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近视眼

>

近视的饮食护理

近视的饮食护理

  近视是眼睛看不清远物、却看清近物的症状。在屈光静止的前提下,远处的物体不能在视网膜汇聚,而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因而造成视觉变形,导致远方的物体模糊不清。该病除了常规的治疗方法外,患者在日常还可配合食疗的方法进行调养,可有效改善近视疾病。

  近视的食疗方:

  1、黄芪牛肉

  原料:黄牛瘦肉200克,黄芪50克,毛肚250克,当归20克。

  制作:牛肉去筋络,切薄片;毛肚洗净切片;二味中药水煎取药汁备用。炒锅置火上,入植物油烧六成热,下豆瓣油和泡辣椒段炒香,投入姜米、大蒜和花椒炒几下,投入牛肉、毛肚,再下醪糟汁、精盐和鸡精煮开,添入鲜汤煮沸,然后加牛油和药汁煮沸,慢熬即可。

  2、鸡肝蛋汤

  原料:鸡肝150克,鸡蛋2个。

  制作:锅置火上,下猪油少许烧九成热,下生姜、大蒜炸金黄色,弃去,放入鸡肝煸炒几下,入高汤煮沸,投入鸡蛋、精盐、葱花、鸡精即可。

  3、枸杞猪眼沙锅

  原料:枸杞30克,猪眼二对,桂圆肉100克,山茱萸15克。

  制作:枸杞、山茱萸洗净入布包;猪眼洗净。锅置武火上,放入熟猪油少许 烧热,下生姜、大蒜炸金黄色,放入猪眼、桂圆、料酒、精盐、下水烧沸,撇去浮沫,下药包,待汤翻滚后倒入沙锅内。猪眼炖至软烂,撒入葱花、鸡精即可佐餐。

   眼睛近视可多补充下列营养物质:

    1、蛋白质:鱼、肉、奶、蛋中就有丰富的蛋白质。

    2、钙质与磷质:食物中如牛骨、猪骨等动物骨所含的钙质丰富,最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而乳、蛋、鱼、肉、蔬菜、粗粮及紫菜、豆类、核桃肉、南瓜子等食物的磷质含量比较多。

    3、锌与铬:近视眼患者普遍缺锌铬,黄豆、燕麦粉、杏仁、紫菜、海带、羊肉、牛排、黄鱼、海蜒、牡蛎、奶粉、可可粉、茶叶等含锌量较多;酵母、牛肉、谷类、肉类、肝类与干酪等含铬量较多。

    4、维生素类: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依靠食物供应,动物肝脏、乳类、蛋类、鱼肝油等维生素的含量较高,新鲜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豆类、花生等也有一定含量。

    5、补益肝肾的食物:中医认为发生近视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损,所以治疗可选用具有补益肝肾作用的食物。食物中如肉类、蛋类、肝、肾、鲫鱼、黄鱼、墨鱼、淡菜、海参、虾、甲鱼以及桂圆、荔枝、葡萄、核桃肉、桑椹、大枣等都具有以上作用。

近视眼在线咨询

更多

3岁宝宝近视眼

宝宝的眼睛近视可能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系,也可能是平时不注意用眼卫生导致的。而小宝宝近视眼多属于假性近视,因此平时要注意帮其做好做好用眼卫生,平时不要让孩子过度用眼,尤其不能让孩子过早玩手机和长时间看电视。再就是饮食上要注意给宝宝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对眼睛视力也能起到防护效果。其次,同时还应该注意定期带宝宝去眼科做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佩戴近视眼镜。

1个回答

治疗近视眼好的方法

近视是目前很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这是一种不可逆的眼部疾病。目前临床上多是使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就是及时佩戴矫正眼镜,可以延缓度数的增长,有矫正视力的作用。另外,一种就是可以进行眼部的激光手术治疗,但是眼部激光手术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做的。生活中避免劳累,多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有不适及时就医,不要滥用药物。

1个回答

治疗近视眼方法

近视眼临床上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两种情况。真性近视眼的患者,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办法,临床上常用佩戴近视眼镜的方法进行调理。患有假性近视眼的患者,临床上多数是由于视力疲劳所引起的。可以对症用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进行缓解治疗。同时建议患者应注意眼睛的护理,每天做眼保健操,避免长期观看电视。或看书过久,同时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休息。

1个回答

1000度近视应该怎么办

1000度的近视属于比较严重的一种近视,超过了600度就算高度近视,应该及时的前往医院进行检查,选择适合的方式来进行治疗。近视的程度达到1000度属于病理性的近视与遗传因素有很大的关系,除了患者的视力会发生减弱,还会引发其他眼部的并发症出现,要及时的佩戴眼睛,在平时的生活当中避免剧烈运动,还可以选择手术的方式来治疗。

1个回答

假性近视度数范围是多少

假性近视的度数范围大概是一百五十度以下。如果患者近视的度数超过了一百五十度就就是真性近视了。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患者的视力恢复正常的,但是如果患者出现了真性近视的症状,也还是要注意用眼的健康,要不然近视的度数还是会持续增长的。

1个回答

全飞秒手术效果怎么样

飞秒近视激光手术是一种外眼手术,这个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激光让角膜恢复到清晰的视力,效果是非常的不错的,而且术后恢复也很快,基本上第二天就可以正常上班工作了,一般只要好好的爱护眼睛,都是可以一劳永逸的,但是也要看你术后对眼睛的护理情况而定了。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