的核磁共振仔细检查,明确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而且是遗传性的,像这种情况基本上没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只好考量做康复救治,建议...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速览!禹会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年鉴定费用) 蚌山10家合法亲子鉴定中心地址汇总(附2025年新汇总鉴定) 龙子湖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优秀公布(附2025鉴定费用) 淮上专业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优秀公布(附收费标准详解) 繁昌10大亲子鉴定中心正规地址名单(附2025年亲子鉴定地址汇总) 湾沚10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靠谱名单汇总(2025年鉴定地址整理) 弋江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优秀公布(附2025鉴定费用范围) 鸠江10家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2025年鉴定收费标准) 镜湖靠谱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公开手册(附2025鉴定手续流程) 凤阳10大亲子鉴定中心名单公布(附2025鉴定流程详细解析) 定远10家亲子鉴定中心名单合集(附2025年鉴定费用情况) 来安10家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附2025年鉴定费用透明) 全椒亲子鉴定中心名单大全(附2025年新汇总鉴定) 琅琊10家亲子鉴定中心名单合集(附2025年鉴定地址大全) 速览!南谯靠谱的亲子鉴定中心名单(附2025年鉴定费用解析) 岳西10家亲子鉴定办理中心地址合集(附2025年鉴定流程合集) 望江10家高品质的亲子鉴定中心汇总(附2025年新汇总鉴定) 太湖10家做亲子鉴定的中心分享(2025年鉴定地址整理) 怀宁正规亲子鉴定中心名单一览(附2025年鉴定地址查询) 宜秀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名单(附2025年鉴定的费用) 解答!孕期怎么做亲子鉴定? 科普!合法亲子鉴定机构查询方法大全 正规机构做亲子鉴定需要多少费用?附正规中心鉴定费用一览 亲子鉴定血型对照表应该如何看?附血型对照解答 正规的亲子鉴定哪里能做?附正规鉴定中心指南 正常做一次DNA亲子鉴定需要多少钱?附鉴定价格解答 解答!孕期偷偷怎么做亲子鉴定 揭秘!哪些亲子鉴定机构是正规的 速览!正规亲子鉴定机构的收费标准 血型亲子鉴定对照表是什么(科学解读血型对照表) 什么方法怎么做亲子鉴定简单?(附简单鉴定全新方法) 亲子鉴定要准备什么材料(亲子鉴定所需材料一文全说清) 亲子鉴定中心怎么选(2025年正规机构选择全解析) 孕期做亲子鉴定需要多少钱一次,价格费用表介绍 需要了解亲子鉴定怎么做?新手快看全文讲解 今年做的亲子鉴定有哪些正规流程,想了解详细流程如下文 亲子鉴定费用多少钱(附鉴定费用价格表) 亲子鉴定去哪里做(三大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渠道公开) 2025如何选择亲子鉴定机构?推荐十家鉴定机构地址 推荐2025亲子鉴定中心地址,具体有5家鉴定中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