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蛔虫病

>

囊虫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囊虫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囊虫病的诊断一般比较困难,询问病史有一定意义,但主要根据发现皮下囊尾蚴结节,手术摘除结节后检查。眼囊尾蚴病用眼病镜检查易于发现;对于脑和深部组织的囊尾蚴可用x线、b超、ct等影像仪器检查并可结合其它临床症状如癫痫、颅压增高和精神症状等确定。近年采用核磁共振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率。免疫学试验具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对无明显临床体症的脑型患者更具重要参考意义。

  一、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在流行区有食生或半生不熟的猪肉史;粪便中曾发现带状节片及猪带绦虫病者均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2、临床表现

  凡有癫痫发作、颅内压增高及其他神经症状者,特别在流行区应疑及本病,详细查体,有无皮下结节。有皮下结节应做活检证实。流行区内囊尾蚴感染是引起各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的重要原因,通过综合全面分析才能做出诊断。

  3、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脑脊液有嗜酸性粒细胞与异常淋巴细胞有参考价值。粪中发现节片或虫卵者有诊断意义。

  二、诊断方式

  1、免疫学检查

  用猪囊尾蚴液纯化后作抗原与患者血清或脑脊液做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检测特异性IgG抗体具有较高特异性与敏感性,对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均有实用价值,但ELISA试验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并与包虫病有交叉反应。

  2、单克隆抗体(McAb)法

  检测囊尾蚴循环抗原诊断脑囊虫病。用于脑囊尾蚴患者的脑脊液检测结果,循环抗原阳性率84.58%(192/227),其中活动性脑囊尾蚴病患者阳性率达93.57%,而非活动性者为57.14%。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仅1例阳性,阴性符合率为98.8%。

  3、影像学检查

  包括X线、B超、CT和MRI检查和脑室造影,尤其后两种对脑囊尾蚴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CT可确诊大部分脑囊尾蚴病的活动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在诊断钙化型优于MRI。CT可显示活动期与蜕变死亡期的各种类型,包括脑实质多发或单小囊型、脑沟裂大囊型、脑室型、脑膜炎型、脑梗死型、颅内高压型、脑炎型、囊虫性脑内小脓肿、梗阻性或交通性脑积水,但其分辨力不及MRI。若囊尾蚴头节显影不满意,不能对活动期或蜕变死亡期做出明确的病期诊断,而盲目投药会诱发脑水肿、颅内高压或休克。而MRI可将脑囊尾蚴病分为四期:活动期、蜕变死亡期、非活动期和混杂期。

  温馨提示:活动期的MRI标志是囊尾蚴头节、囊壁与囊液并存;蜕变死亡期是头节消失,囊腔胀大,大小不一,周围出现脑水肿与炎症反应;非活动期包括钙化型、蛛网膜纤维化伴脑积水,脑脊液化验正常;混杂期包括各期并存者。MRI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蛔虫病在线咨询

更多

孩子蛔虫治疗

儿童肚子里有蛔虫,一般需要进行驱虫治疗,驱虫的药物有丙硫咪唑、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等。大部分驱虫效果是比较好的。蛔虫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大部分患者表现是腹痛症状,有的会伴有贫血和体重的下降。...

1个回答

怎么防止感染蛔虫

蛔虫病主要是这种寄生虫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另外还会引起孩子的营养比较差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的给予驱虫药物治疗。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途径传染,也就是可能进食了被这种寄生虫虫卵污染的食物或者...

1个回答

蛔虫感染检查方式是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寄生虫之一,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就会引起蛔虫病。临床可见脐周疼痛、腹泻、便秘、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容易饥饿等表现。主要的检查方法就是病原学检查,就是采用粪便涂片,观察有无虫卵;血常...

1个回答

怎么知道宝宝有没有蛔虫

宝宝如果长时间肚子里面有蛔虫一般会出现腹痛、饮食差、异食、睡觉磨牙、肛门瘙痒、面色白黄等症状。大便涂片找虫卵可以诊断。这需要与其它疾病鉴别:如肠痉挛、肠胃炎等疾病。睡觉不好磨牙还需要与缺乏微量元素鉴别...

1个回答

身体里有蛔虫怎么办?

您好,身体里有蛔虫容易再次出现,腹痛,消化不良,贫血,全身乏力,身材瘦小等症状。建议去当地医院开些打虫子的药就可以,只要积极互相配合医生救治,对身体是没什么干扰的。日常饮食要留意卫生,不要喝冷水或吃半...

1个回答

儿童蛔虫该怎么办

蛔虫病是由蛔虫吸血于人体小肠所引来的寄生虫病。绝大多数患者可能会无明显症状,极少数可能会再次出现腹痛与脐周疼痛,严重者再次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上升、贫血等营养不良的表现出。诊断为蛔虫病,可及时口服驱虫药...

1个回答

怎样清除体内的蛔虫

有效简单的方法,去药店出售打虫药,遵从医嘱实施服药,小孩由于自抑能力比成人要差,建议每年服食一次打虫药。留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的生冷食物,生食的蔬菜瓜果**洗净后方才能食用。惯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办到饭...

1个回答

宝宝能吃能睡就不长肉是不是有蛔虫

有蛔虫的表现出为孩子经常脐周围或脐稍上方有隐痛感,有时在饿的状态下,孩子腹痛明显些,晚上睡觉时有磨牙、流口水现象,除了部分孩子,再次出现精神萎靡或激动不安、头痛、易怒、睡眠不佳、磨牙、易惊这些症状,孩...

1个回答

怎么样处理肚子里的蛔虫和寄生虫

正常成年人再次出现吸血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可能会与经常排便生冷食物和当地的水源工业污染等有关系,救治肌酸痛传染,主要是动用驱虫药物,可以间断动用,也可以连续动用建议是到医院的消化科先去诊病,化验大...

1个回答

肚里有蛔虫该怎么办

孩子食欲不振,并且消瘦并不一定就是因为体内有蛔虫。如果孩子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者是患某些消化系统的疾病,也会致使这种现象。建议较好是带孩子去儿科复诊,首先仔细检查微量元素。如果是由于某些微量元素的缺少...

1个回答

蛔虫药多久吃一次

正常成人蛔虫药,是六个月口服一次春季和秋季服食。平时要惯良好的作息时间,早睡早起增强自身抵抗力,营养健康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消化维生素,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果觉着自身身体有什么异常,要及时进...

1个回答

儿童几岁开始打蛔虫最合适

一般在孩子两岁约莫的时候,需要有给孩子做个驱虫救治,也需要有留意带孩子去医院做个有关的仔细检查,在仔细检查出的腹部有虫的时候,对症的动用药物救治,这样彻底恢复下来比较的快,平时的时候需要有留意作好孩子...

1个回答

儿童蛔虫怎么办?

孩子屁股痒,尤其睡觉时比较明显,有可能是蛲虫传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建议,可以动用驱虫的药物,对症救治,平时**留意饮食的卫生,尤其是生冷食物,直接食用时需要有擦洗干净,救治期间,衣物被褥也是需要有动用热...

1个回答

肚子经常痛是有蛔虫吗

如果在肚脐周围经常再次发生腹痛,晚上睡午觉磨牙肛门,瘙痒,平时饮食不卫生,有可能是肠道寄生虫感染,可以去医院仔细检查看如何有虫卵可以诊断,可以空腹口服驱虫药物救治,建议平时留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脸...

1个回答

可能关注

株洲信赖的13家亲子鉴定机构一览(附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新余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长沙信赖的12家亲子鉴定机构整合(附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宣城信赖的11家亲子鉴定机构新发布(附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萍乡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机构名单合集) 池州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景德镇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汇总(附各机构详细地址) 黄山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鉴定机构名单合集) 铜陵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各鉴定机构详细地址) 赣州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正规鉴定机构汇总表) 淮北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单) 吉安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滁州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十月具体机构位置合集) 马鞍山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2025鉴定中心名单整理) 宜春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录) 淮南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2025机构地址名单整理) 蚌埠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2025完整鉴定机构名单) 抚州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2025鉴定机构名单一览) 芜湖专业亲子鉴定机构共11家合集(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单总览) 上饶范围内可以做亲子鉴定的机构地址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湖南好的专科难治性神经官能症医院在哪里 湖南治疗早期神经衰弱比较专科的医院 黄斑水肿症状 安岳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总览(附正规鉴定机构名单总览) 潜江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4家揭晓(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南江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总览(附专业鉴定机构名单汇总) 北京心律不齐医生 仙桃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4家揭晓(附合法鉴定机构名单全览) 平昌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总览(附正规鉴定机构地址合集) 北京到哪看黄斑变性好 个旧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6家汇总(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文山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1家汇总(附鉴定机构名单合集) 通江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总览(附鉴定机构地址大全) 弥勒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6家汇总(附各鉴定机构详细地址) 大英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总览(附合法鉴定机构名单全览) 开远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6家汇总(附全新鉴定机构名单) 蓬溪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一览(附鉴定机构地址一览表) 蒙自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6家汇总(附十月具体机构位置合集) 青神能做亲子鉴定的专业机构地址名单一览(附鉴定机构名单合集) 景洪能做亲子鉴定的正规机构共11家汇总(附2025鉴定中心名单整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