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人类退行性病变,不仅造成骨骼疼痛,更为严重的是,骨质疏松是骨折的祸根。骨质疏松使骨强度、骨韧性降低,非常容易发生骨折和关节功能退化。致使平日不注意发生的碰撞、滑倒、小小的受伤、甚至很轻微的一个动作,都非常容易导致骨折。骨质疏松的产生无声无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因而容易被忽视。不过一旦发生骨折,极易致残和死亡,后果相当严重。
防治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三方面:
一是饮食方面。低盐膳食(尤其是中老年女性)、蛋白质适量、食物富含钙,摄入足量维生素C和维生素K。
二是坚持适量运动。
三是避免和干预各种诱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从这三方面预防骨质疏松症,应贯穿于人的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各阶段。同时,大家应了解一些与钙相关的知识。
低盐膳食有利保钙 人体内的钙,是通过与钠相伴从尿中的排出的。因此,如果吃盐多,尿钠就排出多,同时尿钙排出量也会增多,身体内的钙丢失也就会增多。所以防治骨质疏松症提倡进低盐膳食,可以避免从尿中过多丢失钙,有利于人体保钙。
进食蛋白质要适量 蛋白质是构成骨组织的重要成分。那么,进食高蛋白饮食是否有利于骨健康和防治骨质疏松症呢?当然,如果低蛋白饮食导致人体营养不良,肯定会影响骨的生长发育和骨量。但应强调的是,进食适量蛋白质才有利于骨健康,因为高蛋白饮食会造成尿钙排出量增多,使身体丢失钙增加。
钙在特定肠段吸收 人体对进食的钙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以十二指肠的吸收率最高,空肠的吸收量最大。肠钙的吸收方式主要有:依赖活性维生素D的主动转运和不依赖维生素D的被动转运。在一般饮食的情况下,以主动转运为主。所以,人体要有健康的消化道和足够的维生素D才能保证钙充分吸收。
人体钙排出主要有三种途径 粪便中排出70%~ 80%,由食物中未吸收的钙和肠道分泌的钙两部分组成;尿液中排出占摄入钙量的20%~30%,正常人每日尿钙量约为50毫克~100毫克;汗液中的排钙量较少,每日约15毫克。此外,妇女妊娠时,总共约有23~30克的钙由母体传输给胎儿;而哺乳时,每天经乳汁排钙约250毫克左右。
钙化合物含钙量 所谓的含钙量是指钙化合物中所含元素钙的量。碳酸钙40%、氯化钙27%、磷酸氢钙23.3%、枸橼酸钙21.1%、乳酸钙13%、葡萄糖酸钙9%。以碳酸钙为例,2.5克的碳酸钙含有元素钙1000毫克。
食物的含钙量 奶制品和海产品的含钙量较高,而谷类食品的含钙量较低。所以补钙宜选择鱼松、虾皮、奶制品、豆制品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奶类制品的含钙量高,且钙磷比例合适,所以老年人宜饮用牛奶补钙。
钙剂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如何
总体来看,钙剂是一种十分安全的营养素,长期、适量(小于1500毫克/日)使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会带来麻烦,一般主张少量、多次服用,有利于钙吸收。但对于曾有肾结石病史或有肾结石家族史的患者来说,钙的长期使用有可能会导致结石形成的危险性增加。对依靠乳制品来补充钙的中、老年患者最好选用低脂或脱脂奶制品,以避免高脂血症的发生。
单纯补钙不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人体内分泌代谢的失调才是骨质疏松发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单纯的补钙不能有效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患者并非血钙偏低所致,临床上仅有不足10%的患者血钙偏低。而骨质疏松与钙的关系根本点在于,骨质疏松是由于人体内分泌代谢功能紊乱,钙、磷代谢失调,骨骼无法有效地吸收、利用钙元素,致使大量的钙元素由消化道排出。因此不提高骨骼对钙元素的摄取率,任何形式的单纯补钙都将是徒劳的。
所以,预防骨质疏松做到四个“要”
要趁早
现代医学认为,骨量开始丢失的年龄女性为35岁,男性为40岁,防治骨质疏松越早越好。因此,中年以后应每年检查一次骨密度,以了解自己的骨密度变化情况,防患于未然。
要运动
长期循序渐进地运动,不仅可减缓骨量的丢失,还可明显提高骨盐含量。运动还能促进骨细胞的活性。有报道说,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坚持运动,可使骨龄年轻20年。
要护肾
实验证明,补肾方药能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促进骨形成。补肾方药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稳定和提高人的性激素水平。所以,人到中年,应根据体质的阴阳偏颇,常服补肾之品。
要健脾
在骨组织的代谢过程中,需要适量的钙、磷及维生素D。某些胃肠道疾病引起消化吸收不良时,可影响钙及维生素D的吸收,造成骨质疏松。临床应用健脾调脾法治疗胃肠道病症和改善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行之有效,可用人参归脾丸、参苓白术丸等。
骨质疏松在线咨询
更多
骨质疏松症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其特征主要是骨量减少。在临床表现上,病人会出现疼痛、身长缩短、出现驼背,同时一旦受到外力或者没有诱因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骨折,有的病人会出现呼吸系统的障碍。其治疗原则主要是缓解疼痛、增加骨量、减少骨折的发生。在药物治疗上,可以嘱咐病人口服抗吸收类药物,比如可以口服降钙素、维生素D等;口服促骨形成药物,比如维生素K等;口服促骨矿化药,比如经常口服钙剂等。另外,在饮食上,也要采取科学的、全面的饮食,才能够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
1个回答
因为什么引起的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年龄、雌激素水平下降、遗传和肿瘤。这些因素会导致骨质疏松。例如,老年骨质疏松症,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钙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出现。绝经后骨质疏松主要是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与遗传有关,即有家族史。此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肿瘤病变,也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如多发性骨髓瘤和骨癌,这两种疾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1个回答
骨质疏松怎么引起的
导致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分为生理性的骨质疏松和病理性的骨质疏松。生理性的骨质疏松主要和年龄因素,内分泌的改变等有一定的关系。病理性的因素主要是由一些疾病引起的,比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肿瘤等。对于生理性的骨质疏松,适当的补钙,也可以使用一些钙剂,有助于缓解骨质疏松的症状。对于病理性的骨质疏松,需要积极的治疗原发疾病。
1个回答
吃醋引起骨质疏松吗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醋属于一种酸性物品,如果吃得过多的话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但是醋这种食物进入身体之后被人体吸收之后只会成为二氧化碳和水,他不会去溶解一些骨骼,相反的他会从尿液中排泄出来之后,不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反而还可以帮助身体对于钙元素的吸收增强。对于骨质疏松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吃一些醋还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开胃和提高食欲的效果等。
1个回答
吃什么容易引起骨质疏松
食用醋过多,过多的使用可乐都会引起骨质疏松。所以在日常的生活当中,避免过多的食用醋,避免过多的食用碳酸类的饮料。还要积极的补充钙质,平时要多吃一些含有钙质比较丰富的食物。在这期间要注意饮食规律,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上火的食物。不宜吃得过咸,吃盐过多也会增加钙的流失,会使骨质疏松症加重。
1个回答
什么会引起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由于骨量减少造成的,造成骨量减少有很多原因,比如女性绝经后,激素水平下降,破骨细胞活跃导致骨质疏松。中老年也容易患骨质疏松,是由于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钙吸收变弱。还有就是其他的一些疾病造成的,如肾病、甲亢等。对于骨质疏松这种疾病,预防大于治疗。日常加强锻炼,合理的作息,适当的日光浴,到中年后,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定期到医院检查骨密度,都可有效预防。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