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脉管炎

>

有没有治疗脉管炎的好方法

有没有治疗脉管炎的好方法

  脉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顽固周围血管疾病,目前脉管炎的治疗机构主要有血管外科、中医外科和周围血管科。有没有治疗脉管炎的好方法?虽然目前治疗脉管炎的临床方法有很多,如手术治疗、干细胞移植、针灸治疗和超声波治疗等,但是由于患者对此了解不多,在选择治疗方法上比较盲目,导致该病疗效并不理想。

  西药治疗

  1、扩张血管药物

  主要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药物和直接作用于小动脉平滑肌,扩张小动脉的药物。主要有:(1)罂粟碱 30-60mg 每日2-3次,口服或肌肉注射。(2)妥拉西林 25mg,每日3-4次,口服;或每日1-2次,肌肉注射。(3)酚妥拉明 25mg,每日3-4次,口服;或5mg,每日1-2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4)己酮可可碱 200-600mg,每日3次,口服。

  2、抗血小板药物

  主要能遏制血小板膜上的磷脂酶、环氧化酶、和血栓素A2合成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从而遏制或降低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预防血栓形成。主要有:(1)阿斯匹林 100-300mg,每日3次,口服。(2)低分子右旋糖酐 500ml,每日1-2次,静脉滴注,10-15日为一个疗程,间隔5-7日。(3)前列腺素E1 100-200ug,每日一次,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10-15日为一个疗程,间隔5-7日;或100ug加入0.9%生理盐水100ml中,股动脉注射,每日一次,连续应用7-10日。(4)维脑路通 300mg,每日2-3次,口服;或4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连续应用10-15日。(5)潘生丁 50mg,每日3-4次,口服。

  3、溶栓去纤药物

  能直接或间接激活纤维蛋白降解系统,使具有溶栓活性的纤溶酶溶解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在溶解纤维蛋白的同时,将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使全身纤溶功能亢进。用药期间应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尿激酶 (急性动脉血栓形成时应用)20-30万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应用5-7日。

  中药治疗

  1.阴寒型

  主证:主要见于早期患者肢体缺血尚不严重,肢体无溃疡及坏疽,其次是经过治疗之再患者肢体缺血改善,病情稳定,对外界寒冷刺激敏感的患者。治法: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方药:阳和汤加减。

  2.血瘀型

  主证:此型多属第2期,主要是气滞血瘀症状,一般无炎症表现。患肢足部紫红、暗红或青紫,足趾或足底有瘀斑,患肢呈持续性固定性胀痛,活动时症状加重。舌质红或紫暗.苔薄白,脉沉细涩。治法: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方药:当归活血汤加减等。

  有没有治疗脉管炎的好方法?不同患者的病症都不一样,病情不一样,具体的治疗手段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如果发现患者有脉管炎的症状,应及早的去医院对症治疗,切勿延误以免造成伤害。

脉管炎在线咨询

更多

脉管炎是啥引起的

脉管炎也被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主要是侵犯四肢的小动静脉,特别是下肢血管在男性青年期后发病,几乎所有的患者都在吸烟。这种疾病的发病还与寒冷刺激相结合,男性荷尔蒙,与血液凝固状态内皮细胞的损伤等有关.吸...

1个回答

老年人脉管炎的治疗

老年人脉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患肢的保暖,保暖有利于血管扩张,而改善局部的循环状态。另外,要防止创伤,避免感染,因为患肢血液供应差,如果创伤,感染等原因会使患肢出现溃疡或者坏疽,而造成肢体的残疾。另外,可...

1个回答

脉管炎是传染病吗,我经常和一个脉管炎患者相处会怎样?

脉管炎不是传染性疾病,脉管炎是指动、静脉堵塞或不通畅而再次出现的临床诊断症状,你与脉管炎患者相处完全没有必要忧心 会被感染的问题,你大可以放心好了,一定绝不会被感染的疾病,脉管炎主要是血栓性脉管炎或是...

1个回答

请问脉管炎的症状有哪些?

你好,脉管炎主要的症状是再次出现双下肢疼痛,还可能会拆分有红肿,皮温偏高等,通过仔细检查双下肢血管B超可以明确血流速度减缓。如果还拆分有双下肢麻木症状,并且有腰酸腰痛,还可能会是由于腰椎炎症引来的,比...

1个回答

脉管炎的西医治疗是什么

脉管炎属于血管类疾病当中的一种,发觉后应当及时的实施救治,西医救治的方式就是动用激素以及免疫遏制剂来实施救治,早期是不建议实施手术救治的,手术救治具备一定的风险。脉管炎也被称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可服食...

1个回答

早期脉管炎疼痛怎么办处理

早期脉管炎疼痛的主要是肢体远端再次出现脑水肿化脓致使的,平时要留意防寒,不要实施冷敷,因为冷敷会致使组织呛水,可以服食抗血小板的药物来稳定,并对症止疼。如果疼痛比较严重,可以到医院加装止疼泵止疼或者通...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