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题

>

泌尿系结核

>

泌尿系结核治疗费用

泌尿系结核治疗费用

首先了解下治疗泌尿系结核的抗结核药物价格。
药物名称 用法用量 参考价格(元)
异烟肼(Isoniazid) 口服:成人1次0.1~0.3g,1日0.2~0.6g对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1次0.2~0.3g,1日3次。 3.9元/盒
利福平(Rifampicin) 抗结核治疗:成人,口服,一日0.45g~0.60g,空腹顿服,每日不超过1.2g;1个月以上小儿每日按体重10~20mg/kg,空腹顿服,每日量不超过0.6g。 28.6/瓶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口服。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每6小时按体重5—8.75mg/kg,或每8小时按体重6.7一11.7mg/kg,最高每日3g。治疗异烟肼耐药菌感染时可增加至每日60mg/kg。小儿除非必须,通常不宜应用。必须应用时应充分权衡利弊。①吡嗪酰胺亦可采用间歇给药法,每周用药2次,每次50mg/kg。②吡嗪酰胺单用治疗结核病时,细菌易产生耐药性,因此常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疗程可能需持续1一2年,甚至数年或无限期应用。 15.5/盒
乙胺丁醇(Ethambutol) 成人常用量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结核初治,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结核复治,按体重25mg/kg每日一次顿服,连续60天,继以按体重15mg/kg,每日一次顿服。非典型分技杆菌感染,每日15—25mg/kg,一次顿服,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 14—23/瓶
链霉素(streptomycin) 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肌注,一日1.0g,分2次,或一次0.75g,一日1次;如临床情况许可,改用间歇给药,即减为每周给药2—3次,每次1g;老年患者肌注,一次0.5—0.75g,每日1次。 1/瓶

  对于泌尿系结核的手术治疗费用一般在1万左右,但是术后的抗结核治疗还会需要一定费用,所以具体费用需要根据患者的术后抗结核疗程来定。

泌尿系结核在线咨询

更多

泌尿系结核是什么病

你好,泌尿系结核其实也就是结核杆菌传染了泌尿系而引来的疾病。主要是因为结核杆菌通过血液循环而伤及到泌尿系统,可以致使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前列腺结核,有些病人还会继发附睾结核、睾丸结核等。其实你到医院去仔细检查了,你可以直接进行咨询收治的医生,面对面解读就更容易认同。

1个回答

泌尿系结核在治疗过程中怎样检查治疗效果

泌尿系统融合,在救治过程中需要有留意的是结核病,这是一种慢性病,对身体危害极大,但是可以自愈的。再次出现附睾结核的可能性相对较大许多,还需要有戒备可有其他部位再次发生融合问题,救治周期一般需要有一年约莫,用药不当也的确容易引发不良的副作用。因此在用药期间必须留意多仔细观察,要及时的重新调整用药。

1个回答

我的右侧睾丸变硬,做了磁共振检查是结核

你好,根据你的口述你患右侧睾丸结核,需不需要住院治疗的问题。一般的结核病是不需要住院的,只有在拆分其他重大疾病的时候需要有住院治疗其他合并症,睾丸结核更不需要了。需要有长期的口服药物。要及时去专业正规的医院诊病,根据仔细检查结果再考虑治疗。并且注意控制性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情。

1个回答

泌尿系结核能治彻底吗?

泌尿系统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泌尿系统感染疾病,临床诊断上表现出为疲劳,高烧等症状。泌尿系统结核经过积极的救治是能自愈的,当泌尿系结核再次发生的时应当遵照医嘱规范用药,实施抗结核救治,积极互相配合医生。作好自身清洁培训,多喝水,始终保持排便通畅。

2个回答

如何确定是左肾钙化

您的情况可能是肾结核钙化,或者是肾结石或者是某些退行性改变。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建议您最好做进一步的检查,明确情况后再做相应的处理,对症治疗:解痉、止痛、补液、抗炎、中药治疗。

1个回答

血尿并带有血块怎么回事

你好:产生血尿的因素或病因很多,但主要由泌尿系统疾病引起,如肾结核,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肿瘤等.血尿同时伴有较长期的尿频,尿急,尿痛者,以肾结核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眼睑,面部或全身浮肿,血压增高及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急性肾炎;如血尿伴剧烈的尿频,尿急,尿痛者,大多为急性膀胱炎;如排尿不畅,尿道口不痛,但肉眼见淡红色尿或显微镜下见红细胞微量者,多为前列腺炎症;血尿伴腰痛症状者,有时发生剧烈的阵发性腰痛--肾绞痛者,可能为肾或输尿管结石;年龄在40岁以上,无明显症状和疼痛的血尿,可能有泌尿系统肿瘤;血尿,腰痛与体位及日常活动有明显关系者,如症状在卧床休息后好转,体力活动增加后加重,则肾下垂的可能性较大;如血尿伴全身其他部位出血者,可能由血液病引起.建议你及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后采取准确合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1个回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