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前分支传导阻滞指的是希氏束分支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一般分为左、右束支传导阻滞及左分支前、后分支传导阻滞。66%~78%的左前分支患者有器质性心脏病,35岁以下的男性左前分支阻滞者中86%无心脏病。临床上除心音分裂外无其它特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
一、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实验室诊断
1、心向量图特点
(1)额面QRS环大部分面积(2/3)在左上象限。
(2)额面QRS环逆钟向运行。
(3)额面QRS环:平均电轴在-30°以上。
(4)侧面QRS环大部分面积在后上象限。
具有以上3项或3项以上者为典型左前分支阻滞,有2项者为不典型,仅1项者不支持左前分支阻滞。
2、心电图特点
(1)QRS电轴左偏达-45°~-90°。
(2)Ⅰ、avL导联呈qR型,但q波不超过0.02s,R波较高,RaVL>RⅠ、aVR通常Ⅰ导联无S波。Ⅱ、Ⅲ、aVF导联呈rS型,S波较深,SⅢ>SⅡ。
(3)QRS时间正常或稍延长,多在0.10~0.11s。
(4)aVL导联的室壁激动时间(R波峰时间)≥45ms。
(5)胸前导联QRS波群无明显改变。
基本符合以上标准,但电轴左偏仅-30°~-44°,则诊断为可能是左前分支阻滞或不完全性左前分支阻滞。此时应结合临床资料并注意电轴左偏的动态变化,持慎重态度。在电轴左偏-75°以上,尤其是接近-90°时,应注意排除由肺气肿、肺心病等原因所致的假性电轴左偏。
二、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的检查鉴别
1、与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由于左前分支阻滞时在右胸导联(V1、V2导联)甚至胸前导联中部(V3、V4导联)均可出现q波,故易与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混淆。两者的区别是:①下一肋间描记心电图V1、V2导联如q波消失,则提示为左前分支阻滞;②如有ST-T动态变化,则提示为急性心肌梗死;③原有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而现又发生左前分支阻滞时,右胸V1、V2导联原有的QS型图形可转变为rS型图形。此系左前分支阻滞掩盖前间壁心肌梗死所致。
2、与下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当左前分支阻滞Ⅱ、Ⅲ、aVF导联的r波很小时,易误为QS型,从而误诊为下壁心肌梗死。两者的区别是:①心电图三导联同步记录时,若RⅡ出现在RⅢ之前,RaVL出现在RaVR之前,提示为左前分支阻滞;如与此相反,则提示为下壁心肌梗死;②心电向量的额面QRS环呈逆钟向转位,提示为左前分支阻滞;如呈顺钟向转位,则提示为下壁心肌梗死。
3、与侧壁心肌梗死的鉴别
左前分支阻滞时,Ⅰ、aVL导联可呈现q波,但q波<40ms;而高侧壁心肌梗死时,Ⅰ、aVL导联的q波≥40ms。
温馨提示:由于某种原因使传导系统的左束支前分支不应期呈病理性延长,使本来能正常传导的激动出现延缓或传导中断,称为左束支前分支传导阻滞。很多器质性心脏病可以引起,左前束支阻滞也可见于正常健康人,对于后者不需要治疗。
冠心病在线咨询
更多
什么容易引起冠心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高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的饮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缺乏体力活动、过...
1个回答
冠心病的治疗措施
冠心病的类型分为很多种,治疗的选择也是不一样的,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硝酸盐类、抗血栓药物和纤溶性药物,再血管化治疗包括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注重生活方式的调节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在治疗期间,...
1个回答
冠心病治疗的好吗
冠心病是不能最终治愈的,只是血液的再通的缓解和侧室心房的建立,保证心肌供血的治疗办法。有些治愈叫临床治愈,就是症状缓解了叫做治愈,但并没有达到把冠状血管完全疏通,里面的斑块完全的清除。现在冠心病的治疗...
1个回答
冠心病引起那些不适
冠心病会引起胃部不舒适。因为大部分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发作是以胃病表现为主的,而并不是会出现典型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来表现出来。另外一些不太典型的心绞痛,不但会导致胃部疼痛,还会导致牙疼,肩部疼痛,左上肢疼痛...
1个回答
冠心病为什么会引起胸痛
冠心病引起胸痛的原因主要是冠状动脉痉挛狭窄引起心肌的供血不良,出现心绞痛,或者是出现心肌梗死,出现剧烈的胸痛。患者大多数是在劳累、情绪激动以后出现症状。对于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控制好情绪,不要过度紧张,...
1个回答
冠心病会引起肾疼吗
慢性肾病病人中,传统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仍具有预测意义。而且,慢性肾病患者的高血压影响可能较普通人群更严重,加上这些病人还存在同型半胱氨酸增高、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