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患有慢性肝炎的患者常常提心吊胆,害怕自己的病情发展为肝硬化。病情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会有哪些异常表现,患者怎样观察自己病情是否已发展到肝硬化程度呢?
乙肝患者怎样早发现肝硬化
自我感觉异常早期肝硬化患者自我感觉和慢性肝病患者一样,如容易疲乏、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胀、体重减轻、小便深黄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长期处于病毒携带状态,自身没有明显不适,仍像常人一样生活、工作,当病变进展至晚期时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前往医院检查才被确诊。肝硬化患者也有一些比较特异的表现,慢性肝炎患者一旦出现下列不适,应注意病情是否已到了肝硬化程度:腹部胀满、隆起,腹围增大;脚肿、腿肿,按之凹陷;频繁出现鼻子出血、牙齿出血、皮下淤点淤斑等。
查体发现的异常肝硬化患者通常查体可见面色晦暗,面色呈古铜色、黧黑色,眼圈发黑,看似“熊猫”;颜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有肝掌和蜘蛛痣,脾肿大。比较具有特异性的体征包括:男性乳房肿大:男性肝硬化患者可出现乳房肿大,如同发育初始阶段的少女乳房样,且有按压痛,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减退后灭活雌激素能力下降所致。腹胀气,腹部膨隆:肝硬化患者合并有腹水时,常常腹胀难忍,水肿严重时可延及全身;腹壁静脉曲张,犹如长短不一的“蚯蚓”伏于腹壁。出血:由于脾功能亢进,肝功受损严重,患者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等凝血因子数量减少,患者表现为鼻子、牙齿、皮肤出血,少数患者出现呕血、便血。
化验结果异常 主要表现为:末梢血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部分患者合并有血色素降低,白细胞常低于4.0×109/升,血色素低于120克/升。白蛋白降低,小于35克/升,球蛋白升高,大于40克/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倒置,小于1.0。蛋白电泳中的γ―球蛋白大于26%。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下降的程度和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低于40%者预示肝组织坏死情况严重。
B超结果异常肝脏各叶比例失调,表现不光滑,肝实质不均匀,光点粗亮,部分患者可见结节状改变,肝脏体积缩小,门静脉增宽,大于1.3厘米,越宽揭示门静脉压力越高。脾脏肿大,男性患者大于4厘米,女性患者大于3.5厘米。腹水:肝硬化患者有少量腹水,体查时查不出移动性浊音,但是B超可见腹水存在。
肝硬化在线咨询
更多
肝硬化肝腹水怎么治疗
确诊肝硬化之后,一般都会出现肝腹水的症状,多数都是一个门脉性高压导致的一个腹腔内液体增多,引起了一个腹水的情况。像这种情况的话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对于肝硬化的情况,最好给予一些,保肝的药物治疗,同时给予一些减轻门脉压的治疗,也就是普萘洛尔药物治疗。其次,给予一些大量的利尿剂,或者是,营养的药物治疗,比如,脂肪乳氨基酸等。对于一些顽固性腹水的话,需要一个腹腔穿刺抽腹水。
1个回答
肝硬化能引起血尿吗
这两者之间没有直接联系。因为肝硬化通常没有排尿症状。肝硬化是由肝实质变性引起的,也可能是由肝细胞损伤引起的。因为病毒、酒精、药物或其他外部刺激。因此,会出现相关症状,因为上述症状通常会引起消化系统症状。通常没有血尿的症状。尿血在古代也被称为溺水血。它是指尿液和血液的混合物,或含有血凝块和血液的混合物,通常不会引起疼痛。
1个回答
肝硬化晚期怎么治疗
如果患者患有肝硬化到晚期,治疗效果相对较差,治疗主要针对患者的相应症状。例如,可对腹水进行腹腔穿刺、腹水抽取和白蛋白输注,对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可进行保肝护肝治疗。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如肝性脑病,可以给予一些提神醒脑和保护脑组织的药物。除药物治疗外,还应在许多方面对患者的饮食和日常生活进行合理的治疗。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清淡、低盐和低脂肪食物为主。当达到严重昏迷时,必要时可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
1个回答
肝硬化引起的腹水
如果是小量的腹水,可以口服一点利尿药物,腹水可以消掉。如果腹水比较多,就要分析它的原因,一般的临床上面都是门静脉高压和低蛋白血症这两个是作为主因,所以治疗就是降低门脉压和纠正一两个血症,加强利尿治疗,有些病人的腹水就会消失掉。如果腹水比较顽固,要针对性的做治疗,也可以采取适当的穿刺放腹水的方法。如果损害特别严重,而且到了终末期肝病,只有做肝移植。
1个回答
肝硬化是什么病毒感染
肝硬化在我国很常见,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肝硬化,比如病毒感染,长期酗酒以及血吸虫,胆汁淤积等等。在我国又以病毒性肝硬化最为常见。肝硬化病毒感染主要是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可导致肝细胞被大量的破坏、坏死,肝细胞发生坏死以后,肝脏的纤维组织会弥漫性的增生,残存的肝细胞会再生,从而形成假小叶的结构,临床称作为肝硬化。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肝病科就诊。
1个回答
肝硬化早期由什么引起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很多。肝硬化一般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病长期反复作用引起的肝损害。最常见的是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长期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如果存在有肝硬化的原因,一定要注意监测病情,定期检查肝功能、肝脏B超、病毒性肝炎dna或rna检测、血常规等。还要注意早期护肝,去除病因,积极治疗。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