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功能性胃肠病

>

频繁胃痛应查幽门螺杆菌

频繁胃痛应查幽门螺杆菌

  胃痛是生活中常见的症状,一般人都把它当小病,随便吃点胃药应付。可真正尝过厉害的人都知道,胃痛不好好治可是苦不堪言,病情迁延不愈,搅得人饭吃不下、没精神,还烦躁不安。专家表示,对胃痛千万不能马虎,特别是经常胃痛的人,一定要认真查病因。从临床来看,许多胃痛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而幽门螺杆菌有致癌可能。

  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非常高

  说到幽门螺杆菌,很多人都感到陌生。事实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十分常见,和上消化道疾病关系密切。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陈学清教授表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70%~80%的胃溃疡、95%~100%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0%~60%的胃炎都可以查到幽门螺杆菌。

  “有研究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的患者会发生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用抗生素杀灭幽门螺杆菌可治愈这类疾病,由此才知道幽门螺杆菌是致病因。”陈学清表示,幽门螺杆菌本身的毒素作用就会刺激和破坏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同时还会造成刺激胃酸分泌的激素增多,当攻击因子和保护因子的平衡被打破,就导致了胃炎和溃疡的发生。据了解,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卫生条件差的农村,其感染率可达50%~70%,城市的感染率也可达15%~30%。

  症状不明显只能检查发现

  陈学清表示,感染幽门螺杆菌并没有消瘦、贫血、厌食之类的报警症状,看上去就跟消化不良差不多。患者可表现为腹部隐痛、恶心、呕吐、反酸、嗳气、饱胀、不想吃东西等,而这些都是非特异性症状。

  一般来说,偶尔胃痛可以用点抑/抗酸剂或黏膜保护剂,但对用药无效,特别是经常性的胃痛,一定要好好查查幽门螺杆菌。检查分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检查是指在胃镜下取一块黏膜组织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尿素酶或病理检测;非侵入性检查则包括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血清抗体筛查以及粪便抗原检测等。胃痛的病人通常做胃镜时加一项侵入性检查,如同时再做一项非侵入性检查,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则更准确。但某些检查有条件限制,比如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最好空腹做,检查前4周必须停掉抗生素,并停用抑/抗酸剂,不然幽门螺杆菌数量不够,将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根治

  幽门螺杆菌有致癌的可能,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有必要的。“因为感染的比例非常高,如果几乎没什么症状,也没有家族胃癌史等,不一定要求彻底根治。”

  陈学清表示,“必须根治”的幽门螺杆菌有以下几类: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瘤、计划长期用消炎镇痛药或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推荐根治”的对象则包括:早期胃癌术后、萎缩性胃炎、有胃癌家族史的病人、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的儿童、有特发性血小板紫癜的病人、还包括有强烈要求根治意愿的病人。

  据了解,以前治疗幽门螺杆菌推荐是小剂量、短疗程,但根治率上不去,复发率也高。现在调整为一个标准疗程10~14天,联合应用不产生耐药的铋剂,可使根治率达到85%以上。

功能性胃肠病在线咨询

更多

肠胃消化功能不良怎么办?

肠胃吸收功能不良的话,一般考量和平时的饮食不规律有很大的关系,食物在肠道内再次出现了异响,它煮沸就会容易影响到胃肠道的炼化功能,就会再次出现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表现出。可以采取口服健胃消食的药物来实施救治,平时要留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品,仔细观察可有再次出现发烫的症状。

1个回答

得了胃肠病后怎样治疗好

驱除各种可能会败血病的因素,如防止排便对胃粘膜有强刺激的饮食及药品,戒烟忌酒。注意饮食卫生,以防暴饮暴食。积极治疗口、鼻、咽部的慢性疾患。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胃肠病患者的日常治疗主要是对症下药,患者可以用一些口服药物,互相配合一些维生素,而且注意自身护理,恰当饮食,防止寒冷食物,期望胃肠病患者可以尽快康复!谢谢!

1个回答

治疗胃肠病有什么好药?

你的这种情况首先还是需要有明确一下,确诊,最好做个胃镜的仔细检查理解一下胃的情况,然后才能有目的的实施治疗,另外也可以做个幽门螺杆菌的检验,这样可以理解一下是不是有幽门螺杆菌的拥有,如果有幽门螺杆菌还需要有抗菌药物实施治疗治疗胃部不适,比较常用的药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以及复方铝酸铋。

1个回答

功能性胃肠病怎么办?

您好,腹部疼痛与功能性胃肠病关于的,再就是胃肠炎,胃肠剧烈疼痛,饮食不当着凉刺激等,还容易导致肚子胀,大便次数多拉肚子等情况,可以服食摆平和助补充消炎药等药物医治调养,同时热水袋冷敷腹部和多喝温水饮食清淡少量多餐减轻胃肠压力有助于病情彻底恢复。

2个回答

被气到吃东西就吐是怎么回事

你的这种情况可能是肝郁气滞,可以考虑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3个回答

失眠多梦耳鸣要怎么改善

根据说的情况主要是心脾两虚引起神经衰弱表现,治疗应该健脾养心安神,可以服用归脾汤治疗

2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