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脱肛

>

治疗脱肛的中药偏方是什么

治疗脱肛的中药偏方是什么

  人人都有可能得脱肛,脱肛是外科的常见病,多会导致人们肛门出血、肛门脱出等,所以人们要及时治疗脱肛,脱肛是常见的肛肠疾病,但是由于很多患者没有意识到脱肛的症状,认为是其他的疾病,导致脱肛的长期的出现,下面小编就详细的为大家介绍,治疗脱肛的中药偏方是什么。

  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药用炙黄芪、党参、白术、升麻、柴胡、当归、陈皮。便秘加熟军;有热加连翘、栀子;阴虚加玄参、生地。另外可以针灸百会、长强,病久加足三里。

  治脱肛方:

  1.参麦芩连归地汤

  组成:沙参5克,麦冬12克,黄芩10克,黄连5克,当归6克,生地15克,枳壳6克,厚朴9克,乌梅9克,白芍9克。 功效:清热凉血,利肛收敛。

  主治:肺热气虚之脱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2.收肛散

  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龙骨9克,木贼草9大象。

  功效:收涩固脱。

  主治:肛门直肠粘膜脱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细末,干擦或麻油调敷 。

  3.提肛汤

  组成:黄芪15克,升麻5克,当归10克,枳壳10克,炒淮山药15克,沙参15克,麦冬10克,乌梅15克,白芍15克。 功效:升阳举陷,益气滋阴。

  主治:小儿脱肛。

  加减:若小儿滑泻不禁,可加煨诃子10克;炙粟壳5克,以清之;若久泻虚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温补中阳。本方为自拟方,临床运用30余年,有效率达96%。

  用法: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服。

  4. 脱肛液

  组成:明矾6克,盐酸普鲁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肠收涩。

  主治:直肠脱垂。

  用法:注射于直肠周围或直肠粘膜层与肌层之间。

  5. 益气升阳汤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树皮10克,陈皮10克,罂粟壳10克。

  功效:益气升阳。

  主治:脱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服。

  物理性疗法:

  1.用-196度的液态氮通过探头与痔块接触2--3分钟,是冻结的痔块坏死脱落.

  2.激光点射痔块,7--10天脱落,黏膜愈合.

  手术治疗:

  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时,痔块脱出比较严重者.

  1.结扎法和胶圈套扎发,适用于较小和孤立的痔块.

  2.痔核切除:适用于较大孤立的出血性痔.

  3.痔环行切除术:适用于严重的环行痔.可将痔依次性切除,但创面大,术后感染机会多,慎用. 4.外痔血栓取出术:适用于血栓性外痔引起的剧痛者.

  以上就是关于“治疗脱肛的中药偏方是什么”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帮助。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治疗脱肛,脱肛的人们还要多吃蔬菜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肛门的清洁。

脱肛在线咨询

更多

有关脱肛的问题还有哪些?

您的这些症状都是由于在供应的时候,过度用力引发的,目前临床诊断上有一项盆底肌的彻底恢复,是专门针对于自然临产之后的女性,通过这项锻练,可以使盆底肌获得彻底恢复,从而可以稳定您这种症状,建议您可以去有关...

1个回答

两岁宝宝脱肛怎么办?

孩子经常便秘,往往考量跟日常饮食不当也有很大的关系,孩子的饮食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防止各种辛辣,内火偏重以及刺激性等食物的摄取,孩子便秘可以给孩子每天吃几个核桃,芝麻香蕉,火龙果,玉米,南瓜,芹菜等,这...

1个回答

脱肛怀孕怎么办?

如果已经怀上5个月,这时已经处在稳定期,肛门部位脱垂,可能会是以前有痔疮引来的,也可能会是长期的便秘致使 可以在平时多做提肛、特需活动,大便时尽量的不要用力,怀上后尽量不要长时间的行走,要多喝水,多吃...

1个回答

宝宝脱肛的症状是什么?

宝宝脱肛的症状主要是排便的时候直肠会外漏出的,再次出现红色的部位。小孩子很容易再次出现脱肛的症状,这主要是和小孩胃肠道没完全生长发育有关系,而且如果平时排便的姿势不正确,也可能会再次出现这样的症状,再...

1个回答

宝宝脱肛怎么治疗较好?

婴幼儿再次出现了脱肛的症状,一般都是由于体质比较弱,肠道的粘膜比较差,就会容易产生脱肛症状,一般常见于便秘,可以采取多吃粗纤维含量比较丰富的食品来实施调养,稳定肠道,同时也可以起些摆平脱肛的情况。平时...

1个回答

小孩脱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怎么办?

小孩子再次出现了脱肛的症状,一般考量和便秘有很大的关系,有可能体的体质比较弱,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便秘就会使肠黏膜的磨擦增强,就会产生肠粘膜脱落出的,构成脱肛,平时也要留意营养,多吃高蛋白的食品来消化人...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