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这种疾病有些人对它还很陌生,其实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人们治疗疾病的目的除了想要解除鸡眼发作症状外,还需尽量防止或减少鸡眼的反复发作,应避免各种诱发因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针灸对部分病人有效。
方1
【组成】紫皮大蒜1 个、葱白1 根。
【用法】共捣烂敷鸡眼,绷带固定,每二天换药1 次,连用3~5 次。
【主治】鸡眼。
方2
【组成】大蒜头适量。
【用法】捣烂入食盐少许拌匀,敷于患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
【主治】鸡眼。
方3
【组成】大蒜头1 个、葱白10 厘米、花椒3~5 粒。
【用法】共捣如泥敷患处,卫生纸搓一细条围绕药泥,并包扎、密封,24 小时后去药,3 日后鸡眼变黑,逐渐脱落,最多半月即完全脱落。
【主治】鸡眼。
方4
【组成】荸荠1枚,葱头1个。
【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主治】鸡眼。
方5 乌梅敷
【组成】食盐9克,乌梅30克,醋少许。
【用法】食盐以水溶化,将乌梅浸入盐水中,一昼夜后取去核,加醋捣烂。敷在患处,用橡皮膏贴好。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主治】鸡眼。
方6 艿片
【组成】芋艿1个。
【用法】芋艿洗净切片。取生芋艿片摩擦患处,每日3次,每次10分钟。
【功效】软结蚀疣,使鸡眼、赘疣软化脱落。
【主治】鸡眼,赘疣。
【附注】用此方法,数日后即可使鸡眼、赘疣软化脱落。
【来源】民间验方。
方7 荸荠葱头敷
【组成】荸荠1枚,葱头1个。
【用法】将荸荠葱头洗净,沥干水,共放乳钵中捣烂成糊;将糊敷在鸡眼处,以橡皮膏固定好,每晚睡前洗脚后换药1次。
【功效】软结蚀疣,使皮肤角化细胞软化脱落。
【主治】鸡眼。
方8 蓖麻子盐姜敷
【组成】蓖麻子10粒,盐姜1小块。
【用法】将蓖麻子与盐姜共捣烂成糊状,敷于鸡眼上,外用胶布
【功效】软结蚀疣。
求医网温馨提示:矫正穿鞋以减少压迫或摩擦最重要,鸡尤泰逐层角化角质层,慢慢一层一层把鸡眼根部退干净,不疼痛,还能去根。
【参考文献:《皮肤病外治》《足病中西医防治》】
鸡眼在线咨询
更多
鸡眼是怎么治疗方法
鸡眼主要是由于摩擦过多所致,可用药治疗。鸡眼膏外贴或鸡眼软膏外敷,也可用10%水杨酸冰醋酸、30%水杨酸火棉胶及水晶膏等。外用腐蚀剂须保护周围皮肤,可将氧化锌胶布中央剪一小孔,大小与皮损相同,粘贴在皮...
1个回答
鸡眼要怎么治疗
治疗鸡眼一定要祛除病根,如果病根不除,即使暂时治好了也会复发的。鸡眼的病根在受到过度挤压和摩擦上,可以尝试用激光打去或者冷冻祛除,激光和冷冻一般都只需要一次即可痊愈。比较浅层的鸡眼也可以使用鸡眼膏祛除...
1个回答
手指上长鸡眼怎么治疗
鸡眼是皮肤表面细胞角质化形成的症状,手指上长鸡眼,考虑是因为手部活动多,长期摩擦导致的。症状比较轻,可以外敷鸡眼软膏,平时尽量减少手指的劳动。也可以选择冷冻或者高频电激光的方法来治疗,要注意,冷冻治疗...
1个回答
鸡眼冷冻治疗
鸡眼建议可以做液氮冷冻治疗。如果鸡眼比较小的话,可能一次就能完全冻掉。每次冷冻治疗一般是需要2~3周的时间,会起水疱、水疱会结痂,待痂皮脱落之后,需要去医院复诊是否进行第2次治疗。部分比较大的皮疹,液...
1个回答
鸡眼病怎么治疗
鸡眼病可以坚持使用鸡眼贴来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电烙以及手术的手段去除。鸡眼有可能是长期穿紧致鞋子摩擦引起,会在脚底板部位有异常物质突出并且伴随着疼痛现象,可以坚持遵医嘱使用鸡眼贴能起到腐蚀效果,还可以...
1个回答
脚鸡眼是怎样引起的
形成脚鸡眼的重要原因在于:鞋的不合脚或不符合足的工程学原理,如鞋太紧或鞋跟过高,就会挤压足部的某一局部,造成这个部位的反复受压。如鞋太松,脚就会很容易在鞋里滑动摩擦,刺激角质增生形成厚茧。对已长出的鸡...
1个回答
小孩斗鸡眼如何治疗
儿童时期的斗鸡眼应该指的是内斜,这种情况首先要看孩子的视力怎么样,尤其是矫正视力,必须上正规医院进行散瞳验光矫正,就是首先要矫正视力。也要看孩子的内斜度数是多少,就是斜视角度的大小,导斜视原因,是否有...
1个回答
软鸡眼初期怎么治疗
你好,软鸡眼主要就是由于病毒或者皮肤长期受到摩擦所引起的,它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一,采取药物治疗,很多杀菌消炎的外用软膏都有着治疗软鸡眼的效果。二,微创手术进行切除,这是治疗软鸡眼最为快捷的一种途径,通...
1个回答
脚鸡眼怎么治疗
鸡眼儿的脚底皮肤会特别的硬,所以像这种情况需要先软化。鸡眼的治疗常采用市售鸡眼膏敷贴,中药鸦胆子捣碎外敷、冷冻、电凝、鸡眼挖除术等方法,同时要求患者穿合适的软底鞋,鞋内衬柔软的鞋垫,减少摩擦和挤压。另...
1个回答
新生儿肚鸡眼脱落后出血
新生儿脐带脱落以后有少量的出血是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只要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注意护理的话,两三天后就会好转。此外要避免发生感染,防止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每天观察着,有任何不适要尽快去医院,让医生详细的看...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推荐医生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