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感染一般要经过一个较长的、各人不同长短的潜伏期,然后才逐渐发展成为艾滋病。临床表现分为以下几段:
1、艾滋病急性感染期:15%-20%的患者在感染大量病毒后2到6周,可出现全身疲倦(59%)、肌痛(34%)、低热(40A6)、淋巴结肿大(30%)、盗汗和多汗(27%),偶有发生皮疹、头痛、关节痛,个别人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脑膜炎或外周神经病变。症状持续1周左右而自愈。也有的病人经过对症处理,症状消失。以后就进入一段相当长的无症状期。个别人因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严重的继发感染而死亡。急性症状出现之初,血清抗体阴性,症状消退时,血清抗艾滋病抗体开始转为阳性。
2、艾滋病无症状持续带毒期:绝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开始时都没有任何症状,如同健康人一样,因此,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感染的。无症状期的长短因人而异,经过数月至数年;一般成人为1-8年(平均3-4年),婴幼儿0.5-1.5年(平均1年)。偶而有对称性的淋巴结肿大,肿大的程度一般能触及,但不致于大到肿块状,有时出现,有时消退,反复消长。清中能检测出抗艾滋病抗体。从发病机理看,这个时期是一,个缓慢的T4淋巴细胞耗损过程,免疫系统功能损伤是渐进的,潜伏着发生致命性重症的危机。最重要的是,这些无症状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3、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IDS-Related Complex,ARC):这名词代表一群症状,如持续性淋巴结肿大,长期发热,体重明显减轻,持久性腹泻,口腔毛样白斑”,口腔鹅口疮,以及毛囊炎、疱疹、隐球菌感染、传染性软疣、湿疣、牛皮癣、真菌感染等皮肤病。医学上称之为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有些病人可以维持一段相当长的病程,仅仅限于淋巴结肿大,但也有只经过较短的一段时间就发展成为艾滋病患者。一般经半年到1年发展成艾滋病。
4、艾滋病病变期:此后,病人进入艾滋病病变期。由于T4淋巴细胞的大量耗失,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功能下降,致成严重的细胞性免疫缺陷,而导致艾滋病的形成。艾滋病的各种症状都是逐渐发生,慢慢发展,日趋严重,如日渐消瘦,疲惫乏力;接着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或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常于半年至1年死亡,常死于肺孢子虫肺炎(病死率为43. 8%)、卡波西肉瘤(21.4%)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艾滋病病毒与机体免疫力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实际上,艾滋病病毒不仅进入T4淋巴细胞,也进入血流中的其它有CD4和CD26受体的细胞,如单核细胞;也进入人体的各种脏器,包括脑、胃肠道、肝、肾及其它器官。这些器官中都有相当多的巨噬细胞,它们也是艾滋病病毒导向的靶细胞。目前,除了脑部感染已经证明与艾滋病病毒有关外,其它脏器表现的症状和体征是否也与艾滋病病毒有关,尚缺乏直接证明。
恐艾症在线咨询
更多
恐艾症状病是怎么回事儿?
主要是跟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有些人可能会是生活不规律或者是有过不洁的性生活,会感觉到自己有艾滋病的可能性,需要有去医院实施全面仔细检查以后方才能明确确诊,如果阴性,就可以放松心情的,不然的话,过度忧...
1个回答
大夫,我现在怀疑我有恐艾症,我一有什么症状我就害怕怎么办?
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是心理作用,恐艾症的人也不少见,只会给自己以后已经开始新的生活致使障碍,所以建议你必须自我开解,自我救赎,委实不行了的话就找几下心理医生来摆平几下,毕竟艾滋病患者很少很少,而且只有那种...
1个回答
怎么治疗恐艾症?
艾滋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所谓的恐艾症是指对疾病产生了恐惧,自己明明没传染艾滋病,但是通过碰触患者会忧心自己如何传染。建议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情,作好平时日常护理工作。必要情况下需要有精神和心理上的鼓励救...
1个回答
恐艾症高危性行为40天后无症状,会感染艾滋吗?
败血病的传播方式抱括血液散播,母婴横向散播以及性传播三种方式,根据您的叙述,如果实施性生活的时候,对方有艾滋病,并且没采取相应的措施,那么这个时候传染的几率是很大的,建议您较好是去医院抽血检查,来明确...
1个回答
恐艾症的治疗
1,采取世界观行径救治,让患者认识到病毒的散播途径。2, 采取心理疗法,必要时配置药物救治。多自我重新调整和自我蜕变,岔开注意力,精神聚集在培训或练习上,多关心家人,举办户外运动减低担忧和忧心,许多所...
1个回答
恐艾症有哪些症状应该怎么办?
艾滋病的临床诊断症状千奇百怪,一般初期的已经开始症状象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烫、体重减轻、随着病情的缓解,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粘肤再次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
1个回答
恐艾症是不是就会伴随艾滋病
艾滋病的散播途径是无任何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散播,母婴散播和血液散播。传染艾滋病必须要有传染源,还需要有散播途径。建议,正确理解艾滋病的有关技术,不要去做任何假定和想象,不要把症状往自己身上套。以上是对这...
1个回答
健康资讯
更多
可能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