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罹患过口炎的经验,它是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口腔炎的原因很多,如口疮性的口腔炎是身体状况不调合的征兆,口腔炎会在嘴内的黏膜长小水泡,最初呈现红色,再来变白色,如果食物刺激到这些白色的部位就令人痛得很不舒服。虽然口疮性的口腔炎往往只有一个或两个的单发性症状而已,但如果反复不断的发炎就会形成慢性化疾病,更难治愈,相比西医,中医在治疗口炎方面有着独到的优势,建议患者康复后保持良好生活饮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保证睡眠时间,有效预防疾病复发。
1.风热袭表
主症:唇舌、两颊部出现红疹,有时迅速演变成疱疹,逐步形成溃疡,红肿、疼痛、流涎。
次症:常伴发热,或恶寒,咽红咳嗽,舌边尖红,脉浮数。
理化检查: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风热外袭,口疮初起,起病急,病情较轻,口疮红肿,可见溃疡形成,但无溃烂融合成片,且全身热毒不盛,均提示为风热之邪外束肌表所致。
治疗原则:疏风清热。
方药运用: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竹叶、牛蒡子、板蓝根、薄荷、甘草梢。发热重者加柴胡;小便黄赤者加通草、车前草;口干欲饮者加芦根、天花粉。咽痛者加射干、虎杖。
2.脾胃积热
主症: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周围红赤,疼痛拒食,多啼烦躁。
次症:牙龈红肿,口臭涎多,或发热面红,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或黄腻,指纹紫滞。
理化检查: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过饮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内伤,食积化热,灼伤口、唇,故见口腔溃疡较多,或满口糜烂。食积于内则见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通腑泻火
方药运用:凉膈散加减:黄芩、黄连、栀子、生大黄(后下)、连翘、竹叶、薄荷、芒硝、甘草、蜂蜜。口渴烦躁者,加生石膏、知母;小便短少者,加生地、通草;溃烂不收口者,加人中白、五倍子;大便不实者,可选用清热泻脾散清泻心脾积热。
3.心火上炎
主症:口腔、舌上溃疡或糜烂,色红赤,疼痛剧烈,进乳食困难。
次症:烦躁不安,口干欲饮,小便短赤,舌尖边红,苔少,脉细数。
理化检查:患儿血象或正常或升高;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可明确致病菌。
辨证要点:心之本系于舌,心之脉布于舌上。心火上炎,灼伤脉络,则舌上溃疡或糜烂,色红,心烦不安,舌尖红。心火下移,则见小便短赤。
治疗原则:清心泻火,引热下行。
方药运用:泻心导赤汤加减:黄连、生地、竹叶、通草、白茅根、灯芯草、车前草、甘草。热盛者,加栀子、黄芩;热伤津液,口干欲饮者,加芦根、麦冬、天花粉;烦闹多啼者,加黄连、珍珠母。
本型口疮也可选用五倍子泻心汤(五倍子、薄荷、生甘草、竹叶、生大黄、炒槟榔、黄芩、黄连、连翘)治疗。
温馨提示:若是长期腹泻而反复发作口疮者,多以脾气虚弱为主,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升麻、葛治疗之。心肾阴虚口疮者可用六味地黄丸合补心丸化裁治疗。热病后期,热邪灼阴,阴液亏耗;虚火上炎所致口疮,可用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玄参、贝母、丹皮、白芍等)治疗。
口腔溃疡在线咨询
更多
治疗口腔溃疡的方法
口腔溃疡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局部用药,可局部喷洒西瓜霜喷雾剂、凯喉喷雾剂、甲硝唑薄膜、利多卡因凝胶,这些药物具有抗炎镇痛、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并能缩短口腔溃疡的病程。此外,口腔溃疡患者应补充维生素C,这也...
1个回答
口腔溃疡引起什么病变
口腔溃疡一般不会引起其它的病变,会在1-2周内自行愈合,如果口腔溃疡反复发生的,是比较容易引发癌变的。建议平时要注意口腔卫生,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多摄入一些去火的食物,多食用瓜果蔬菜来达到...
1个回答
意可贴治疗口腔溃疡
意可贴治疗口腔溃疡,可以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口腔溃疡,有以下几种治疗措施:第一种,多喝水,配合使用维生素c片或者克菌定含片碾碎敷于溃疡处,注意局部卫生,常用淡盐水漱口。第二种,建议使用口腔溃疡贴、...
1个回答
口腔溃疡是什么上火引起的
口腔溃疡分为实热型和阴虚型。实热是由上火造成的,溃疡很痛,周围颜色很红,中心很黄,可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治疗。虚火型溃疡是阴虚造成的虚火上升,溃疡一般疼痛不大,周围颜色比较暗红,中心灰白。建议患者多吃西兰...
1个回答
口腔溃疡引起发炎
口腔溃疡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普通的口腔溃疡在黏膜周围的软组织会有轻微的炎症,它不会影响到全身的状态,不需要太担心,这种情况下可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但如果出现免疫力下降,或病毒感染,同时口...
1个回答
口腔溃疡引起流口水
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容易导致流口水,由于溃疡炎症刺激导致局部疼痛,引起唾液分泌增多,所以引起流口水的现象。同时用淡盐水漱口,临床上常用西瓜霜喷雾剂进行治疗。患有口腔溃疡的患者应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食...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