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缓衰老

>

常吃土豆缓衰老 减肥促进肠胃吸收

常吃土豆缓衰老 减肥促进肠胃吸收

  一说到土豆,很多人会想到让人长胖的薯条,其实这样真委屈了土豆。土豆营养价值很高,脂肪含量很低,只是做成薯条时是经过油炸后吸收了很多的油脂。土豆的食疗功效很高,比如缓衰老、减肥。在中医里面还有治胃病的功效。今天食神就教大家做一道家常菜。

  主题:土豆烧牛肉

  食材:土豆2~3个、牛肉200克、生老抽、料酒、姜、花椒、八角适量、食盐、白砂糖少许

  做法:

  1、 把牛肉切成2厘米立方左右大小的块,飞水后捞出待用,把土豆切块待用;

  2、 锅中油热后,放入花椒、八角、葱、姜炒出香味后,放入牛肉翻炒均匀;

  3、 烹入料酒,放入生抽2茶匙、老抽1茶匙,翻炒均匀后,倒入足量热水没过牛肉,大火煮沸,小火继续煮25分钟;

  4、 放入1中的土豆块,与牛肉一起继续煮35分钟,加盐、糖翻炒均匀,收至汤汁浓稠即可。

  此菜补充多种营养素,还能适用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一、不要小瞧土豆 东西方都视之为宝

  土豆又叫马铃薯、山药蛋、洋山芋等。中医认为土豆味甘性平,入胃、大肠经。有益气健脾、通利大便的功效。如果有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的朋友可以适量吃吃土豆。

  西方科学认为土豆中的蛋白质比大豆还好,最接近动物蛋白;土豆还含丰富的赖氨酸和色氨酸,这是一般粮食所不可比的。土豆还富含钙、镁、钾、锌、铁,所含的钾可预防脑血管破裂;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均为苹果的10倍,维生素B1、维生素B2、铁和磷含量也比苹果高得多。

  土豆可以绞汁、煎汤、炒、煮或蒸熟食。[page]

  二、吃土豆能有助减肥 但不要当饭吃

  吃土豆不必担心脂肪过剩,因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饥食物中脂肪含量最低的。每天多吃土豆,可以减少脂肪摄入,可以让身体把多余脂肪渐渐代谢掉,消除你的心腹之患。土豆对人体有很奇妙的作用。瘦人吃能变胖,胖人吃能变瘦,常吃身段会变得苗条起来。不过,减肥者要注意的是要将土豆做主食而不是做菜来吃。每次吃中等大小的1个就好了。

  三、土豆配蜂蜜 辅助治疗胃病

  蜂蜜配土豆还可以用来治疗胃病,食神在《蜂蜜润肺止咳 还能外敷治愈伤口》一文中提到了蜂蜜的功效,注意脾胃虚寒易腹泻者应少食。

  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

  脾最强时间:9~11时 脾最弱时间:19~23时 强脾关键词:补

  ●脾弱者可把午饭的时间提前到11时,此时脾气最旺,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最得力;晚饭1小时后吃1个甜性水果可健脾。

  生津和胃妙方:每天早上起床后用自己的舌头刺激出津液并吞下。

  温馨提示:1.不要吃难以消化的食品,以免加重胃的负担,例如韭菜,有的人对青椒也有不良反应,还有煮玉米等,2.食疗只是日常辅助调理,别过分依赖;若感身体不适,请尽快就医。

  【参考文献:《缓衰老计划手册》《缓衰老指南》】

缓衰老在线咨询

更多

求问油性皮肤是否真的缓衰老?

油性的皮肤皱纹是很少的,这是已经被证实的,但是如何缓衰老那不一定。只是相对而言的,年龄疾病等都会影响人的肤色,不要太在乎,注意防晒和营养就可以了,具体的建议皮肤病综合防治院或正规医院的皮肤科复诊,诊断...

1个回答

黑糯茶可以美容养颜缓衰老吗

现在你说的许多茶饮品的话,有一定的缓衰老的作用,也会使用的,先用不着过度的担心和着急。这种情况的话,那可以适当的使用许多茶叶药膳,重新调整身体状态,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你应当适当的,重新调整,也都有一定的...

1个回答

缓衰老会有什么方法?

饮食在很大程度上决议了你的身体安康的情况,合理的饮食不光能够有利于身体安康,并且有利于推迟变老。研讨发现,在平常日子中,一些常常食用一些抗变老食物的女性比不食用抗变老食物的女性均匀3到5岁,在肌肤和内...

1个回答

缓衰老的较好方法有什么?

饮食在很大程度上决议了你的身体安康的情况,合理的饮食不光能够有利于身体安康,并且有利于推迟变老。研讨发现,在平常日子中,一些常常食用一些抗变老食物的女性比不食用抗变老食物的女性均匀3到5岁,在肌肤和内...

1个回答

蛋白埋线提升能够保持多久?

您好,在做蛋白埋线的时候应该正确合理的配合修复型胶原蛋白技术缓衰老,效果可持续5-10年,国内有些机构,只做埋线提升,不提醒顾客内服修复型胶原蛋白补充修复期所需营养,做一次埋线提升只能维持24个月左右...

1个回答

吃什么一定可以缓衰老?

其实是患者机体的个正常的过程,人从降生已经开始就逐渐走入衰老,只不过你去人为的干涉,是使这个过程不要过快,也就是说增加过快的如果发生,尽可能的减缓衰老的速度,那么如果是衰老的话,就需要有个细胞的新陈代...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