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泌尿感染

>

泌尿感染的7款药膳保健茶

泌尿感染的7款药膳保健茶

  尿路感染患者除了积极用药治疗之外,也可以用饮食进行调理,药茶调理的效果也是不错的。饮食既可充饥提供营养,也可防病、治病,"医食同源、药食同源"是中医学的特色。在综合治疗尿路感染时配合食疗茶,不仅可以利用茶的特殊药性直接治疗疾病,还可以增强体力为其它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并促进治疗过程中健康的恢复。下面介绍泌尿感染的三款药膳保健茶。

  1、丝瓜茶

  妙药:新鲜丝瓜250克,白糖适量。

  用法:将丝瓜洗净,连皮切碎,放入药锅内,倒入两碗清水,用文火煎至1碗,加入白糖,即可服用。每日1剂,2次水煎服,连服7剂。

  疗效: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常服对治疗泌尿系感染有显著功效。

  2、白茅根茶

  妙药:干西瓜皮15克,白茅根、芦根、鲜丝瓜秧各30克。

  用法:将上药入药锅内,倒入3碗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即可当茶饮用。每日1剂,2次水煎当茶饮,连服7剂。

  疗效:清热消炎,解毒利水。常服对治疗肾盂肾炎有良效,一般连服1周就可治愈。

  3、茅根茶

  妙药:白茅根50克,鱼腥草30克,车前草30克。

  用法:将上药放入药锅内,倒入5碗清水,沸后改小火煮30分钟,取汁当茶饮。每日1剂,2次水煎服,连服7剂。

  疗效:清热解毒,利尿消炎。常服对治乳糜尿有良效。

  4、金银花茶

  妙药:金银花30、50克,甘草末10克。

  用法:开水浸泡10分钟,代茶饮之。

  疗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可治发热,尿痛。

  5、尿利清茶

  配方:五月艾(根茎)45克,凤尾草15克,白茅根15克,蜂蜜10克。将三药共制粗末,加水煎取药汁,加入蜂蜜即成。

  用法: 每日1剂,代茶于饭前分2次饮服。

  功效:清热利湿,利尿消肿,凉血解毒。

  6、石斛玉米须茶

  配方:石斛10克,芦根15克,玉米须20克。

  用法:不拘时频饮。上药,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

  功效:养阴清热利尿。

  7、枸杞茯苓茶

  配方:枸杞子50克,茯苓100克,红茶适量。将枸杞子与茯苓共研为粗末备用。

  用法:每日1次,每次取粗末10克,加红茶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健脾益肾,利尿通淋。

  求医网温馨提示:泌尿感染除了药茶调理,还有很多食疗方法治疗泌尿系感染。如先将赤豆、花生仁用温水泡两小时后,与大枣、核桃仁、红糖一起放入锅内,加入清水过10厘米左右,用文火煮至豆沙状,贮罐备用。每日早、晚空腹各服2至3匙,连服5至7剂。可起到补虚益肾,清肿利水的作用。适用于老年性泌尿系感染。而西瓜大蒜治泌尿系感染也有良效。将西瓜切开,挖出瓜瓤后,与剥好的大蒜瓣拌匀,一起放入碗内,放入蒸锅内,先用大火煮沸,然后再用文火蒸半小时。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蒜带瓜瓤一起服下,连服7剂。疗效:清热解毒,消炎利水。对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有良好疗效。

  【参考文献:《泌尿系感染循症治疗学》《泌尿生殖系统感染防治疗法300》《专家谈肾脏保健》】

泌尿感染在线咨询

更多

泌尿感染影响性吗

尿道感染只会出现尿频、尿急的状况,即使情况严重的话也只是会出现尿血、腰痛等,它主要影响的是泌尿系统,会暂时性的影响性功能,在此期间是避免性生活的,而且如果治疗比较及时的话,对于性功能是不会有什么大的影...

1个回答

泌尿感染严重吗

泌尿系统感染是一个非常难缠的疾病。这个疾病严重与否,可能是与患者本身的情况,还有疾病的发展程度以及疾病的病变部位,都有一定的关系的。有些患者是上尿路感染,有些患者是下段尿路感染,向上尿路感染,可能会比...

1个回答

泌尿感染难治么

支原体感染治疗较为困难,时间相对长点,但选药科学合理,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可以服用四环素或盐酸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对以上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佳者,可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亦可应用氧氟沙星。疗程结束1周后重...

1个回答

泌尿感染会怎样

泌尿系统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对于上尿路感染来说,一般指的是肾盂肾炎,他表现出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可以有寒战、高热、浑身乏力、查血常规可以发现白细胞数量明显的升高。而对于下尿路感染常见的临床症...

1个回答

泌尿感染发烧不退

泌尿系统感染连续发烧39度多,这种情况较好到医院化验血常规,小便常规以及腹部彩超检查一下,检查清楚,对症治疗,应及时吃药,如果不能吃药,建议及时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输液治疗,多喝水,促进尿液排出,饮食清...

1个回答

泌尿感染的诊治

泌尿系方面感染的治疗和很多疾病的治疗一样要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类型来进行治疗,主要是看他的发病原因。普通的泌尿系感染一般是口服抗炎药物并输液,严重的时候可以作为输液等等来作为一个抗炎的治疗。如果是单纯...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