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痢疾

>

不同类型痢疾的症状表现

不同类型痢疾的症状表现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以腹泻为主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两季,多见于青壮年。本病主要借污染的饮食经口传染而发病。污染的手、苍蝇、蟑螂等可携带病原而传播疾病。水源污染可引起流行,生食由人类污染的蔬菜瓜果亦易引起发病。通常症状表现如下:

  (1)普通型痢疾

  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因为痢疾杆菌均可产生毒素,所以大部分病人都有中毒症状:起病急,恶寒、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上,头痛、乏力、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患痢疾的孩子腹泻次数很多,大便每日数十次,甚至无法计数。由于直肠经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患儿总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这种现象叫里急后重。里急后重现象严重的可引起肛门括约肌松弛。腹泻次数频繁的孩子可出现脱水性酸中毒。对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较多,绝大多数病人经过有效抗生素治疗,数日后即可缓解。

  (2)中毒型痢疾

  近年来中毒型痢疾有减少趋势。此型病人多是 2~7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对痢疾杆菌产生的毒素反应强烈,微循环发生障碍,所以中毒症状非常严重。多数孩子起病突然,高热不退,少数孩子初起为普通型痢疾,后来转成中毒型痢疾。患儿萎靡、嗜睡、谵语、反复抽风,甚至昏迷。休克型表现面色苍白,皮肤花纹明显,四肢发凉,心音低弱,血压下降。呼吸衰竭型表现呼吸不整,深浅不一,双吸气、叹气样呼吸、呼吸暂停,两侧瞳孔不等大、忽大忽小,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混合型具有以上两型临床表现,病情最为凶险。中毒型痢疾病人发病初期肠道症状往往不明显,有的经过一天左右时间才排出痢疾样大便。在典型痢疾大便排出前,用肛管取便或2%盐水灌肠,有助于早期诊断。在痢疾高峰季节,孩子突然高热抽风,精神很弱,面色灰白,家长应立刻将患儿送往医院检查和抢救。

  (3)慢性痢疾

  慢性痢疾婴幼儿少见,多因诊断不及时、治疗不彻底所致,细菌耐药,患儿身体虚弱,病程超过2个月。慢性痢疾患儿中毒症状轻,食欲低下,大便粘液增多,身体逐渐消瘦,预后不好。

  求医网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关于普通型痢疾、中毒型痢疾、慢性痢疾的症状介绍,希望对您和您的家人都能够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痢疾防治手册》《古今名医临证金鉴》】

痢疾在线咨询

更多

请问炎症性肠病有什么症状?

典型症状有:一是恶心呕吐,轻症者一般2-4次,重症者可超越10-30次,并体现血样。其次,腹痛,一般在左下腹或腹部会有痉挛性绞痛,一般为阵发性,或反反复复复发。第二,腹部肿块,有时在左下腹再次出现腹部肿块。除了其他症状:一是贫血,一般为轻度贫血,病发时会引来大量出血性贫血。第三,发烧和严重疾病的人会发烧和中毒性血液症状,可能会是中度或高烧。

1个回答

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法?

炎症性肠病要在饮食生活习惯、饮食卫生以及饮食规律上做许多重新调整。不要吃辛辣、极冷、生硬的刺激肠胃的食物,尤其是辣椒、咖啡、浓茶等,要少喝啤酒。会增强肠胃压力,要以清淡为基础。多吃许多易消化的食物,饮食必须规律,不要暴饮暴食,吃晚饭也不要吃得过饱,吃七分饱就可以了。

1个回答

克罗恩病饮食要注意哪些

克罗恩病饮食需要有留意制订个科学的膳食计划,该计划需创建在专家的指导下,重申少食多餐、少渣低脂饮食,确保身体取得丰富的蛋白、热卡以及营养,还需要有消化维生素及矿物质。其实得了克罗恩病并不可怕,患者要认为自己是可以战胜病魔的,只要及时发现症状,并且对症治疗,缓解病情及康复的几率都非常大。

1个回答

克罗恩病患者需要少渣饮食吗

采取低脂、少渣饮食,由于恶心呕吐及脂肪炼化不良,脂肪应干扰在每日40克以下。又因小肠末端肠梗阻,粗纤维不易通过,而且病损范围广,为使肠道获得适当歇息,膳食中应尽可能防止机械性影响,采取少渣饮食。克罗恩病对患者们带给的干扰是非常大的,一旦发觉自身的症状,就要及时就诊诊病,同时多看重饮食问题,以清淡食物为基础,期望克罗恩病患者能获得专业治疗。

1个回答

克罗恩病有什么症状表现

克罗恩病表现出为腹痛、恶心呕吐、肠梗阻,伴发发烫、营养障碍等肠外表现出。病程多致成,反反复复复发,不易根治。本病又称局限性肠炎、局限性回肠炎、节段性肠炎和肉芽肿性肠炎。除了治疗克罗恩病外,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饮食,并且要始终保持舒畅的心情,以此来增强体质放慢康复速度。

1个回答

青少年也会得克罗恩病吗

克罗恩病典型病例多在青年期缓慢起病,精神影响、饮食因素和不卫生习惯可引致病情缓解。病程常在数月至数年以上,缓解期和缓解期长短不一,相互交错再次出现,反反复复复发中呈渐进性进步。针对患者来说,克罗恩病病情严重就要马上对症治疗,恰当用药,否则会致使克罗恩病再次病发,除此之外,患者还需要有看重自身的饮食以及心理护理,期望上述的问题答案可以帮助到大家,谢谢。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